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野塘怎么钓花白鲢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钓白鲢鱼最简单的方法?(钓白鲢鱼最简单的方法图解)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步骤如下:1、钓点选择可选择在进出水口的两侧,有物体遮挡的弱光处,溶氧含量高的地方,避风的静水,常有人钓鱼的老钓位,有水流和水藻生长繁茂、氧气充足的水域。2、钓竿选择最好选择长度最好为5.4米或6.3米的钓竿,有条件的可用矶钓竿替代手竿,在钓组中安装鱼线轮以确保钓获的成功。3、钓具主线选择我们可用3~4号线,子线可用2~2.5号线。鱼钩应选择钩条粗、钩门宽、钧尖锐利、钩底深的伊势尼形9-11号大钩。建议使用矶钧竿配钓组。4、调标方法第一,带饵调标。根据鲢鱼、鳙鱼的习性,探明钓点的水深,将浮标向下移动,使双钩离底,接着在双钩上装大小相等的钓饵,抛入窝点,通过修剪铅皮,达到悬离水底的目的。第二,空钩调标:如遇水浅、底斜的环境,想要实施底钓,空钩调标是最实用的方法。在调标时,调出标肩钓2目的状态。5、饵料选择可以选用鲢鱼专用饵或是比重轻的雪花粉类雾化饵为基料,或适当添加一些白粉、大蒜等添加剂,钓饵的比重宜轻不宜重,状态宜松不宜黏,少揉搓;水深则比重宜适中,也可进行适度的揉搓,适当地把握饵料雾化的时间。最后,要注意,鲢鱼咬钩的信号为浮标反应平稳而缓慢地黑标,扬竿应宜迟不宜早。一般的做法是待浮标人水后再扬竿,这样中钩率比较高,鱼钩也牢固。
1、首先温度需要保持10度以上,建议过了倒春寒再去钓鱼。然后钓具建议选择27调或者28调的鱼竿,长度大概是5.4米。2、钓位通常都是在水又深,以及水面很平静的位置,如果是早春需要在向阳的位置,夏季就要选择背阳的位置,饵料一般都是使用含有酸臭味的。
我们钓鲢鱼的竿子需要使用小海竿、小矶杆都可以,我建议在1.8米-3米内的鱼竿。不适合用太长的鱼竿,因为我们用来钓鲢鱼的用饵比较容易脱落,所以在抛投时在需要尽量轻柔,避免抛投过程中散落。很多新手朋友会问,选择软短竿那么中鱼后会不会容易断?答案是不会的,只要纺车轮的卸力调节好(调好卸力,用手拉鱼线,在用力的情况下能拉出鱼线即可,线粗紧点、线细松点),同时保证能出线顺畅,并且线无磨损情况下是不会出现断竿的情况。2.线组;我们用于钓鲢鱼的抛竿线组一般是底钓线组,也可以是使用浮钓线组。不过我并不推荐使用浮钓,因为通过上面介绍我们已经知道鲢鱼类是底层鱼,喜欢活动在阴暗处,但如果下午天气特别闷热水中缺氧时,底钓并无收获的同时可以尝试下浮钓,毕竟钓法定法,我也看到过很多人浮钓能钓起鲢鱼,只是我个人感觉底钓的几率会大很多。钩型选择伊势尼,这种钩型钩条粗钩门宽有倒刺不容易脱钩跑鱼的同时不容易被拉断,1斤-2斤选择9号钩、3斤-5斤选择10号钩、5斤以上选择11号(钩子大点无所谓、鲶鱼类嘴大、并且能挂的饵也能大点)。3.底钓大鲢鱼线组;底钓大鲢鱼线组:第一种爆炸钩线组(安装顺序为主线+子弹型铅坠+爆炸钩)、第二种泥鳅双钩线组(主线+八字环+1米对折子线双钩)、第三种串钩线组(主线+八字环+串钩+水滴型铅坠)。4.浮钓大鲢鱼线组;跟浮钓鲢鳙线组一样,只不过把水怪钓笼换成爆炸钩而已。(主线+太空豆+太空豆+定位坠+活动海豆+大肚漂+子弹铅坠+爆炸钩)注意,浮钓线组只适于下午水中溶氧低天气闷热或水底障碍物过多时使用。5.天气;最适合钓大鲢鱼是清晨与晚上的时候、同时伴有风更好。如果天气为阴天、阴雨天、暴雨前后等全天都是钓鲢鱼的好时机。如果天气为晴天,闷热天那么中午一般无口,只能在清晨与晚上这两时间段钓大鲢鱼较为好钓。
