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野钓鲈鱼怎么驯化视频教学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鲈鱼东北怎样养殖?(鲈鱼东北怎样养殖最好)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鲈鱼东北怎样养殖?

1、池塘的选择大口黑鲈鱼养殖池一般不宜过大,以2~5亩为好,水深1.5~2.0米。池塘排注水要方便,水源要充足且无污染,水质以中性或弱碱性为佳。另外池塘还应具备一定的电力和交通条件,以利于增氧和运输。2、池塘清整池塘清整按一般养殖鲤、鲫的要求即可,但如池底腐殖质过多应先清除,以免导致水质过肥和鱼病的发生。3、苗种的选择由于大口黑鲈鱼喜食鲜活饵料,而鲜活饵料在养殖中又难以保证长期供应,且易引起鱼病,因此在选择苗种时,一定要选择经过人工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苗种,尤其是广大内陆地区低价鲜活饵料几乎没有,因此选择经过驯化的大口黑鲈鱼苗就显得更为关键。苗种的规格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3~5厘米的小苗;另一种为100~200克的大规格鱼种。苗种的规格要尽量一致,以免养殖过程中大小相残,鱼苗的体色要正常,无伤无病,活力要强。4、苗种放养清整好的池塘先加水80~100厘米,经7~10天培水,肥度达到放养夏花标准即可。放苗时水温应稳定在15℃以上,天气要晴好无风,北方地区一般应在5月中上旬,南方可适当提前。放养密度为小苗2000~5000尾/亩,大规格鱼种1500~2500尾/亩。池塘条件较好的(如流水池,半流水池)、饵料供应充足的可适当加大密度。5、饲养管理大口黑鲈鱼喜清水,因此养殖中应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并套养少量的花、白鲢和鲫鱼,以防止水质过肥。池塘中还应配备增氧机,以增加水体溶解氧,促进水体交换。由于鲈鱼有以大食小的习性,养殖期间一定要保证饲料供应,及时提供大小适口、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防止鲈鱼因饵料不足而自相残食。另外,还要坚持早、中、晚巡塘,平时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池塘水质应定期化验,防止水质变坏。6、投饵大口黑鲈鱼全价配合饲料给饵量在前期一般为鱼体重量的4%~8%,每日投喂3~4次。随着鱼体生长,日投喂次数可减为1~2次,给饵量为鱼体重量的8%~15%,并根据天气,水质,密度等情况适量增减。7、防病治病研究表明,能够诱发鲈鱼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鱼体病理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各种有效药物也不断问世,但鲈鱼一但发病完全靠药物治疗是难以奏效的。在鲈鱼的养殖中应始终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选用最新型的溴制消毒剂-富溴作为预防药物,放养前每亩用富溴消毒剂2公斤带水彻底清塘,3天后放苗;在养殖期间始终坚持每15天用富溴消毒剂0.1ppM预防疾病。8、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大口黑鲈鱼对饲料蛋白要求较高,传统养殖中主要以天然饵料(如小杂鱼,小虾等)为主,但由于受鲜活饵料来源、新鲜度和价格等方面的限制,传统养殖模式已无法适应鲈鱼养殖的进一步发展,而全价配合饲料正以其营养全面、污染小、操作方便等特点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由于鲈鱼人工驯化难度较大,因此养殖户购入的鱼苗是否能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就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和收益。

海鲈鱼养殖技术要点?

一、池塘改造1、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新鲜无污染的地方建池。2、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3、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4、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饲养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5、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倾注消毒。6、放苗前要上肥培育池水的根底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二、苗种培育从海区捕捉的鲈苗(体长1.5~2厘米),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二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以后逐渐用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驯化至可投喂鱼糜、浮性颗粒饲料为止。日投饵量为在池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用土霉毒3克、维生素C1克,拌入饲料每天投喂一次,连喂3次。经过20多天,鱼苗长至4~6厘米时分入大池饲养。三、饲养办理1、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2、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 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3、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4、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 次,每次连服3 天。5、同时定时用 0.4ppm 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倾注消毒。6、每天做好巡塘办理,在夜间或气候炽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新鲜。四、疾病防治鲈鱼在人工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容易发病,必须加强病害预防,定时对饲养池塘、食台进行药物消毒,发现疾病及早治疗。要点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

鲈鱼养殖周期?

