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河边钓鱼下酒视频真实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虾可以钓鱼吗?(虾可以钓鱼吗为什么)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虾可以钓鱼吗?

可以的,河虾和小鱼皆可作为鱼饵钓鱼。这两种小东西是我常用的饵料,尤其夜钓时,我总会试试它们。我盛夏钓鱼的装备中始终有两样工具,一个虾笼子,一个小眼抄网。虾笼子就是捞河虾和小鱼的,至于抄网,一会儿再说。虾笼子,白天捞小鱼,晚上捞小虾,作用妙不可言。捞小鱼的第一个目的是用于侦察,看看小鱼的品种和数量。这关乎我的用饵类别和状态,甚至可以左右我的用饵思路。比如麦穗、老头鱼特别多,那么我在开饵时一定会考虑它们对面饵的破坏因素,晚上小鱼安静了,我就用这两种小鱼的肉作钓饵试试。按照我的经验,水库里哪种小型生物多,那么该水域里的鱼就很可能以这种小生物为主食。说到用鱼肉作钓饵,一定会叫人联想起鲇鱼、嘎鱼、翘嘴之类的肉食性鱼类。没错,钓这几种鱼,用小鱼肉的效果远胜过蚯蚓,但个别水域里的鲤鱼和鲫鱼也会偏爱这口。我曾在一座水库发现了这个秘密——入夜后使用手竿,用鱼肉挂钩,鲫鱼连口。去年6月初,我又去了该水库,晚上和当地玩海竿的钓友喝酒,那个钓友神秘地告诉我:“这里的鲫鱼才大呢,上次我**钓了九条,重11斤,还没算鲤鱼,但是你们钓不到。”我问为啥,这哥儿们神秘地告诉我:“这里的鲫鱼和鲤鱼都吃泥鳅,你们用蚯蚓肯定不好使,哈哈!”于是,我回钓位抓了一把白天准备的老头鱼给他,让他试试这个。我告诉他这东西的肉段可能比泥鳅好使,因为这水库里老头鱼极多,这里的鱼打小就吃老头鱼的鱼卵,再大些吃老头鱼的幼苗,长大了就会吃大的老头鱼,它们更喜欢老头鱼而不是泥鳅。第二天,他临走的时候特意到我钓位汇报成绩,人还没走到跟前,先挑起大拇指:“大哥,你这招真灵啊!”至于河虾,我就不做太多的解释了,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河虾多的地方,河虾就是这个水库的万能钥匙,几乎能钓到除了鲢鳙之外的所有鱼种。小河虾挂钩钓鱼,剩下的拿回去油炸,绝对下酒。

丰子恺吃酒原文?