答:白鲢和花鲢的不同钓法是:一个是饵料的味型不同,白鲢的饵料是酸甜味,花鲢的饵料是酸臭味,再一个是钓的水层不同,白鲢是上层,花鲢是中层,也就是白鲢钓浅花鲢钓深,在实际钓鱼的时候二者区分不是太明显,往往都是根据鱼情找水层,以上鱼为根本。
{"data":{"answers":,"has_more":false,"question":{"qid":"7170619104997425701","title":"钓白鲢鱼的绝招?","content":"","pictures":null,"answer_count":0,"pv":735,"embrave":{"embrave_type":0,"integral_count":0,"gold_count":0,"reward_time":0},"create_time":1669539865,"vl":65,"audit_info":{"audit_status":2,"audit_status_msg":"","audit_status_msg_desc":""},"new_answer_cnt":0,"question_belong_status":0,"user_info":{"uid":"","uname":"汪少山","avatar_url":"https://sf3-cdn-tos.toutiaostatic****/img/mosaic-legacy/8613/2086329159~300x300.image"},"extra":{"has_nice_answer":"1","has_out_answer":"1","modify_time":"1673556979","need_nice_answer":"1","propedit_review_visibility":"{\"prop_name\":\"review_visibility\",\"prop_value\":\"65\",\"confidence\":null,\"editor\":\"search_question_machine\",\"reason_code\":null,\"reason_message\":null,\"edit_time\":1669539868,\"reason_code_list\":null}","reviewed_level":"12","search_distribution_time":"1669539869","search_first_passed_answer_time":"1669548530","search_last_receive_answer_time":"1669548723","search_outside_pv":"2","search_type":"ugc_activity","wd_source":"top_query"},"img_q_integral":0,"feedback_user_not_answered":true,"feedback_user_not_acted":true},"rank1_could_show_flower_text":false},"errcode":0,"errmsg":"success"}钓鲢鱼、鳙鱼鲢鱼,又叫白鲢。鳙鱼,又叫胖头鱼。它们都是以水生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鱼。