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钓鱼时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当然很多经验十足的老钓鱼人会根据这种现象的产生从而选择不同的钓法做钓,但是大部分的钓鱼人则是盲目执守,到最后鱼货可想而知。

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肯定是有原因,毕竟在食物匮乏的野外环境下,当我们用了足够的窝料打窝时,既然鱼已经进窝,那么不选择直接吃饵,而是在附近徘徊,在水底肯定有影响的因素,毕竟食物的匮乏并不是让鱼挑食,所以只要分析好影响的因素,在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总的来说就会有一个好的鱼货

了解鱼星,判断鱼星,才能知道是否有鱼进窝

一:正确了解鱼星

鱼星也称鱼泡,因为地区钓友的叫法不同,所以有不同叫法。虽然同指同一事物,但是鱼星和鱼泡在某些意义上也能体验出水底的一个鱼密集程度,我们通常习惯称密集性的为鱼星,少数量的为鱼泡

鱼星多鱼货多?错!熟知四种影响因素,应用四种方法才能鱼获满满

鱼星简单来讲就是指鱼呼吸或者游动觅食时所产生的气泡,对于这种鱼泡在产生后由于鱼泡周围会覆盖鱼身上的黏液,在水下压强的变化下逐渐上升,最终到达水面,这也是钓鱼人由此判断水底是否有鱼的一个依据

二:如何判断鱼星

对于鱼星所表现的特性为上浮到表面炸裂,所以很多钓友在看到水面有气泡时就误认为是鱼星,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对于泡我们也分为:鱼泡、沼泽泡

1:鱼泡:对于鱼泡来说,大部分都是因为鱼呼吸作用产生的

2:沼泽泡:这种泡一般都是水底有植物腐败,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转化而产生的

对此我们该如何正确判断?

对于鱼泡来说,因为鱼泡本身会带走鱼身上的黏液,所以在上浮到水面后不会立即炸裂,而是有个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而且一般来说鱼泡有零星和成片两种状态,而且鱼泡有时候会处于一个移动状态

沼泽泡,这种泡因为没有黏性的覆盖,只是因为压力的原因上浮到水面,同时上浮到水面后由于压力不同,所以一般都是会立即炸裂,而且沼泽泡一般都是固定在某一区域,并不会发生移动,而且个体大小上也参差不齐

小结:只有正确认知和判断鱼泡,才能判断水底是否有鱼的存在,这样我们也能根据鱼泡做出相对应的钓法选择

常见鱼类鱼泡的特性需要了解

对于不同对象鱼鱼星也不相同,只有了解不同对象鱼的鱼星我们才能更好判断水底对象鱼

鲫鱼鱼星:对于鲫鱼鱼星,最大的特征就是小而密集,通常来说可以一次多个鱼泡产生,而且鱼泡大小也会因为鲫鱼个体大小有所差异

鲤鱼鱼星:因为鲤鱼喜欢拱撅泥土觅食,所以产生的气泡大多比较均匀,而且个体也比较大,如果水底有多数量鲤鱼,鱼泡的形态就如沸水一样,而且一般来说鲤鱼泡的产生常常伴随着浑浊水的出现

草鱼鱼星:对于草鱼来说,个体比较大,所以在鱼泡上也显现的比较大,一般来说特性为先上升几个比较大的鱼泡,其次伴随小的鱼泡产生,上浮到水面后几秒钟便会消失

鳊鱼鱼星:对于鳊鱼来说,一般鱼泡数量比较少,通常只有零星几个上浮,但是鱼泡的距离比较长,而且消失的时间也比较快

小结:以上为日常野钓常见几种对象鱼的集中鱼性特性,了解特性才能更好的判断鱼的种类

鱼星多不代表鱼货多,四种影响因素要牢记

对于水面鱼星多并不能代表我们鱼货也多,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鱼星多鱼不开口导致鱼货少呢?