3个月。一般来说加州鲈鱼从入箱到成鱼养殖需要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进食驯化时间以及4-5次的分箱筛选,每次分箱筛选需要经过5-7天才可进行第二次,当成鱼养育到达0.5-1公斤即达到了上市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算出加州鲈鱼养殖周期大概是在在3个月左右。

加州鲈鱼养殖技术?

加州鲈鱼,顾名思义,不是我国的土著鱼类,其实美国加州的土著鱼类,我国在上个世纪后期引进过来的,因为其肉质鲜美,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养殖规模很大,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养殖加州鲈鱼。

方法/步骤

在自然界中,加州鲈鱼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清澈的水底,不过经过人工驯化之后,这种鱼也能适应比较浑浊的水环境了。

加州鲈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很凶猛,在自然界的水域中,成鱼加州鲈鱼喜欢捕食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人工饲养条件下,喜欢食用特制的饲料。

加州鲈鱼生长比较快,有资料显示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一年加州鲈鱼就能够达到一斤左右,这种生长速度,可以减少养殖户的养鱼年限,使资金回笼快,也能够能满足市场对这种鱼的需求。

加州鲈鱼的肉质鲜嫩,出肉率很高,在我国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加州鲈鱼的养殖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以及更大的消费市场。

加州鲈鱼在烹饪的方法上,一般清蒸比较常见,因为清蒸出来的加州鲈鱼更加原汁**,其鲜嫩程度不减反增,因此这种做法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加州鲈鱼在养殖上一般很少出现鱼病,不过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也可能出现一定的鱼病,比如说烂鳃病等。

加州鲈养殖的方法有哪些?

您好 ,因为之前有兄弟也想养殖鲈鱼,所以当时做了一些了解,简单说一下吧1、池塘养殖 池塘是最大众和最常见的淡水鱼养殖模式,一般在冬季时放入鱼苗饲养,放养前先要用石灰粉清塘消毒处理,消毒后再放水。放养时要对鱼体进行消毒灭菌,防止病菌感染,降低成活率,一般用低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泡10分钟。鱼苗的选择时,要选择精神良好、活动力强的,鱼苗的大小规格差最好不要超过3cm,否则在后面养殖时的饲养管理不方便,而且投喂时饲料量不好掌握,投喂量少,出现抢食现象,导致部分鱼生长不良,投喂多,浪费饲料。养殖时需注意的是水质管理以及及时的清理残饵,以免残饵引发疾病和污染水质。2、混养模式混养模式是指在养殖池塘在不改变原养鱼种的情况下,在其中放养一定数量的加州鲈鱼,这样的好处是清理池塘中的野杂鱼虾以及水生昆虫类的生物,减少它们对原养鱼种的影响,还可以促进鲈鱼开始生长,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一般和常见的草鱼、鳊鱼、罗非鱼等常见的家养鱼一起混养,实现两者间互惠互利,要注意的是混养池的水质要以清瘦为好,大量的施肥投喂的池塘不适宜混养加州鲈鱼。3、网围养殖围网养殖实用与池塘和河流区域,在池塘和河流中打入竹桩,再用网布围成围成长方形或圆形的水域进行养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管理和收获方便,在收获季节时能在短时间内将鲈鱼捕捞,不会有落网之鱼。在放养时要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另外还可适当的培育一些活饵,供加州鲈鱼进行自由捕食。在养殖时要勤加检查网衣,防止鲈鱼逃离,一旦发现网衣有破损处,要及时修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注意还要注意水位的消长情况,做到水位深浅适度。以上是我了解的几种养殖办法,希望能帮到你。

大棚工厂化高密度鲈鱼苗养殖技术?