由于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和生活特点基本相同,垂钓方法也大体一样,故下面只以钓鲢鱼来进行研究探讨。鲢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其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受到淡水养殖业的重视,是混养鱼塘中的重要品种之一。它喜欢群游于上中层水域,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无杂草等)。鲢鱼的胆量特别小,受到惊动或碰到渔线时,常常跃出水面,惊慌逃窜,或潜入石缝中隐藏起来。同时,喜欢逆水而上,春末夏初,在河流上游水域表现尤为突出。在我国北方地区,鲢鱼很难自然繁殖,一般由人工投养。鲢鱼既无鲤鱼那股土腥气味,也没有刀鱼所含那么多的胆固醇,只要烹饪得法,味道相当鲜美。治疗产妇缺乳、少钙,也是首选最佳补品之一。(一)钓鲢鱼的用具根据鲢鱼的习性,通常采用浮钓法施钓。1.抛砣法。在底钩钓具的基础上,另加一个用硬质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原来的铅坠换上有大孔眼的砣(如M5的螺丝帽或铅皮电缆上的粗铅管等都可以),使其能沿主线自由滑动,中间不受阻,就是抛砣法的浮钓用具。饵钩线一定要比拴大漂线长出5厘米以上,否则,钩挂在大漂上,抛到水中分不开,造成抛砣失败。如果饵钩线留短了,非加长不可。由大漂到饵钩两条线的总长度,一般40~120厘米为宜,过短鲢鱼的可见度缩小,过长抛砣困难。2.海竿法。与抛砣法一样,只是前者用海竿投,后者用手抛。海竿投比用手抛远得多,易上大鱼,且遛鱼时操作方便灵活。用大孔眼铅管或螺丝帽时,应根据海竿的强度或承受力来确定其重量。一般宁肯轻点,也别超重造成折竿。3.帆钓法。就是用质轻浮力大的木板(如杨木、白松等),造一只带帆的小船,借风力把饵钩送到预定的水域。此船似A字形,可大可小,可用一道横梁,也可用两道横梁,可用双桅,也可用独桅,可挂串钩,也可挂组钩,应根据场地和欲钓鱼的品种而定。帆钓,受风力、风向、岸边地形的影响。钓位应选在水深超过1.5米的大坝下,或陡坡处的深水区,只有这样的水域才能放船,渔钩才能不挂底。在大水库施钓,可用带摇把的线拐子缠线,能把船放出几百米远,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如用活河虾、蚯蚓蘸香精装钩,可兼钓翘嘴鲌。如用发酵玉米粉饵装钩,既能大量钓取鲢鳙,又可兼钓草鱼。如此长的主线,可用荤活饵、酸玉米面饵,间隔开挂饵,单钩、组钩混合使用(即用单钩装荤或活饵,用组钩装酸食)。在主线上,每隔1~1.2米拴上一个联结器,边放线边往联结器上挂饵钩。放出一定距离后,前头的钩可能已上鱼,但不要一上鱼就收线摘鱼,而是等把全部饵钩挂完,约1~1.5小时后,大部分酸食已溶化,再收线摘鱼。不要担心上钩鱼会把钩吐出来,因为主线上每隔1.2~1.5米拴有一个大漂,其浮力可把上钩鱼牢牢拽住,鱼要线时能把大漂拉沉,甚至将主线拉成大弯,但它无法摆脱大漂的浮力。无论抛砣还是海竿浮钓鲢鱼,都配有同样的大漂,其浮力可自动遛鱼,使鱼无法吐钩,不存在提竿时机问题,提竿早晚都无关紧要。放船的主线,不应细于0.8毫米。组钩或单钩的间距,与拴在主线上的联结器间距相一致,一般以1~1.2米为宜。大漂的间距可比饵钩间距稍宽,以1.2~1.5米为宜。