鱼星多说明我们的底窝已经起到了作用,并且窝子里已经有了大量鱼的聚集,那么为什么就是不上鱼呢?对于这种情况,多半是以下四种情况,四种影响因素也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天气的原因

对于天气原因,由于我们不可控制,所以即使我们做了全方位的改变,效果上依旧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一般来说天气温度高,气压低,水中的溶氧量不高都会导致鱼的开口性比较差,导致鱼聚集在窝里不吃食

2:水底环境的原因

对于很多钓友做钓都会忽略水底的一个情况,对于一些河流底部如果有淤泥或者有大量的水生植被腐败而形成的酱层,这样的情况如果在调钓上没有讲究就会使得我们的饵料处于水底埋没的状态,鱼自然寻求不到食物,影响上鱼率,其次对于水底腐败的植被有的也会产生特殊的气味,不能让水底饵料味型处于单一化,以此影响鱼的一个摄食性

二:人为因素

1:窝料太重,使得钓饵难以被发现

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习惯,钓鱼习惯多打窝料,在打窝后发现鱼口不好还会继续补窝,其实这种是错误的方法。一旦窝料打重,鱼则会优先进食处于松散状态的窝料,而且鱼一般属于吃饱就走,一旦窝料太多就很容易让鱼忽略钓饵的存在,其次像一些滑鱼来说,则更喜欢松散的饵料

鱼星多鱼货多?错!熟知四种影响因素,应用四种方法才能鱼获满满

二:饵料味型不对路,对鱼没有针对性

对于做钓,我们讲究饵料味型要对路,主要就是根据鱼的摄食喜好来开制饵料,比如鲤鱼喜欢螺肉味,薯香味,你开一款极腥的饵料做钓肯定不行的。虽然不能说不上鱼,但是起码肯定对上鱼率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开饵时一定要根据鱼摄食的喜好进行开饵,错误的饵料味型有时候不但钓不上鱼,相反则会驱使鱼离开窝点

延伸以下添加剂对鱼的影响

添加剂浓度不宜过高,超出鱼所接受的程度

对于添加剂一般来说是指小药,对于添加剂的使用大部分用于黑坑的做钓,而对于黑坑做钓添加剂的量就要把握好,而不是一味的添加,过量的添加只会导致饵料的味型或许浓厚,使得鱼不敢靠前摄食。其次对于野钓来说不建议使用添加剂,我试过用中药味型的添加剂开制饵料,味道别说鱼,自身感觉闻起来都有点反感,所以适量的添加可以,但是一定不能过量

小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导致鱼在窝点不吃食,一定要熟知这几种影响因素,我们做出相对应的改变

发现问题所在,该如何正确解决?

一:天气情况影响所选择方法—找鱼层

对于天气情况造成鱼不开口,在一定程度鱼会改变鱼层从而选择适合的鱼层活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放弃底钓的思路,而是选择去找水层,我们可以选择行程钓法来寻找鱼层,判断鱼层,从而针对性做钓

二:水底情况影响所选择方法—钓离底

对于水底有淤泥或者有腐败的水生植被而导致的鱼上浮不开口,我们可以采用钓离底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修剪铅皮或者更换吃铅量大的浮漂来使得我们的饵料处于离底的状态,以方便鱼的进食

三:饵料味型不对所选择方法—更换钓饵

对于鱼星的产生我们可以大概的判断出水底鱼的种类,通过判断鱼的种类我们再来分析饵料的味型,如果发现饵料不对味型,那么我们应及时更换饵料,不要觉得浪费饵料,对于浪费一团饵料和有一个好的鱼货相比当然后者更为重要

或者当我们发现饵料味型不对时恰巧附近也有其他钓友,我们可以上前询问他的鱼货和饵料味型,但是这种方法不建议使用,因为每一位钓鱼人都有自己的饵料搭配和做钓风格,与其讨教别人不如直接花几分钟重来一份饵划算

四:窝料太重影响所选择方法—勤挑逗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只建议使用在做钓鲫鱼的情况下使用,不建议做钓鲤鱼时使用。对于钓鲫鱼发现窝料打重,我们可以适当的提竿挑逗一下,增加饵料被鱼发现的几率,不至于我们的饵料一直处于被窝料埋没的状态

对于钓鲤鱼,我们虽然不采用挑逗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钓窝边的方法,因为鲤鱼的警惕性比较高,一般不会直接进窝觅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钓窝边,窝边的窝料相对较少,饵料放在这里也会增加被鱼发现的几率

小结:面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我们只有选择合适的应对之法才是保证鱼货的基础

总结一下

鱼星多鱼货多?并不是肯定性的,我们只有在鱼星多吃口少的情况下熟知几种影响因素同时做出应对策略才能做到鱼星多鱼货也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