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野钓鲢鱼怎么养殖的多一点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怎么能多钓花鲢少钓白鲢?(如何避开白鲢钓花鲢)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么能多钓花鲢少钓白鲢?

鲢鳙也叫白鲢和花鲢,养殖基本都是混养,白鲢多花鲢少,自然水域也一样。平常作钓时,渔获也是白鲢多于花鲢,基本上碰到什么是什么。花鲢不单味美肉细,而且由于其口比白鲢大,作钓难度也相对要容易些。但众多的白鲢混杂其中,想要多上些花鲢,没有针对性的钓法,几乎不太可能。而针对性钓法首先就要从饵料入手,再结合作钓手法,才能保证上的基本都是花鲢。花鲢 1: 饵料;钓鲢鳙的饵料有很多种,其雾化的重要性,不容多说都知道。为什么每次上的都是白鲢多,花鲢少,大都也把它归咎于白鲢的密度上,但都忽略了饵料的重要性。不是饵料的种类和味型的区别,钓花白鲢饵料味型的区别,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现在的鲢鳙鱼,味型区别并不是很大,什么都吃,最主要的原因而是饵料的“粒径”大小。就是饵料粒径的大小,决定了上的是花鲢还是白鲢。白鲢白鲢和花鲢同属滤食性鱼类,都是靠一对鳃耙来过滤食物,但两者的鳃耙粗细却各不相同。白鲢的鳃耙细而密,花鲢却正好相反,要粗而稀。鳃耙的粗细疏密,就注定了两者的滤食天性。白鲢细密的鳃耙,只适合10-60微米粒径的食物,花鲢则在60微米以上(1微米=0.001毫米)。两者滤食粒径的大小差异,选择粒径合适的饵料,就决定了渔获是花鲢还是白鲢。所以把饵料“筛”一下,选取粒径大于60微米的饵料,针对性地去钓“花鲢”,就显得格外重要。雾化后大于60微米的饵料,白鲢在滤食时由于鳃耙的限制,会卡在其中,频繁多次的滤动会损伤白鲢的鳃耙,厌食逃离就最正常不过了。而花鲢大于60微米的滤食特性,就正好合口。雾化的粗细粉粒由于市面上的商品饵其粒径基本上都是广谱性的,粗细兼备。而混养白鲢密度大于花鲢,不经“筛选”的饵料,上鱼白鲢多于花鲢,就不足为奇了。说到“筛”选饵料,并不是真得弄个筛子去筛,这样做就太刻板了,而是凭眼看就大致能分辨出它的粒径来。过多低于60微米的饵料组成,可以添加大量高于60微米的饵料,来降低它的比例。毕竟大颗粒的饵粉,在诱鱼性上要低于细颗粒,诱鱼性也重要,必须两者兼备,只是大于60微米的比例要占绝对的多数。钓花鲢用粗粉粒还有一定量的细小颗粒,也会招来白鲢滤食,这个无法避免。想要上的主要是花鲢,诱鱼也重要,可用作钓手法的变化来达到。2 : 钓法;钓法上抛竿由于局限性难以避开白鲢,想多上花鲢只有用手竿,本身手竿钓鲢鳙的效率要远高于抛竿。由于考虑到细小颗料的诱鱼性,在饵料上无法完全避开白鲢,就要在作钓手法上来实现。手竿钓鲢鳙并没什么特殊的手法,只需把进窝的白鲢赶走就行。如果窝中白鲢太多,空钩多拉几次,锚到一条白鲢就立马炸窝。白鲢性格比花鲢要暴躁得多,进窝快锚到了炸窝也快。而花鲢则要温顺得多,受到惊吓不会轻易逃远,总体上要比白鲢沉稳,换句话说就是要蠢得多。看到这里的钓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错,就是怎么才能知道白鲢进窝了。这一点也简单,就单从漂相上来观察就八九不离十了。白鲢的口比花鲢要小上不少,漂相多为半目左右的点动,而且点动间隔的时间短,没有花鲢间隔时间长。观漂相分辨口小吸力就小,浮漂受力也小。吸力小了就会加快频率,才能保证吸到更多的食物。混养的花白鲢,白鲢的个体总是要比花鲢大,除去滤食特性外,与白鲢更为迅捷的游速和吸食的频率也有很大的关糸。还有窝子里白鲢多时,不光点动小而快,漂相还比较杂乱,多是浮躁的白鲢在蹭线或抢食。漂相小而绵密且杂乱,就是白鲢居多的典型表现,相反比较沉稳无异常的漂相,就是花鲢无疑了。渔获不筛选下饵料,单纯的以味型去区分钓花鲢,根本就达不到“花鲢”多“白鲢”少的效果。而分清两者的滤食特性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饵料,再结合看似简单,却行之有效的作钓方法,渔获就会花鲢比白鲢多。而且想不钓花鲢都难……

钓来的鲢鳙怎么养?