无论什么鱼,咬上其中任何一只渔钩,都同时有2个大漂的浮力作用于鱼嘴,始终拽住鱼不放,任凭大鱼怎样挣扎,也休想脱钩逃走。在船后2米以内的主线上,不应拴钩,鱼见船会害怕,就是拴上钩也没有鱼咬。为了减少收线时的阻力,尤其当风力较大时,应在放船之前把双桅帆卸下,换上独桅自动脱落帆。即在“A”字形船体的横板中心部位靠后边缘钻一圆孔,安上独桅杆,将帆拉起,拴绳的末端,不是用打结的方法来固定,而是用一小块布包上食盐或砂糖,拴在升帆后绳子松紧度正好处,打结与布包固定。从独桅孔后缘小缝中把拴布包绳的末端勒入,将帆固定。当盐或糖遇到水,经过一定时间溶化到能使布包通过圆孔时,帆便自行降落。此时收线阻力减弱,操作方便。假若是斜向风,不能把饵钩送到预定水域,除了更换钓位外,还可调节主线与船后尾线的联结点,从而改变小船的驶向。如风从左侧来,把主线向右侧移动若干厘米;如风从右侧来,则将主线向左移动若干厘米。根据风向和风力调整主线与船后尾线的联结点,最好是用自行车辐条自制联结器。在尾线上穿入一段长约5厘米的气门心,这样移动起来方便而灵活,可保证小船向预定的水域行驶。小船的制法。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制成不同的规格。如仅钓鲢鱼为主的上层水域的淡水鱼,船体“A”字形,2条纵行板长100厘米、横板长80厘米即可。板材的厚度2.5~3厘米、宽8~10厘米。在2块纵行板的前头,即“A”字顶端锯成等边三角形,对合后加一合页,用木螺钉固定,这样既坚固,又能折叠,便于携带。“A”字形横板与纵行板的相交点,距拴尾线孔前方5厘米处,将两板重合钻孔,用手柄螺丝固定,以利于装卸、携带方便。在横板两端的小孔内,插上2根筷子(或适当粗细的木棒,下同),在两根立起筷子的中间,裁一块适当大小的浅蓝色或白色的布,两边各缝一个能**筷子的套筒套在2根筷子上,就是帆。至此,一条双桅固定帆的小钓船就算制成了。独桅自动脱落帆的制法。从2根筷子上抽下固定帆,在筷子的顶端绑上比其横距稍长的木棒或竹条,形成“?”状,或用8号铁丝直接揻成“?”状,拔下筷子插上“?”形铁丝。选一根长40厘米、直径1.5厘米的木棒,在木棒的顶端拧上一窗户钩的金属,将木棒与插上的“?”中心部位固定,下端用绳固定在“A”字形的横板中心部位。独桅立牢后,将抽下来的帆仍穿入2根筷子,横着一上一下将帆撑开,然后,用4条细线绳将帆布的4个角拴牢抻直拉平,用小钉固定在纵行板的相应位置。用一条长绳的一端,先在“A”字形尖端合页处用小钉固定,把帆拉起,将此绳拽直,在上根筷子的中间部位将绳拴牢,再将绳的另一端穿过桅杆顶端的金属环孔,拉紧绳,帆即可升到最高位置。在帆升到最高位置后,用帆绳与包糖或盐的布袋结扎系牢,再把布袋上系的绳从“A”字形横板中间的孔缝中勒入,把帆固定,独桅自动脱落帆钓船即告完成。入秋之后,海面上风大浪涌,仍用上述规格的钓船进行海钓,十有九次会被浪打翻。此时,用帆钓法海钓,应把“A”字两侧的纵行板加长到150~180厘米,横行板加长到120~150厘米,独桅加高到60~70厘米,“?”形支架也要适度地加宽和增高,与船的总体形成适合的比例。这么大的船,在海面上遇到5级风也不会吹翻。(二)钓鲢鱼渔钩的组装为了在钓鲢方面有所突破,笔者在饵料和渔钩的组合上作了一些探索,先后使用过瓶盖式、草帽式、炸弹式、网兜式、火柴棒式等各种各样的组钩,都曾取得一定的效果。1.瓶盖式组钩。这种钩对海竿、抛砣都很适用,特别是帆钓,若找不到陡坡或大坝下的深水区,在浅滩挂上瓶盖式组钩,不影响放船。因为所有渔钩均安插在装饵瓶盖的上面,光滑的瓶盖易被船拉走,而不挂钩。