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钓竿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竹竿、玻璃钢竿、碳素竿三个阶段。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固然给钓鱼人更多追求渔获、挑战大物的机会,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钓竿时,也不禁让人皱紧眉头。作为垂钓的核心利器之一,如何选择一把好竿,学问很大。
选择什么竿,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例如对象鱼、水域情况、以及预算等,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先要弄清楚自己要钓什么鱼,平均个体多大,钓近还是钓远,钓深还是钓浅,钓快还是钓慢等一系列问题,做到心中有底。
自身预算也要考虑,在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内,选择实用的钓竿即可。如果是新手刚开始买,不需要太纠结,选个普通点的3.6米或4.5米竿,就够了。先熟悉手感,掌握基本操作,再换好一点的竿也不迟。
1、看参数
钓竿拿到手,首先就应该看包装上的参数。一看是否符合自己的作钓需求,二看标注参数与钓竿实际参数是否相符。标参和实参必然是有误差的,误差控制得越小越好。
2、看涂装
先看涂装图案、文字是否完整清晰、是否有色差,不同涂装部位结合是否整齐等。再摸一抹涂漆处,是否平整光滑。检查表面涂色是否有气泡或杂质,这种部位容易成为断裂点。
3、看把手
握一握手把,感觉一下握竿的舒适度如何。如果钓竿是绒线缠把,则需要观察缠是否整齐。如果缠把不整齐,纺织物线头有脱出,就很容易在使用中造成脱落,重缠起来很麻烦。
4、看内壁
不抽出钓竿,打开后堵,在光线较好的位置观察内壁。同等级碳布下,卷制的碳布层数越多,内壁就会越后,钓竿的硬度也会越高,但也会更重。再仔细观察每一节钓竿的内壁是否薄厚均匀。钓竿的厚度不均匀,在钓竿受力时就会出现问题,容易发生断竿。
5、看衔接
将钓竿全部拉出展开,通过观察和触摸的方式检查锥口衔接是否紧密。轻轻抖动竿子,如果发出异响,说明某一锥口有缝隙存在。逐一排查拉紧后,再抖动钓竿,仍有异响,表明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缝隙存在,就一定不能买。
6、测调性
握竿后,手臂不动,手腕发力上下抖动,根据弯曲程度最厉害的一节,粗略判断钓竿调性。上下抖动后,突然停止,观察钓竿复位所需时长,越短说明钓竿碳纤维等级越高。
7、测重心
将伸长后的钓竿,架在虎口上,利用杠杆原理,找出重心所在的位置。重心离手把节越近,垂钓时越舒适,反之越吃力。
8、测弧度
这一点,需要征求商家同意,才能测试。找一个空旷的地方,一人握紧蛇口绳,一人握住钓竿,适当提竿发力,感受一下握感,检查钓竿的弧度是否圆滑,有无死硬点等。
近年来,网购钓竿也成为了不少钓友的选择。钓友们购买时,需要仔细斟酌,一定要选择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去渔具店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现场握持感受一下,检查钓竿是否完好,询问售后保障如何,比较直观省时。
回望过往,钓过大鱼的人,数不胜数,过去很多人的作钓装备,远不及现在这么强悍。细数众多钓鱼大师,也没有说是靠装备,出名头地的。提高装备质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提高自身技术,做一个钓鱼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