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野钓黑漂打不到窝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夜钓鲫鱼漂不动怎么办?(冬季钓鲫鱼浮漂不动上鱼)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夜钓鲫鱼漂不动怎么办?

钓鲫鱼鱼漂不动的原因有:(一)浮漂选择不当浮漂吃铅量会对浮漂的灵敏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是由于浮漂吃铅量决定了铅坠的重量,浮漂吃铅量越大铅坠也就越重,铅坠越重鱼就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带动铅坠从而使浮漂出现信号。铅坠其实就好比秤砣,秤砣越重就需要在秤的另一端放上更重的物体才能撬起秤砣。据我观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浮漂不出信号问题都是因为吃铅量太大所导致的,但是浮漂的吃铅量太小也是可取的,这是因为浮漂吃铅量太小也就意味着铅坠很轻,一旦铅坠太轻就有可能无法把主线绷直,特别是在有流水的水域,主线非常容易在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弯曲。所以浮漂吃铅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必须在保证主线被绷直的前提下同时又能让浮漂本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除了浮漂吃铅量之外,漂尾的粗细也会对浮漂信号产生影响,漂尾越细浮漂出现信号的幅度就越明显,所以在钓鲫鱼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短竿搭配细尾浮漂。(二)线组搭配不当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虽然在线组的搭配上可以尽量兼顾大鱼和小鱼,但是面对吃口较轻的鲫鱼还是应该优先使用小号线组。如果使用较粗的主线,就需要搭配更重的铅坠才能把主线绷直,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浮漂的吃铅量必然增大。所以主线太粗不仅仅只是会对主线本身的灵敏度产生影响,同样会影响到浮漂的灵敏度。另外,主线越粗在水中的阻力也就越大,也就必然产生更多的信号衰减,浮漂所体现出的信号自然就更弱。子线由于长度有限,在水中产生的阻力并不会像主线那样明显,但是子线太粗会给鲫鱼在吞食钩饵的过程中制造障碍,鲫鱼的吃口越轻,这种障碍带来的影响也就越明显。因此,在钓鲫鱼的时候还是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小号线组搭配,半斤以下的小鲫鱼使用0.6+0.3即可,8两至1斤的大鲫鱼使用0.8+0.4或者1.0+0.6都是可以的。(三)钩饵使用不当鲫鱼的进食习惯是与食物保持一段距离,然后将食物吸入口中。所以鱼钩以及钓饵太大、太重都会导致鲫鱼无法顺利的将钩饵吸入口中,反映到浮漂上就是模糊、不清晰、不干脆的信号。所以钓鲫鱼应该坚定不移的选择袖钩,因为袖钩的钩条较细,相对其他钩型来说袖钩更轻。同时在没有小杂鱼闹窝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拉饵,因为拉饵更轻、更蓬松,有利于鲫鱼顺利的将钩饵吸入口中。可以根据浮漂信号来判断钩饵的适口性是否合适,如果鲫鱼能够很轻松、很顺利的将钩饵吸入口中,浮漂出现的信号应该是干脆、清晰的顿口或者是黑漂,信号的幅度并不一定很大,但是力度和节奏感会很强。(四)调钓不当调钓对于浮漂信号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钓鲫鱼对调钓的要求相对精确,也可以理解为对调钓的可接受范围相对较窄。我们假设带双钩不挂饵调漂时:调目-钓目=Y,根据我多年钓鲫鱼的经验,Y的值在0-3这个范围之内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采用调5钓2,调4钓3,调4钓4等调钓方法。当Y<0时,也就是我们调平水钓2目,或者是调4钓5的时候,子线在水底弯曲幅度过大,一旦遇到轻口鲫鱼浮漂信号就会非常微弱。当Y>3时,也就是我们调6钓2,或者是调8钓3的时候,虽然子线在水底处于几乎绷直的状态,但是剩余浮力过大,也很可能会导致浮漂信号微弱、模糊,并且容易出现空竿和脱钩跑鱼现象。

为什么钓鱼时鱼总挂不上?

钓鱼总是挂不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钩子大。钩子大了,鱼在吃食时挡口,造成有漂象无鱼。二是钓饵大。钓饵大了,鱼不容易将钓饵吸入口里,造成有漂象无鱼。三是提竿时机不准。漂就是钓者的眼睛,只有正确认识漂象,适时指挥大脑提竿才能不失时机将鱼钓到。

鱼漂被下拉去却没有鱼呢?

小鱼抢食。一、小鱼闹窝时这种现象常见。快速一个黑漂,提竿,空*,而且频繁出现。这时就要调整钓法了。二、换素饵,钓重铅到底,边上打窝诱开小鱼等方法。作钓配料里腥味重了,招小鱼,换成素的,立刻见效。重铅迅速到底后,也能有效避免小鱼截杀。在旁边另外打一个腥味窝,也能吸收部分小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