同时,装在瓶盖内的饵料,到收竿时都用不完,故中间不须提竿换饵,从而节省了时间,保持了钓域的安静,提高了上钩率。具体制作方法是:选一个直径2.5~3厘米的瓶盖,沿螺丝扣的周边,用烧红的缝衣针,按均等距离烫上6~8个小孔。用0.3毫米粗、10厘米长的尼龙线为脑线,先在一端拴上一只6~8号伊势尼圆底短柄钩(下同),从瓶盖的外孔穿入,从与其对应的内侧孔穿出,再拴上另一只渔钩,两只钩均在瓶盖外侧,可以自由抽动。脑线的两头均有渔钩挡住,上钩后的鱼怎么拽也无法脱离瓶盖。照此方法,用3~4条脑线,拴6~8只渔钩。拴钩后脑线的总长度为5~6厘米。在瓶盖内侧的底部,加衬一块重量与竿相适应的铅片,在铅片重心部均等地用小钉穿2个小孔。最后用20厘米长、0.4毫米粗的尼龙线,一端从瓶盖外面小孔穿入,再反折穿过来,在盖内打死结固定。线的另一端,结一套扣通过联结器或转环与主线联结即可。这种组钩,可用小勺挖取酸臭饵直接装入瓶盖内而不污染手,这是别的组钩所无法代替的。此组钩,又可装微酸玉米面饵,兼钓草鱼。若装入香饵,摘下大漂进行底钓,鲤、鲫鱼都可上钩。唯装钩方法各有不同,钓鲢,不论底钓还是浮钓,只需把钩柄插入饵中,使钩尖朝上,沿瓶盖排列即可,而底钓鲤、鲫鱼时,必须将钩包入饵内并捏成近似橘瓣状,使钩尖朝上。2.盘子式组钩。实质上是放大加重的瓶盖式组钩,它具有装饵多、体积大、诱鱼上钩快的特点。是底钓包括鲢鱼在内的多种底层鱼的有效组钩。适用于水库洄水湾鲢鱼较多的水域,配合三用海竿自动化插座,常能钓到个体较大的鱼。。3.无托饵器式钩。这种钩是多用途的,既可配糟食底钓多种鱼,又可装酸饵或香饵浮钓鲢鱼。由于拴钩多,在上钩鱼的挣扎过程中,常在鱼体上挂住1~2只渔钩,具有挂鱼牢固的优点。装钩方法:取鸡蛋大小而且较硬的玉米面发酸饵,揉攥成球状、掰开,将理顺的脑线埋入,再合上,攥成卵圆形,把12只渔钩的钩柄沿面团四周插入,使钩门前部分全部**。也可将脑线分别勒入面团四周,留出脑线1.5~2厘米长,悬浮于饵团周围。这种饵不仅要硬,而且要粘,才能耐水泡。对此,可在煮饭的同时,另蒸一小碗粘米饭,捣碎后与酸饵揉在一起,形成饵团装钩,即可减少提竿换饵次数,提高上钩率。关于此组钩的制作方法,参阅本书有关章节。4.带托饵器式钩。这种组钩,渔具商店有售,无论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很好用,就是仿造的也照常上鱼。用质地较硬的酸饵装钩,捏在塔形托饵器上,把5只渔钩沿塔底等距离逐个将钩柄插入,**钩底前部分,将浮游的长线钩装上青蚂蚱或青虫,又可兼钓草鱼。上述四种组钩,均需钩尖锋利,才能刺鱼有力,从而达到少跑或不跑鱼的目的。(三)钓鲢鱼的饵料制备鲢鱼的猎食范围很广,似乎是有点味的东西,都能诱它上钩。经过多次多塘垂钓,先后用过各种气味不同的钓饵,概括起来有三种类型,即香味型、怪味型和酸臭型。1.香味型。属于这一类型的饵料,添加剂很多,如香精、曲酒、花露水、炒黄豆粉、炒花生粉、芝麻酱、香油等均可作为添加剂,选其中之一与基础饵揉合混匀,即可应用。为了使钓饵耐水泡,可在基础饵中掺入适量的粘糕或粽子、粘米饭等。还有一种酒曲发酵饵,掺入点面粉以增强其硬度,也可应用。油性添加剂,可在饵料装钩后用羽毛刷涂上一点,但不宜掺入基础饵中,以防饵料发渣缩短耐泡时间。水剂添加剂掺入要适量,过多易导致基础饵过软。在施加水剂添加剂的同时,应加入适量干面粉,揉到软硬适度,以延长耐泡时间。属于这类的香食,不仅可以浮钓鲢鱼,而且钓各种底层鱼的效果也不错。唯其软硬度要调好,浮钓要求硬些,底钓要求软些,特别是在深秋初春,鱼儿咬钩轻微,钓饵必须软些。2.怪味型。