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现在这天气怎么野钓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大晴天怎么钓鱼?(大晴天怎么钓鱼最好)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所谓的“大晴天”是一个多含义的概念,冬春季,因天气长期偏冷,天晴时气温升高,鱼情转好,是适合钓鱼的“正能量”;夏秋高温季,若是大晴天的天气,气温高,鱼活动、觅食减少,难钓在所难免。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大晴天好钓与难钓是相对而言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握时机,利用天气转化过程中的特点钓出大晴天的情趣。在此,从技术角度予以讲解。一、夏秋大晴天钓鱼的技术要领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的大晴天并不是钓鱼的好时候,甚至是劣势。若出钓时遇到这样的天气,也无须“怨天尤人”,可通过调整战术,从劣势中寻找有利于垂钓时机,也会有所收获。一是注重钓“两头”。三四十度的高温和低气压是夏秋季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水中溶氧不足,鱼懒于游动,咬钩的积极性差。大晴天时水波不兴,气压更低。在这种天气下该如何钓鱼呢?笔者认为该钓“两头”,即钓晨昏。早晨(早上6时~9时)的天气最适合鱼活动,首先,经过夜间降温,水温适宜鱼活动,鱼会乘机四处活动找食。晨昏时(傍晚6时~8时),水温降低,形成好的鱼情。二是不放弃“中间”。“中间”指正午前后的十一时至三时前,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神仙难钓午时鱼”指的就是这一时段。如何打破这一常规,钓到“午时鱼”呢?笔者的钓法是:首先,主攻大鱼。大鱼对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大热天也会乘机活动觅食,此时用海竿装糟饵团,投到大水面的深水区,是有机会遇到大鱼咬钩的。用手竿钓近时,选择三四米深的钓点,事前投下较重的窝饵,再用湖虾、青玉米、薯块一类硬性的天然饵挂钩,遇到大鱼咬钩的可能性大。主攻大鱼是被迫之招,在被动之中寻找主动是大热天垂钓的有效战术。三是灵活施钓。大晴天,水温升高,水中氧气不足,迫使鱼儿离底上浮,特别是鲫一类的中小型鱼和草鱼最易上浮,若用常规办法底钩,鱼咬钩的概率很小,调整为浮钓,在各个水层不断探钓,寻找鱼讯,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在荤食类无鳞鱼多的水域,此时鱼异常活跃,用鲜腥的荤饵挂钩,坚持钓底,必会“曝冷门”。二、冬及早春大晴天钓鱼的技术要领可以肯定地说,在气温偏低的冬春季,大晴天的水温升高明显,鱼活动、觅食积极,使垂钓出现良好的转机。一是把握好升温的最佳时机。一般情况下,冬及早春的好天气,水温可升高4℃~8℃(如果连续睛天的话,水温会更高,更有利于垂钓),此时出钓,或深或浅的水域都有鱼咬钩。如何把握这一时机呢?首先要注意,如经过连续数天的阴冷天气后,一两米深的水温会很低,当天气开始变睛,第一天的晴天不宜出钓,因为,第一天的水温还达不到鱼活动的要求,只有经第二天至第三天阳光照射,较深层的水温才会有较大的提升,适合鱼儿活动。二是要对鱼的趋温特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旦水温升高,鱼会向升温快的浅水区游来,只要不降温,鱼会长时间集中在浅水区活动,温度越高鱼活动索饵的能力越强,为获鱼奠定了好的基础。用一句话总结出钓的最佳时机:宜在大晴天的第二天开始出钓,宜钓浅,晚收竿。
天气对鱼类的游动,吃食有直接的影响,也是钓鱼获得多少的关键。一般钓鱼要选择晴天最好,晴天气压正常,鱼的食欲也正常,一般多在水边游动找吃的。