酒,应该说饮,或喝。然而我们南方人都叫吃。古诗中有“吃茶”,那么酒也 不妨称吃。说起吃酒,我忘不了下述几种情境:二十多岁时,我在日本结识了一个留学生,崇明人黄涵秋。此人爱吃酒,富有 闲情逸致。我二人常常共饮。有一天风和日暖,我们乘小火车到江之岛去游玩。这 岛临海的一面,有一片平地,芳草如茵,柳阴如盖,中间设着许多矮榻,榻上铺着 红毡毯,和环境作成强烈的对比。我们两人踞坐一榻,就有束红带的女子来招待。 “两瓶正宗,两个壶烧。”正宗是日本的黄酒,色香味都不亚于绍兴酒。壶烧是这 里的名菜,日本名叫tsuboyaki,是一种大螺蛳,名叫荣螺(sazae),约有拳头来大,壳上生许多刺,把刺修整一下,可以摆平,象三足鼎一样。把这大螺蛳烧杀,取出肉来切碎,再放进去,加入酱油等调味品,煮熟,就用这壳作为器 皿,请客人吃。这器皿象一把壶,所以名为壶烧。其味甚鲜,确是侑酒佳品。用的 筷子更佳:这双筷用纸袋套好,纸袋上印着“消毒割著”四个字,袋上又插着一个 牙签,预备吃过之后用的。从纸袋中拔出筷来,但见一半已割裂,一半还连接,让 客人自己去裂开来。这木头是消毒过的,而且没有人用过,所以用时心地非常快适。 用后就丢弃,价廉并不可惜。我赞美这种筷,认为是世界上最进步的用品。西洋人 用刀叉,太笨重,要洗过方能再用;中**用竹筷,也是洗过再用,很不卫生,即 使是象牙筷也不卫生。日本人的消毒割箸,就同牙签一样,只用一次,真乃一大发 明。他们还有一种牙刷,非常简单,到处杂货店发卖,价钱很便宜,也是只用一次 就丢弃的。于此可见日本人很有小聪明。且说我和老黄在江之岛吃壶烧酒,三杯入 口,万虑皆消。海鸟长鸣,天风振袖。但觉心旷神怡,仿佛身在仙境。老黄爱调笑, 看见年轻侍女,就和她搭讪,问年纪,问家乡,引起她身世之感,使她掉下泪来。 于是临走多给小帐,约定何日重来。我们又仿佛身在小说中了。又有一种情境,也忘不了。吃酒的对手还是老黄,地点却在上海城隍庙里。这 里有一家素菜馆,叫做春风松月楼,百年老店,名闻遐迩。我和老黄都在上海当教 师,每逢闲暇,便相约去吃素酒。我们的吃法很经济:两斤酒,两碗“过浇面”, 一碗冬菇,一碗十景。所谓过浇,就是浇头不浇在面上,而另盛在碗里,作为酒菜。 等到酒吃好了,才要面底子来当饭吃。人们叫别了,常喊作“过桥面”。这里的冬 菇非常肥鲜,十景也非常入味。浇头的分量不少,下酒之后,还有剩余,可以浇在 面上。我们常常去吃,后来那堂倌熟悉了,看见我们进去,就叫“过桥客人来了, 请坐请坐!”现在,老黄早已作古,这素菜馆也改头换面,不可复识了。另有一种情境,则见于患难之中。那年日本侵略中国,石门湾沦陷,我们一家 老幼九人逃到杭州,转桐庐,在城外河头上租屋而居。那屋主姓盛,兄弟四人。我 们租住老三的屋子,隔壁就是老大,名叫宝函。他有一个孙子,名叫贞谦,约十七 八岁,酷爱读书,常常来向我请教问题,因此宝函也和我要好,常常邀我到他家去 坐。这老翁年约六十多岁,身体很健康,常常坐在一只小桌旁边的圆鼓凳上。我一 到,他就请我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站起身来,揭开鼓凳的盖,拿出一把大酒壶来, 在桌上的杯子里满满地斟了两盅;又向鼓凳里摸出一把花生米来,就和我对酌。他 的鼓凳里装着棉絮,酒壶裹在棉絮里,可以保暖,斟出来的两碗黄酒,热气腾腾。 酒是自家酿的,色香味都上等。我们就用花生米下酒,一面闲谈。谈的大都是关于 他的孙子贞谦的事。他只有这孙子,很疼爱他。说“这小人一天到晚望书,身体不 好……”望书即看书,是桐庐土白。我用空话安慰他,骗他酒吃。骗得太多,不好 意思,我准备后来报谢他。但我们住在河头上不到一个月,杭州沦陷,我们匆匆离 去,终于没有报谢他的酒惠。现在,这老翁不知是否在世,贞谦已入中年,情况不 得而知。最后一种情境,见于杭州西湖之畔。那时我僦居在里西湖招贤寺隔壁的小平屋 里,对门就是孤山,所以朋友送我一副对联,叫做“居邻葛岭招贤寺,门对孤山放 鹤亭”。家居多暇,则闲坐在湖边的石凳上,欣赏湖光山色。每见一中年男子,蹲 在岸上,向湖边垂钓。他钓的不是鱼,而是虾。钓钩上装一粒饭米,挂在岸石边。 一会儿拉起线来,就有很大的一只虾。其人把它关在一个瓶子里。于是再装上饭米, 挂下去钓。钓得了三四只大虾,他就把瓶子藏入藤篮里,起身走了。我问他:“何 不再钓几只?”他笑着回答说:“下酒够了。” 我跟他去,见他走进岳坟旁边的一家酒店里,拣一座头坐下了。我就在他旁边 的桌上坐下,叫酒保来一斤酒,一盆花生米。他也叫一斤酒,却不叫菜,取出瓶子 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 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我看他吃菜很省,一只虾要吃 很久,由此可知此人是个酒徒。此人常到我家门前的岸边来钓虾。我被他引起酒兴,也常跟他到岳坟去吃酒。 彼此相熟了,但不问姓名。我们都独酌无伴,就相与交谈。他知道我住在这里,问 我何不钓虾。我说我不爱此物。他就向我劝诱,尽力宣扬虾的滋味鲜美,营养丰富。 又教我钓虾的窍门。他说:“虾这东西,爱躲在湖岸石边。你倘到湖心去钓,是永 远钓不着的。这东西爱吃饭粒和蚯蚓,但蚯蚓龌龊,它吃了,你就吃它,等于你吃 蚯蚓。所以我总用饭粒。你看,它现在死了,还抱着饭粒呢。”他提起一只大虾来 给我看,我果然看见那虾还抱着半粒饭。他继续说:“这东西比鱼好得多。鱼,你 钓了来,要剖,要洗,要用油盐酱醋来烧,多少麻烦。这虾就便当得多:只要到开 水里一煮,就好吃了。不须花钱,而且新鲜得很。”他这钓虾论讲得头头是道,我 真心赞叹。这钓虾人常来我家门前钓虾,我也好几次跟他到岳坟吃酒,彼此熟识了,然而 不曾通过姓名。有一次,夏天,我带了扇子去吃酒。他借看我的扇子,看到了我的 名字,吃惊地叫道:“啊!我有眼不识泰山!”于是叙述他曾经读过我的随笔和漫 画,说了许多仰慕的话。我也请教他姓名,知道他姓朱,名字现已忘记,是在湖滨 旅馆门口摆刻字摊的。下午收了摊,常到里西湖来钓虾吃酒。此人自得其乐,甚可 赞佩。可惜不久我就离开杭州,远游他方,不再遇见这钓虾的酒徒了。写这篇琐记时,我久病初愈,酒戒又开。回想上述情景,酒兴顿添。正是:“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