阿魏粉、韭菜大葱发酵水、鲜牛奶、奶粉、鸡血水等,都可作为怪味饵添加剂。取其中之一与基础饵混合揉匀,即可使用。还有荞麦面加等量细麦麸,用开水冲烫后蒸熟,揉成较硬的面团,即可直接装钩垂钓。3.酸臭型。发酵基础饵,是制作简便、经济、效果又好的钓鲢饵。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酸臭度也相应加浓,放到第二年会变成黑色,可作为添加剂与基础饵揉合,供常年使用。鸡骨发酵水,也是相当不错的。用臭豆腐乳汤加50%的陈醋,制成混合液,既可与基础饵掺和,又可用基础饵装钩并在混合液中蘸泡后投入钓域。但这种含醋的添加剂,极易锈蚀渔钩,每次钓鱼回来要用清水将渔钩浸泡,彻底冲洗干净,晾晒后收起,并注意及时更换或淘汰已锈蚀的渔钩。在制作酸臭饵过程中,最好是戴上薄胶皮手套,以防手被污染。上述气味各异的钓饵,都是白鲢和胖头鱼所喜食的,不存在不咬钩的问题。但其上钩率有差异,以酸臭饵为例,时间越久,酸臭度越大,效果就越佳。酸臭饵的贮存,可以用罐装,放1年待变质呈黑色再用,钓鳙效果独佳。也可以用2~3层塑料袋包装基础饵,密封后放在强烈阳光下晒3~5天,变酸后即可使用,既能兼钓草鱼,又不腐蚀渔钩,装钩时手也不会受到污染。怪味型的阿魏或韭菜大葱发酵水,效果相当不错。唯阿魏难买,且价格昂贵。为此,可用韭菜大葱发酵水代替阿魏,加工容易,造价很低,效果也有保证。但须注意的是,因其气味难闻,一定要防止外溢,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上述三类饵料相比,香味型易制,又能兼钓多种鱼,但其上钩率比怪味型和酸臭型略低。无论采用何种香型的钓饵,装钩后,都可滚蘸或捏上一层小米糠拌香油(拌其他植物油亦可),使其粘附在饵团或瓶盖组钩的顶部,入水以后大部脱落,在饵钩周围漂浮着,酷似浮游藻类或其他小生物,又具有芬芳的香味,很能诱招成群的鲢鱼来抢食。这不仅是提高香饵上钩率的有效措施,也是钓鲢鱼中极为重要的一招。就是钓饵质量稍差,或用纯基础饵装钩,也能钓获鲢鱼。特别是在无风天气,油糠不移位,不沉底,会形成鱼窝,越钓鱼越多。有风天气,此招效力大减,甚至无效,不可采用。在选用添加剂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要首先考虑,与基础饵相掺和后是否改变其粘结度。否则,由于饵软、发渣或糟不耐水泡等情况,导致一会儿一换饵,投竿频繁,不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且会把钓域中的鱼赶跑,特别是在大水库,惊跑的鱼很少能返回。所以,钓鲢鱼中经常不断地投竿抛钩,是应当禁忌的。另外,钓鲢鱼的季节性也很强。天气热水温高,上钩率相对就高,天气变冷水温降低,钓获量会明显减少。在我国,6~9月份均能钓到鲢鱼,入伏以后的30多天,则是上鱼的高峰期。秋分以后,几乎钓不到鲢鱼。季节不同、地区不同以及钓具、饵料的不同,都直接影响上钩率。总而言之,钓鲢鱼应遵循这样的要诀:季节是个宝,浮钓工具不能少,钩尖要锋利,饵硬耐水泡,米糠拌香油,诱鲢是好招,帆钓收获多,钓位很重要。
不能。白鲢是滤食性的鱼类,路亚钓法针对的是掠食性的鱼类。我经常钓白鲢所用的饵料有四种。一是诱饵,要求细散,成分与饵料一致最好,有些差异问题也不大,这是在休闲钓时用手大团投出用的。首次投放量为鸡蛋大小2~4个,触水而散,徐徐下落,使钓点成为一团诱鱼雾区。过十分钟再投放几个,直至鱼群诱来为止。二是配合诱饵所用的钓饵,要稍黏、软,挂饵直径在1.5厘米左右,要轻搓易化,并用三个手指捏成棱角状,以利雾化。三是鱼诱来后用小麦蛋白含量高的拉饵作钓饵,高频率的拉投小饵,鲢鱼往往在中途接钩而获。第四种是诱钓合一的饵料,适合比赛使用,饵要轻、软、散,入水开始雾化,到底饵剩一半较合适。
