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常钓鱼的人100%遇到过跑鱼,一旦跑鱼不但有可能会损失线组,更会惊扰窝点,造成聚集的鱼群逃窜没有吃口。所以我们要知道原因,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跑鱼来增加渔获减少遗憾。

跑鱼的现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脱钩跑鱼,一种是折钩、断线、折竿跑鱼。

一、脱钩跑鱼

1、提竿过早或过迟。提的早或迟,饵料还为吸入或是已经吐出,钩无法挂到鱼嘴深处,只挂嘴唇一点,所以会脱钩跑鱼。这个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调钓不当,太灵或是太钝,需要调整钓目,找到最佳上鱼点。二是对漂讯掌握不足,这个是经验和基本功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提高。

2、钩子小或钝,不能深入刺进鱼体。这个问题也很常见,很多人迷信小钩,认为小钩容易吸入且小钩也能上大鱼,但如果跟大钩比起来,小钩本身原因刺入不可能太深,所以脱钩率要远远的高于大钩,所以用钩一定要适合。

还有一个原因是钩钝,有的是钩本身质量问题,有的是使用中挂到石头、水泥或其它硬物,有的是长期没有更换,都是导致钩子变钝而无法有效刺入鱼体,导致脱钩。

应使用高质量的鱼钩,要定期更换,或是使用前用磨钩器研磨一下,保证钩尖锋利,钩尖锋利的好处,是一旦吸入,即使不提竿,看鱼本身的拉力也能将鱼挂死,不会脱钩。

3、挂在鱼的其它部位。有时候鱼在鱼钩处游动时,身体或鱼鳍等碰到饵料或子线,使浮漂出现信号,提竿时挂到鱼体,这时鱼受惊游走,力度要远远的大鱼钩住鱼口的力度,往往会脱钩跑鱼。

解决方法:

一是注意观漂,不是标准吃口动作,不要急于提竿。

二是除了冬季轻口,线组和鱼钩最好比平常所用大1号,即便是挂到鱼体,也能有效的防止挣脱。

4、饵料及上法不对,鱼不能顺利吞入,饵料过硬影响透钩性,饵料持钩性差,鱼吸食时只吸走饵料,饵料上的过长,鱼未全部吸入口中,浮漂已经出现动作,导致挂的少或挂不住,脱钩跑鱼。

针对该原因,饵料一定要持钩性好,软粘适合,且上饵最好为水滴形,尽量不要用长条形,以免导致钩底下饵料过多,鱼不好入口。

使用蚯蚓时,钩尖外的活动虫体尽量少点,如果是整条使用,外漏活动虫体较多,应酌情延迟提竿时间。

这得上百斤

二、折钩、断线、折竿跑鱼

1、鱼钩小或强度及韧性差。鱼钩小必然钩条直径小,也就是强度要低,所以一定要用合适大小的鱼钩。鱼钩轻度韧性差,是质量问题,热加工不到位,会出现拉直或是断裂,鱼钩不是很贵,最好选择大品牌,质量高的产品。

2、线组细、有损伤、老化或打结出现问题。很多人迷信细线组,可能是看一些大师的视频太多了,亦或是钓小鲫鱼钓惯了,细线确实灵敏,但上了大鱼,几乎很少有能上岸的,所以线组一定要适合才能不跑鱼。

再有就是线组有损伤,例如长期不使用线组老化,挂底后硬拉、子线变形、线在水泥或石头边角摩擦过导致线组受损,或是线组打结不正确,打结的地方未拉紧等等,都会导致主线受损断线跑鱼。

解决的办法是使用质量好的鱼线和小备件,线组见了少打结,打结的地方一定要拉紧,长期不用的线组或是出钓前,一定要检查,发现受损坚决不在使用。在使用中出现线组受大的拉力、子线或主线受力变形以及线组与水泥边角等东西有过摩擦,应换线,防止断线跑鱼。

3、鱼竿质量差。鱼竿不是消耗品,要根据自己需要尽量配备好的鱼竿,鱼竿质量差不断钓到大鱼无法上岸,也会损失鱼竿,得不偿失。

4、提竿、溜鱼操作不规范。这个其实是断竿跑鱼的最常见的原因,提竿过猛是很多钓友,很难改变的毛病,也洽洽是断竿跑鱼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水中即使只是个半斤的小鱼,如果提竿太猛也能导致折竿断线,而越是大鱼越不需要使劲提竿,因为大鱼自重和阻力,足以保证鱼钩的深深刺入。

所提提竿的标准动作一定要多练习,养成习惯。提竿一定要保证铅皮不能出水,如果实在控制不了,也可以向左或是右边提竿,能保证铅皮不出水面,和往上提竿效果是一样的。

5、溜鱼操作不规范,也是折竿断线跑鱼的主要原因。钓到大鱼第一件事是不要激动,上岸再激动也不迟。不要让鱼马上漏出水面,漏出水面鱼会受惊而大力挣扎,甚至跳出水面,导致断线跑鱼。

尽量竖起鱼竿,让鱼竿的整体弹性发挥作用来消耗鱼的体力,不要着急往回拉和鱼拔河。一旦形成拔河,有失手绳的要即使松开鱼竿,没有的要立即向左或右甚至下方迅速摆竿,让鱼回到可控范围。

要控制鱼离开有水草或障碍的地方,防止缠线跑鱼。溜鱼时要往岸上后边撤,始终保持竿子整体受力,严禁在水边用力往后抬杆,导致只有竿稍受力折断,很多时候,都是在鱼将上岸的时候,因为竿稍折断功亏一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