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钓鱼的误区你知道吗?如果不知道这些误区,非常容易一无所获,外出垂钓,渔获固然重要,但是有些钓友因为不分析实际情况,而走进一些误区,最后得不偿失。小编希望大家都能避开误区,渔获满满哦!

一、向上鱼的钓友靠拢

向上鱼的钓友打窝垂钓是非常不礼貌的,原因有二,首先,你影响了别人的情绪,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矛盾纠纷;其次,也不一定钓的到鱼,因为可能该窝点上鱼的势头已过,另外抛弃原来的窝子,也会和上鱼的机会失之交臂。水有深浅,草有疏密,同一水域有着不同的情况,每个钓友用的饵料也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别常常会影响到鱼儿上钩。

二、死守跑鱼钓点

死守一个钓点也是错误的,有的钓友在跑鱼以后不甘心,总想再钓上它,或者认为还会有其它大鱼。但是在自然水域,大鱼咬钩,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偶然性的。大鱼不迟不早、不远不近游到那个窝点,遇上正符合胃口的饵料,许多偶然因素才让钓友钓着了它。但是继续死守,就是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了。

三、求鱼上钩乱撒饵

有些钓友看到别人一直上鱼,自己却一无所获的时候,会连续补窝,认为是饵料不够导致没有上鱼。鱼不咬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钓饵不对路,也可能是气候原因或钓点选择不当等诸多因素。如果把各种条件因素罗列出来,用逻辑思维的排除法排除,是不难找到真正的原因的。本不是诱饵的原因,却一味地补窝,鱼饱腹后,更不咬钩。

四、等鱼吃牢再提竿

有了渔汛以后,有的钓友喜欢推迟提竿时间,让鱼钩进入的更深在提竿,其实鱼钩钩在鱼嘴上唇是最妥当的。因其坚韧,不易拉豁,也不易退钩。如果让钩进入口腔深处,鱼容易警觉会主动吐出,或因内膜组织松散,反倒容易造成脱钩。

其次,如果善于把握提竿时机,钩尖刺进上唇,没有钩把的阻挡,着力点迅速从钩尖转移到钩弯,钩的承重能力就会大得多,反倒不易跑鱼。因此,没有必要等到鱼吃牢再提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