钓回来的鲢鳙养活的方法是钓上来之后,马上加氧。可使用粉状或破碎饲料,根据鳙鱼的营养需要用多种饲料按配方混合后喂鱼效果也好。饲料要保持新鲜,发霉的饲料不得使用。同时要水质的变化。

养殖塘鲢鳙怎么钓?

鲢鳙的垂钓方法和技巧。鲢鳙属于中上层鱼类,喜欢吃酸臭的饵料或漂在水中的浮游生物,个体生长快而大,垂钓时拉力强手感好,鲢鳙的鱼头做鱼头豆腐汤非常的美味,最出名的就是千岛湖的鱼头汤,所以鲢鳙是很多钓鱼人喜欢的目标鱼。鲢鳙的垂钓方法:因鲢鳙的个体大,通常用较长的手竿和海竿垂钓,鲢鳙警惕性较高,较多使用海竿配3000—4000的摇轮,可以抛在远一些的地方,主线上穿过50—100克的通心铅坠,大肚浮漂,挂吊篮(网上可以够买成品),将雾化效果好的饵料装在吊篮中,一开始可以将浮漂与吊篮的距离设置50厘米左右,没鱼讯继续加深寻找鱼层,找到鱼层为止,前提是确认该水域有鲢鳙鱼。

鲢鳙钓上来怎么能活得久些?

钓回来的鲢鳙养活的方法是钓上马上加氧。太热 不好养。到网上弄个鱼扣,一个星期都不会死。养殖鲢鳙要注意比例,一般鳙鱼比率高一些,和鲢鱼的比例为6:4或8:2,如果还有其他鱼类的话,这二者的总体比例要高于90%。养殖周期结束的时候要施一点基肥

鲢鳙特别瘦怎么钓?

第一 ,垂钓时机要在高温天下进行,越高温,鲢鱼进食猛,食欲也大,在水质瘦的水域里,不像肥水那样,水中浮生多,一般水瘦的水域,颜色都是淡黄色,淡绿色,无任何腥味的,所以说,水质好,含氧量也高,所以选钓位要在宽阔的地方下钩,第二,饵料的问题,开饵的方式和肥水正好相反,鱼饵的味道加大,加浓,这样才会**鱼吃饵,钓半水,饵料的味道,一般分为,草莓,蒜香,这是我个人经常 用到的,然后频繁提杆,把窝里形成一个雾化区,这样诱鱼的速度会更快一点,一般窝了来就是一群鲢鱼,如果你想省事的话,就打窝,用豆腐渣发酵,进行打窝,发酵后的味道,鲢鱼是特别喜欢吃的。

三米水深怎么钓白鲢?

钓1米至1.5米。鲢鳙属生活在中上层的鱼种,根据具体水深而定,水深在4一5米可浮钓1.5一2米左右,水深在2一3米的可钓一米左右,如水深小于2米的可钓深度在0.5-0.8米,因鲢鳙嘴大可选用较粗线组4+3或3+2,並选用大钩有须无须均可,一般是上钩挂大饵,下钩挂小饵,鲢鳙吃食主要是吸食水体表面浮游生物或细小粿粒,因此上钩的饵料在雾化下沉时吸引鲢鳙过来觅食将下钩吸入口中将其钓起!

怎样钓雄鲢?

