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野钓如何确定调几钓几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分别调几钓几最灵敏,一般在水库,湖里。能说详细点吗?(水库钓大鱼怎样调几目)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钓的话,有个宗旨,可能的话都是钓2,3目,因为钓2,3目看的最清楚。有一点要提醒下,冬天调低目的时候有时候不用调高钓低,这样的话,可能会让鱼觉得线档口,因为鱼不开口,线蹦的太直了。可以调整2钓2,调3钓3类似这样。看鱼情调整。
野钓时,总规律是调钓不宜过灵。一般来说,野钓的资源往往不会太好,狂口儿的情况不多。因此,调钓的应该稍微钝些,从而减少空竿的比例,力争给一口儿就钓一条,以增加鱼获。一般来说,调几目就钓几目较多用。当然了,所谓"钓无定法"。到底调几钓几,必须根据每次垂钓时段具体情况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钓鱼调漂,这是从台钓兴起来的,过去的钓鱼人也调漂,但是并不是太过讲究,因为那时候都是用的咬铅。自从台钓流入内地以后,才开始有人注意到调漂的重要性了。那么,调漂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通过调漂,使浮漂对铅坠和钩饵有一个拉力,控制铅坠的位置和钩饵的状态,这些都是人在岸边看不到的,只有借助浮漂,把这些信息传送给钓鱼人。
台钓浮标,是标尾长。一格称为一目。一般台钓浮标有11目,13目,15目的都有。一般台钓调标,都是调4目,钓2目。调几目指不带饵半水显示的目数钓几目指带饵钓底或钓浮显示的目数以钓底为例:调10目,带饵半水以3目为例,钓底显示4目至9目都可以,目数越多则越不灵敏。
调几钓几是什么意思呢?调几,就是调目是多少目,钓几,就是钓目是多少目,比如我们说调四钓二,调目4目,钓目2目,调一钓二,调目是一目,钓目是二目,那么我们想要搞明白调几钓几,就先要搞明白两个基础问题,什么是调目,什么是钓目;立式浮漂的组成,有三部分,漂尾(漂目)、漂脚、漂肚,漂肚和漂脚没什么好说的,漂尾会用均匀而不同颜色的油漆分割开,漂尾短一些,有2~4目,漂尾长一些,12~16目也不在少数;调立漂,严格来说,一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找底测水深;第二步,做调漂,第三步,称饵做钓目,第四步,验证找底,结束调漂;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我们要区分调目和钓目,而不是一次性到位呢?原因就在于,立漂调钓,是基于铅坠悬底的一种调钓思路;哪怕我们需要铅坠沉底来调漂,但是也要基于铅坠先悬浮水底这个大前提;为什么呢?因为这一步,说白了,就是确定铅坠离底的具体距离,或者说,钩饵离铅坠的距离是多少,然后再对应子线的长度,结合我们调漂的思路,子线到底是弯曲,还是绷直,钩饵是躺底、是触底、亦或者是离底;至于钓目是多少,就其重要性而言,反而没有那么大;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以及子线的弯曲程度决定了调目的目数钩饵在水底,只有三个状态,触底、躺底、离底,子线在水底有两个状态,弯曲、紧绷,我们做调目的时候,就要提前计划好,钩饵在水底,需要是个什么状态,子线到底要弯曲还是紧绷,确定好这两个状态,调目的目数就出来了;
底钩躺底、子线弯曲:调目低于钓目,铅坠离底间隙小,如调平水、调1~3目都是可以的;底钩触底、子线紧绷:调目高于钓目,称饵之后,利用饵重压下漂尾目数,下钩必然是触底;基于以上两个参照,调目做出来的时候,钩饵在水底的状态,铅坠离底的位置,子线的弯曲程度就出来了;影响钓目目数的主要因素,其实只取决于钓鱼人的视力很多钓友,认为钓目的多少,有很多因素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调钓结果,其实调目一旦确定,钓目是多少,其实只取决于钓鱼人的视力如何;再具体一点,就是钓目人能看清几目,那么钓目就做几目;钓目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确定好调目之后,利用称饵这个步骤,双钩带饵压漂之后,剩余的目数,就是钓目;如调目是8目,称饵之后是2目,剩下的两目就是钓目;第二种,基于钩饵触底,漂座到钩饵之间是相对紧绷,浮漂的浮力略大于铅坠、钩饵,那么只要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大于调目,就是钩饵触底,如调平水调2目,调2目钓4目,都是基于这种原理;但为什么说钓目取多少,是取决于钓鱼人的视力呢?原因很简单,比如调四钓二,剩2目露出水面,如果钓鱼人能看清,饵团捏大一些,剩1目露出水面也可以;看不清,上推浮漂,让水面以上的漂尾露出4目,变成调四钓四,钓目虽然增加了,但是钩饵在水底的情况并么有变化;最后,以上的说法,对老鸟来说,可能并不全面,因为饵重在不同的鱼情,需要有不同的调钓思路,毕竟饵团的大小不同,也会影响到鱼吞食钩饵,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搞明白调目和钓目的关系,以及影响到调目、钓目的主要因素,甭管是半水调漂,还是无钩调漂,还是其他什么方式,调漂,都不应该是一件复杂的事
区别一:调目越高越灵,因为越高剪铅越多,所以调3比调2灵。区别二:钓目越高越钝,钓目越高,水线越长,勾饵躺底可能越大,钓3此钓2钝。综合起来调3钓4比调2钓3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