一、材料与方法 1. 养殖设施 河鲈高密度工厂化养成试验在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养殖车间内进行,选取养殖池4个,每个养殖池面积为48米2,池深1.5米,池塘底部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污清池。车间内安静,保温性能良好,水源为**深井水,水质透明清澈、无污染,呈弱碱性,水温常年保持在19℃左右,每个池塘配备微孔增氧设备和独立的进、排水管道。**水通过曝气池后由于地势差自动进入试验池塘,通过提降闸板可控制水体流量和池塘深度;池塘另一端设置上下两个排水口,分别排放漂浮污物和沉积污物。养殖期间池塘水体交换量达到每小时3~4次。 2. 试验鱼种 试验用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大规格苗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平均规格35克/尾。 3. 药物清塘 2020年6月10日,各试验池用含氯30%的漂白粉20毫克/升彻底杀菌消毒,4天后冲洗干净并加注新水。 4. 鱼种放养 2020年6月15日,进行河鲈鱼种放养,鱼种入池前用4%食盐溶液浸洗消毒10分钟。鱼种入池后,每池用50克三宝高稳维生素C全池泼洒,以提高河鲈的抗应激能力。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5. 饲养管理 放养后第三天开始投喂冰鲜鱼,冰鲜鱼规格控制在河鲈体长的1/3左右,用塑料瓶等敲击池壁发出声音进行驯食。原则是每次投喂面积要大、投喂量要少、投喂时间要长,日投饵量不超过鱼体重的5%,每天投喂两次,每次用时应不少于2小时,驯化持续7~15天。驯化结束进入正常投喂阶段,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6时,投喂时要有耐心,开始时少投,当抛出的饵料鱼吃完、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等池中鱼下沉不再抢食时停止投喂。河鲈宜暴食,饵料鱼投喂并不是越多越好,每次投喂量为河鲈体重的2%~8%,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投喂量根据鱼的大小、摄食情况、活动状况等灵活掌握。 6. 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是河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一项关键技术。养成期间每天检测水质,通过调节水的交换量来控制水质。根据水温、天气、鱼的摄食情况适时调整进水量,尤其河鲈饱食后注意加大进水量。随着河鲈的生长,试验塘的水位从80厘米逐渐增至1.2米,同时水体交换量由2次/小时增加到4次/小时。整个养成过程中池水溶氧量要始终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使河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养成池的水化学指标检测情况见表2。 7. 日常管理 养殖试验期间,每7~10天清理残饵、粪便等污物1次,注意对池壁和池底进行刷洗,使池内污物彻底排出。每天坚持巡塘,观察水位、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等。投饵后观察鱼种的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每个月随机抽取30尾鱼测量体长、体重,以便及时了解其生长情况,并对饵料鱼规格和投喂量进行调整。河鲈鱼种体长、体重测量情况见表3。 8. 鱼病防治 在河鲈工厂化养殖试验期间始终贯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鱼病防治方针,放养前对池塘严格消毒,河鲈入池后全池泼洒三宝高稳维生素C以提高河鲈的抗应激能力,养殖过程中每10~15天交替使用0.3毫克/升二**氯和0.3毫克/升溴氯海全池泼洒消毒1次;每月投喂一疗程的大蒜素药饵,用量为2克/千克饲料,每次连续5天。由于预防得力,试验期间未发生河鲈大量死亡的情况。

鲈鱼苗性成熟能长大吗?

能。刚放养的加州鲈鱼苗因环境改变,不会立即摄食,所以鱼苗下塘后停食1天,第二天开始用鱼浆少量投喂。按池塘面积设置1~2个饵料台,每次投喂前用塑料瓶敲击池边发出声音,吸引鱼苗前来摄食,让其形成条件反射,经过几天驯化,当鱼苗全部在饵料台抢食鱼浆时,即可在鱼浆内添加饲料粉料,并逐天增加添加量,一般第七天左右粉料可添加至饵料投喂量的60%~70%,这时改粉料为适口膨化饲料,同样逐步增加添加量,再经7~10天即可全部改为适口膨化饲料。膨化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

圆桶养殖鲈鱼需要注意的事项?

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方可投入圆桶内(盐度1‰)。圆桶放养密度控制在每桶10~20尾,要经常对圆桶冲水增氧。下桶第2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