一、鲢鳙习性咱们常说的鲢鳙其实两种鱼,鲢鱼和鳙鱼的统称叫鲢鳙。它们平时都在中上水层生活,要是受到了人为因素的打扰或者自然环境的改变就会下底。浮游生物是鲢鳙的主食,它们喜欢酸臭或者是酸腥的吃食,主要是用嘴巴将水吸进去,用腮过滤掉水,然后将微生物吃下去。二、钓位选择一般鲢鳙很少靠岸,都在水库**的位置活动,所以钓友们钓鲢鳙的话都要选择钓远,钓点也要选择在水库的**,要是水库的鲢鳙密集,近岸也会钓到,不过基本都是小鱼。我建议钓友要将钓位选择在风浪小的地方,要是风浪过大,窝子也不好打,饵料也都容易被冲散。要是整个水库都有风浪的话,建议钓友将钓位选择在下风口,这个位置氧气充足,鱼密度相对较高。三、钓法选择钓鲢鳙都建议是钓浮的,但是在冬季这样的低温情况下可以选择钓底或者离底。在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鲢鳙的习性会发生变化。人工饲养的建议钓浮;像是人多的黑坑钓场里或者是一些没人打理的野场建议钓底;水域水质清澈一般钓底反之钓浮;天气炎热的时候要钓浮反之钓底;风浪小的时候要钓浮反之钓底;大鱼要选择钓底小鱼择钓浮。四、饵料搭配钓鲢鳙通常选择味型偏酸臭的饵料,小药使用草莓或者菠萝香精,一般情况下鲢鳙会在雾化的时候吃食,所以鲢鳙饵料一定要雾化好。我们要根据上鱼情况以及鱼层高度来确定饵料的雾化时间,正常情况下,饵料入水开始雾化的时间在15-30秒之后完全雾化掉。要是鱼摄食欲望不强的情况下要减慢雾化时间,在饵料可加粘粉。要是吃食强烈要加快雾化,需要加一些轻麸和雪花粉的量。六、鱼竿选择鲢鳙的鱼体偏大,上钩之后会用力反抗,所以建议选择腰力大的钓竿。大多数钓友一般都会选择二八调性的。另外的话一般钓鲢鳙的水域建议选择在水深在2米以上的水域,使用6.4米的钓竿作钓。要是钓位在岸边水位偏浅的地方,要选择更长的竿。七、浮漂选择我一般建议浮钓鲢鳙要用大漂,因为浮力大可以将饵料浮在半水中。选择短脚长身长尾漂,漂尾增加了漂下沉的时间,可利于抓截口。钓鲢鳙要带饵调漂,首先要搓饵上钩抛饵入窝,然后观察浮漂,不断的调整铅皮以及钓目,另外钓友一定注意调漂时所挂的饵团不能差太多。八、线组搭配由于鲢鳙的鱼体偏大,拉力比较强劲,所以在选择线组的时候一定要尤为注意。我建议在钓5斤左右个体的鱼,可以使用1.5+1.0号线组,钓10斤左右的可以选择2.0+1.5号线组。并且为了方便遛鱼和抓截口的情况,要适当的增加子线长度。九、上钩漂相在作钓的时候会有所谓的“呼吸口”情况。主要表现在浮漂缓缓抖动一两目,通常都是鱼在鱼饵附近吃食,会带动钩饵附近的水体波动出现假信号。要是有这样的情况不建议提竿,只有在浮漂猛**顿两三目的时候,就要立刻扬竿。要是没有出现“呼吸口”的情况但是还有一定的下顿一般都是小鱼闹窝子,可以忽略。十、注意事项(一)作钓中常出现小送漂,可以确定鱼在钩饵下面,这时候就要往上移漂或者钓深一点;老是有小顿漂的情况下,没有办法正常的扬竿刺鱼易锚到鱼,这时就要钓浅一些或者下拉漂。(二)作钓遛鱼时要用好竿子,腰力也好。钓友可以根据经验和鱼竿弯曲弧度判断鱼的大小。鱼体较大,千万不要急于拉出水,要不断调整鱼竿角度保持圆弧状态,通过钓竿腰力来和大鱼搏斗。(三)野钓抄鱼时要注意,事先将抄网在水里埋好,这样做不会惊鱼,以免发生惊鱼的情况。因为此时的钓竿和线的角度很小,鱼发力会折竿。(四)钓友们要是中鱼的时候没有人帮助抄鱼,可以适当的晃竿,确定鱼不是在假装投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地方小怎么钓鲢鳙?

要钓鲢鳙,大家要注意抛饵的时候摆动幅度不宜过大,饵团不宜过湿,最好是使用重一些的铅坠,因为鲢鳙的饵料大多比较松散;还要注意钓鲢鳙的时候,不要在水浅风大的地方抛饵,浮标遇风会有阻力。鲢鳙是一种中上层鱼,大多数时间都在水层的浅水区,在中上层水域中游动和觅食,鲢鱼最喜爱的水温是23℃-32℃,一般在夏季的时候最活跃,摄食量也最大,尤其是在夏季早上和下午的时候吃口最猛,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出去垂钓效果最好。钓鲢鳙的时候还要选择合适的鱼竿,最好是选择长一些的鱼竿,长竿在使用的时候比较有韧性,可以使用细一些的鱼线,最好是有韧性的,距离长,范围大,留的余地就比较大。钓鲢鳙的时候要学会观察鱼讯,鱼漂在上下半目到一目之间晃动的时候可以先不提竿,有下顿的时候再提竿比较合适,一般鱼吃口下坠的幅度大约有3、4目顿感是比较强的,吃口的速度也比较快。钓鲢鳙的饵料大家可以自己制作。备玉米面30%,红薯粉30%,豆渣20%,蜂蜜5%,麸皮15%,将粮食煮熟之后加入辅助饵料搅拌均匀,放在密封的桶里面暴晒十天左右,使用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臭鸡蛋、臭鸭蛋增味。

钓鲢鳙最佳时间和水深调节?

钓鲢鳙一般选大晴天,中午过后的2~4时是最佳时段了,找富氧和清静的位置较易上钩。选择水库和池塘的凸出或中间位置、库塘的进水口比较好。钓鲢鳙时水面比较大,一般要选择水深在2米或2米以上的水域,所以要求钓远一点,建议选择5.4米或6.3米的竿子。另外,钓鲢鳙抛竿频率会比较高,最好用轻一点的竿子,否则对钓鱼人体力消耗太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