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有口无鱼、有鱼无口是很多钓鱼人会遇到的状况。无论哪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代表着不可能有好的鱼获,除非有应对之法和针对性的钓法选择,一成不变的改变只能望鱼兴叹。对于这两种情况,本人也在野钓过程中遇到,分析判断后及时改变策略,最后鱼获也是非常可观的。做钓遇到有口无鱼和有鱼无口,以实战经验详解应对之法和钓法选择

有口无鱼的转折点是什么?如何寻找转折点?

对于有口无鱼的情况,我们通常表现为浮漂有动作,但是提竿又无鱼的情况。所以想到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寻找到这个转折点,一旦查出原因,摸好转折点并作出改变,那么就可以实现有口有鱼的状态

一:有口无鱼的原因有哪些?

1:非目标鱼的吃饵、蹭饵

对于非目标鱼,我们也分三种水层情况考虑

中上层小鱼闹窝:对于小鱼闹窝,很多钓友深有体会,不管怎么用饵和改变都不会避免小鱼的抢食,而且一旦小鱼聚集,更是无法避免。而且对小鱼来说因为其嘴巴小,个体小,进攻速度快,所以一般表现在浮漂上的信号多为杂乱,有时顶漂,有时黑漂,总之我们在一些明显的浮漂信号产生后提竿往往就是空竿

中下层大鱼闹窝:很多钓友不明白大鱼怎么会闹窝,这里主要以鲢鳙最为代表性,在之前镇江做钓的实战中,选择一河流做钓,没有考虑到河里有鲢鳙的原因,在做钓过程中浮漂总是上上下下,有时候也会出现黑漂,提竿但是不中鱼,在多次抛竿后终于上钩挂到鲢鳙下颚给钓上来了,才清楚这么多次的有口无鱼的都是鲢鳙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调钓灵的方法做钓,而且钩号又小,所以受到的外界因素就很大,鲢鳙看过滤,嘴巴一吸一吐,很容易造成我们浮漂信号的产生

底层小鱼闹窝:对于小鱼不仅仅是表现在上层,对于底层来说也有小鱼的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趴地虎的小鱼。这种小鱼也是聚集性鱼类,一旦发现饵料也是群体而攻之,往往表现在浮漂上信号多为黑漂,也多出现有口无鱼的情况出现,其次还有底层螃蟹的闹窝,螃蟹闹窝就让人头疼,而且螃蟹动作表现在浮漂上的信号也是各不相同,所以让钓鱼人很难判断,顶漂、黑漂、横向移动都有可能,一旦提竿就是空竿

2:线组的搭配有问题

对于有口无鱼的情况,在线组搭配上也有可能存在问题,比如线组太细,钩号太大,浮漂吃铅量太小等。

线组太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走水,大鱼的摆尾和吸食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浮漂信号

钩号太大会让目标鱼难以吞食饵料,从而造成拖着饵料移动,造成浮漂信号的产生

吃铅量太小则有可能会在窝里聚鱼时多鱼抢食造成虚假信号产生

做钓遇到有口无鱼和有鱼无口,以实战经验详解应对之法和钓法选择

3:水层选择错误

对于钓友都习惯选择钓底的方式,当鱼出现上浮的情况出现后,就会出现有口打不中,出现锚鱼的可能性,当我们在做钓过程中出现了锚鱼的出现,我们就要改变水层,从而减少有口无鱼的情况出现

二:转折点是什么?该如何改变?

对于转折点就是通过判断从而选择正确的做钓方法,这就是转折点

对于该如何改变?

1:小鱼闹窝:我们如果遇到小鱼闹窝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改变漂型,选择一款细长型漂,加快饵料的下降速度,从而减少小鱼的集体性抢食

2:线组搭配:对于线组来说,我们应根据对象鱼的个体进行合理搭配,如果我们做钓上来的鱼个体不大,以3两左右为标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1?0.6的搭配,如果选择过大,则容易出现挡口的可能性

3:水层选择:对于水层是需要我们自行判断,如果感觉鱼层出现了变化但是又不确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行程钓或者半飞铅的方式进行寻找鱼层,一旦出现鱼口,然后在对针对性做钓

有口无鱼对提竿时机也有讲究

对于很多明明已经做出了改变,但为什么依旧没有好的效果呢?其实提竿时机也有一定的讲究

一:提竿不宜过早

对于提竿过早,由于鱼还处于一个试探和吞食的过程,有可能浮漂信号上会有一些动作,但是我们不必要去打它,因为这种情况饵料还没有完全入口,一旦提竿过早,就会刺不中鱼,有时候提竿过早还会出现锚鱼的可能性,一旦鱼脱钩就极易造成炸窝