流水中钓鱼比静水钓鱼要复杂一些、难度大一些,又由于各地河流千差万别,每个水域的鱼类又不相同,所以说很难用某一种具体方法,到处可以钓到鱼。鲢鱼喜群居,常浮游,属滤食性鱼。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在流水中钓鲢鱅的钓鱼技巧。供广大钓友借鉴。一、钓位的选择有水流的水域里,主河道中河水流速比较快,浮标即使用重坠也会走的很厉害,给我们读浮标的语言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要尽量的选择水流较缓的钓点。一般的河流有U形弯的地方的水流速度都比较缓慢,然而只选这样的地方还不行,这里的二层水洄流很明显,鱼的分区分布很严重,所以我们要钓进水的那半边的位置。这样由于岸边的地势的原因,水在这个位置形成洄流后,会有效的延缓饵料顺水流出窝子的速度。有窝子才会有鱼光顾,这和在静水中是一样的道理。二、钓组的选择流水中钓鲢鳙的钓竿我都选用中硬调竿或是硬调,为的是中鱼后便于控鱼起鱼。因为自然水域的原因,最好选4.5米以上的竿子。主线选用0.2MM左右线径的强力线,子线的线径一定不要超过0.2MM,因为线径太粗,虽增加了线组的强度,但也增加了钓线的硬度,不利于鲢鳙的吸食。较粗的线组还会增大在水中的阻力,从而加快了钓组在水中游走的速度,而不利于窝子的制作和保留。子线的长度要在25CM以上,钩距在3个钩子长度左右。三、钓饵的选用流水中鲢鳙的食性和静水中的稍有区别,在自然水域中食物来源并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它们会不仅仅喜欢吃酸臭饵,只要是它们能吸食的饵料都会摄取,岸边植物茂盛的钓点,香甜味型的饵好些;浮游生物多的水域,酸臭饵会更有效。四、引鱼诱鱼流水中的鲢鳙也喜欢群游,但混合集群不多见,鳙鱼就是清一色的鳙鱼,很少插花混合上鱼。在这样有鱼群但又不集中的水域里更要掌握好抛竿的频率,只要确认这里有鱼,就一定要坚持一定的抛竿频率,每次都把钩饵抛到水的上游处,然后抖散,开始的时候要把饵料捏在铅坠上,尽量用大些的饵团,以便快速利用饵的雾化在水中形成一条线的窝子。然后浮钓这一线的窝子。五、判断鱼情,及时应变鱼群是变化的群体,它们会随时变化。我们在钓鱼时要根据上鱼的快慢,中钩的频率来及时调整钓棚的深度和饵料的大小及雾化。在流水中钓浮一段时间后,钓点下流一段的水底也会形成一定面积的窝子,这时如果上鱼不是很快了,我们可以马上上推浮标钓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总是出现黑标和应该中鱼的动作没有中鱼,就说明窝里的鲢鳙少了,小杂鱼来了,鲢鳙多的时候它是会排斥其它鱼的,这时我们可以把饵捏在坠上,同时缩短子线到10CM左右,在钓窝里剩下的鲢鳙的同时还能很好的续窝诱鱼。六、控鱼遛鱼鲢鳙在吃饵的时候是在上下嘴的张合间把钩饵吸入口中的,但它们并不象鲫鲤那样吃饵后调头就走,它们更多的时候是停留在原地;还由于鲢鳙的口大,唇薄,肉少的嘴部特点,我们在鲢鳙中钩后不要急于扬臂,这样防止拉豁鱼嘴,跑鱼炸窝;中鱼后不能松线,不能急燥,要谨慎遛鱼,在鱼彻底的乏力后再抄鱼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