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1、不太熟悉的钓场,应该调几目钓几目?

首先钓前要大概了解鱼情,之后可以进行试钓,一个大致的调漂方向是:鱼大,吃口猛,饵团大(重),搓饵,水底稀软,吃口轻,硬尾漂,需要调较高的目数。反之,鱼小,拉饵和轻饵,水底硬,吃口轻,软尾,粗尾,提钓法(即垂钓时,风线不压水,提着竿子钓,抓第一口信号),要调较低的目数。

在实际的垂钓过程中,如果选择用软尾漂垂钓鲫鱼,通常在刚开始会采用调目等于钓目的钓法,一般调3月半钓3目半;硬尾漂钓鲫通常采用调5目钓3目左右;硬尾漂钓混养通常是调8目以上钓2、3目(如果是用漂目短细的硬尾漂,调目达到15目也不为过份)。

2、没有信号怎么变?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首先就要考虑饵料。别人连竿上鱼,你却不行,大部分是饵料的味型不对。和别人用一样的饵料自己却不上鱼,需要考虑饵料的状态和钓位。比如饵太粘、太散等,或抛竿时钩饵的落点太零乱,鱼不聚窝。以上问题排除后,极有可能是钓的太钝,鱼吃钩后没有表现出信号,应改得灵敏一些。钓鱼界流行的“进攻型”和“防守型”钓法,前者可以理解为调灵敏,力争抓住每一个鱼进嘴的信号;后者可以理解为钓迟钝,靠迟钝来滤去大多数鱼撞线、滤食的信号。

3、浮漂信号很多却不中鱼怎样应变?

浮漂信号过于多会导致信号乱,不能够第一时间确认是真的鱼讯,首先还是要考虑饵料的还是味型不对。味型不对鱼却有食欲,会是围着饵团不停地吸吸吐吐;味道基本正确,但是味道过重,鱼围在近处不停地吹饵,稍晚点提竿,饵味稍淡后会开口摄食,提竿会中鱼;饵团过粘过大,鱼较猾或开口小无法摄入,就把饵团改小一些。排除以上原因后,应考虑是钓的过灵敏,假信号太多,应向钝的方向调。在反复钓放的比赛高密度猾鱼的鱼情中,浮漂会出现很多非常好的信号,如果坚持比赛前期的钓法,无论怎样看口,无论把子线换得多细,也很难把鱼逮上来。这种鱼情,可以将浮漂调得很钝,直到调成坠子落底的跑铅。

4、鱼经常脱钩怎样应变?

鱼脱钩相信大家都遇到过,但是鱼频繁脱钩就要找找自身的原因了。如果鱼多是在水下脱钩,一种情况是钓的过钝,鱼在钩的上方吃饵,撞线时出现信号,这里提竿会挂中鱼体。这种情况下鱼的力量很大,随意挣扎一下就会脱钩,所以多在水下脱钩,要改钓灵敏一点。钓鱼竞赛中,有的钓友会用这种方法锚鱼。虽然规则上不允许,但实际操作中,这一条规则往往无法执行。

如果不是在水底,而是在提竿时到了水中层或者上层时脱钩,这多是因为钩子在鱼的口腔挂的很浅。刚提竿时鱼不会用多大力量反抗,后来感觉不舒适时会用力挣脱。出现这种现象,首先要考虑的是钩子大小不合适,只挂了一点浅浅的皮肉。换正常大小的钩子,饵团的粘度调适当,一般就会解决。

垂钓过程中鱼钩变钝、饵料味型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如果饵料味道比较好的情况下,脱钩的现象还是非常少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