二:提竿不宜过晚

对于过晚提竿,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鱼只要吃进嘴里就一定会中鱼,鱼也有一个本能反应,一旦吞饵后感觉稍有不适就会立即吐饵,这也是很多滑鱼很难钓的原因之一,过晚的提竿就会因为鱼出现吐饵的情况造成空竿

三:出现明显的浮漂信号在提竿

对于野钓来说,最明显的几个浮漂信号无非以下几种,掌握好就可提竿中鱼

浮漂缓慢上顶:对于我们浮漂调钓好以两目为例,假如浮漂出现目数缓慢上升,而不是快速上升,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提竿,这是因为鱼在吃食时头部朝下尾巴朝上,一旦吞饵后就会拉动托住铅坠重量使得浮漂吃铅量减少,使得浮漂出现上顶的趋势

浮漂出现顿目:这是很多钓鱼人最喜欢的浮漂信号,一般来说鱼会通过吸饵从而进入口中,在吸饵的过程中就会拉动饵料,带动铅坠从而使得浮漂出现顿目信号,一旦出现顿目信号则可提竿

黑漂的产生:对于黑漂,在排除小杂鱼的情况下,黑漂的中鱼率是相当高的,一般都是因为鱼吸食饵料后无法吐出从而选择逃窜,这个时候带动浮漂出现黑漂信号的产生,如果是做钓大鱼,黑漂的中鱼个体都是相当大的,所以当出现黑漂的浮漂信号时,一定要及时提竿

小结:有口无鱼的现象很常见,我们一定要根据情况寻求转折点,转折点有可能性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我们一定要仔细判断,只有改变了转折点,我们才能打破有口无鱼的魔咒

有鱼无口的原因无非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

对于有鱼无口,很多钓友人更是心烦意乱,为什么有鱼,就是不吃呢?对于有鱼无口的情况无非两种原因:内在和外在原因

一:外在因素

1:天气问题:温度、气压、风向

对于天气问题,我们通常以温度、气压、风向三个因素为重点考虑对象

温度:对于温度过高,就会影响鱼的摄食性,也就是说鱼不肯开口,对于温度高的情况我们应该选择钓早晚,勿钓午时,因为早晚的温度并不是很高,很适合鱼的摄食温度,同时谚语说:钓鱼难钓午时鱼,也就是因为温度高鱼不吃食的缘故

气压:对于气压来说,一般气压低的情况出现也会影响鱼的摄食性,气压低水中的溶氧量不高,自然影响鱼的活性,我们出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关注每天的气压变化,如果气压高我们可以出钓,如果气压低我们就要谨慎考虑,一般来说气压以1000为一个中间点,低于1000称为低气压,高于1000称为高气压

风向:对于风向,很多钓友都说风大雨大鱼也大,当然这种想法肯定不严谨的,对于风向我们应该选择下风口而不选择无风口,因为无风口的水域相比于有风口来说水中溶氧量不足,即时有鱼,也不容易出现开口的情况

2:水底环境问题:淤泥、植物腐败产生气味

淤泥:对于水底有淤泥,我们到底后容易陷在里面,出现让鱼找不到饵的情况出现,自然没有鱼口

植物腐败产生气味:对于有水草的水域,通常底部水草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腐败,而水生植被的腐败有时候会产生特殊的气体味道,影响鱼的摄食性

二:内在因素

饵料问题:味型,状态

对于饵料来说,味型和状态也会影响鱼的觅食性

味型:对于饵料味型,我们讲究对鱼对口,就是什么鱼用什么味型饵,不能乱用味型饵,其次饵料搭配时我们不能让饵料味型串味,一旦出现串味,鱼也是不吃的

状态:对于做钓来说,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良好的饵料状态对做钓有根本性的影响,我们讲究饵料状态以短丝为主,如果开的太散入水即化,鱼也是吃不到,如果状态太硬太黏,没有雾化,无诱鱼效果,鱼也不肯吃,好的状态时饵料入水后有层层脱落的迹象,而且具有一定附钩性

有鱼无口该如何改变?

1:钓早晚,钓暗处:对于天气原因造成的有鱼无口现象我们应改变出钓的时间和钓位的选择

对于早我们可以选择5点—9点左右的窗口期做钓,这个时间因为天气温度适宜,鱼的觅食性强

对于晚我们可以选择下午3点—6点的窗口期做钓,这个时间段温度下降,也很适宜鱼的觅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