“一招仙”让你成为秋冬钓鲫鱼的高手 从9月份开始,气温会逐步下降到20度左右,气压也会逐步稳定在1000百帕以上,鲫鱼会逐步进入觅食高峰期,为秋季产卵和过冬做准备,故此,逐步进入钓鲫鱼的黄金季节。华北地区能够持续到12月底,西北部、东北、内蒙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天气冷的快,也就持续到10月底,南方地区持续时间较长。 以华北地区为例,秋冬季钓鲫鱼的方法很多,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同时也众口难调。对比较有经验的钓友来说,会根据天气、河流和鱼情的变化,选择最佳搭配。但是,对更广大钓友来说,不会对复杂的条件进行研究,也不想精细地搭配和调整,就想找一个通用的办法,俗称“一招仙”,具体如下: 钓竿选择:秋冬季一般比夏季钓的深钓的远,对钓竿的要求也比较长,3.6米和4.5米的效果基本上不会好,建议起步5.4米,多用6.3米,择机7.2米。以5.4米为例: 钓位选择:**决定鱼获。最好找湾子、桦尖或有障碍物的地方,关键要体现差异性。钓位选完后,花十分钟时间测试水深,尽量选择相对较深的位置或者坎位。很多钓友忽略这一点,上来就打窝,然后就开干。如果水底平坦无妨,要是水底高低不平,深深浅浅,又恰好钓点为高台阶,估计都钓不到鱼。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窝子50厘米的范围内,有一个地方突然深了一目,然而,就这一目深的地方有口,其它地方基本上没口,这就是“深度”的魔力。 钓组搭配:尽量选择37钓或者28偏37钓的鱼竿,不一定选择纯粹的鲫鱼竿,可以选择一个小综合,能够应付复杂的鱼情。主线1.0、子线0.6、海夕5号、浮漂2.0g-2.5g。小钩细线软杆,增加入口性,增强浮漂信号,遇到斤鲫能够很好地护线不切线,遇到3斤以内的鲤鱼也能通过溜鱼手法搞上来,还能增加钓鱼的手感和控鱼溜鱼的乐趣。很多专家说:“钓鲫鱼用1.5g左右的小浮漂为宜”,尽量用小。这些专家大部分钓黑坑或者室内的,水深也就1米多,对野钓起到很大的误导作用。还有的专家说:“浮漂小,漂相比较明显。”理论上是对的,但没有说调目和钓目,其实浮漂稍微大一些压根不影响漂相。然而,浮漂小的缺点非常明显:一方面,饵料下沉速度慢;另一方面,遇到大风影响抛竿准度。建议带钩半水调漂,调三钓二或者调三钓三,以前者为宜。海夕的硬度介于袖钩和伊豆之间,不软不硬恰到好处,能够兼顾稍大个体鱼,钩型也适合钓鲫鱼,特别是死口。 窝料选择:钓鲫鱼最好的窝料是酒米,单用酒米不仅发窝慢,而且留鱼时间有限。根据个人经验,2份饵料+0.3-0.5比例的水+1份酒米+1份五谷杂粮+1份红虫蚯蚓颗粒,直接团成团打窝。在窝料下落的过程中,粉饵会快速雾化,进而形成立体雾化带,达到快速诱鱼的效果,酒米能够满足小鱼的胃口,麦粒、玉米能够留鱼,也能够吸引大个体鲫鱼,甚至鲤鱼。打一次窝料能够钓半天,如果钓一天,补点酒米就行。 饵料选择:尽量用大腥饵料,一般情况下在商品饵的基础上加一份南极虾粉。如果温度降到15度左右,红虫为宜,蚯蚓当然也没问题。一定要询问当地钓友,了解鱼的偏口性。 节奏控制:前15分钟,每分钟保持3杆的节奏,漂一翻身就抽;后15分钟,每分钟保持1.5杆的节奏,漂到位后8秒之内无论是否有口都提杆;再15分钟,每分钟保持1杆的节奏,等口观漂相。最后15分钟,根据鱼情加快或放慢节奏,重点调整吃口与漂相的关系,找准第一口,提高命中率(往往第一口的命中率最高,当调整到最佳后,命中率一般都在80%以上)。当窝子里小鲫鱼多的时候,把鱼竿抛在窝子前方30-50厘米的地方,大大增加钓大鲫鱼的概率。 特别提示1:很多人用蚯蚓或者红虫钓鱼喜欢调平水钓一目,这种钓法对水深、水流、线组、钩重和浮漂搭配关系要求极其严苛,99.9%以上的钓鱼人掌控不了这个搭配关系。很多钓鱼人发现用这种钓法常见三种中鱼漂相:一是顶漂(最常见);二是托漂(大个体鱼);三是没有票相也中鱼(也常见)。主要是这种钓法过顿,甚至八字环轻触底。 特别提示2:很多钓友打完窝后,就用蚯蚓或者红虫死等,这个方法可行,但是,属于被动钓鱼,缺乏主动进攻意识。建议先用粉儿抽频率控节奏,吃口多了后,再改用红虫或者蚯蚓,往往鱼获会翻倍。
不需要自己设置。墨迹天气里专门有钓鱼指数,今天的钓鱼指数是较适宜,也可以去钓,但是成功率不大,如果显示适宜的话,肯定好钓。
答:依据分别是高湿天气、雷暴天气、大风大雨天气、气温骤降天气等。笫一,我们都知道,在气压990一1005帕、温度在15一30度时最适合钓鱼,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则不适宜钓鱼。笫二,不用多说,为了安全起见,雷暴天气肯定不能钓鱼丶笫三,大风大雨既不安全,也难以操作,也不适宜钓鱼。第四,气温骤降,鱼儿不适应,不开口吃钓,也不适宜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