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野钓浮漂漂身怎么选漂好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钓鲢鳙浮漂漂脚和漂身怎么选择?(钓鲢鳙鱼漂怎么选)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1.选漂夏季钓鲢鳙几乎都是钓浮,只要钓浮,对浮漂的吃铅量就有一定的要求;手竿钓鲢鳙中,用饵通常较大,虽然鲢鳙饵料的比重轻,毕竟饵团大,这样饵团的重量还是不小的,这样对浮漂的吃铅和票尾的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2.调漂钓浮的调漂方法其实很少,毕竟只要浮漂选择得当,能够让挂饵后漂尾还露出水面,基本就可用。钓浮的调漂方法就是带饵和空钩两种,空钩调漂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先调个高目,比如接近已经接近漂身,然后挂饵看是否还有目数。
一般来说,浮漂的构造可以分为漂脚、漂身、漂尾三个部分,一点细节的不同就会对整个浮漂的作用产生影响。1、漂脚漂脚一般钓友关注的不是很多,关键是他能影响的范围有限,主要是翻身速度。漂脚现在市面上主要是竹脚、碳脚,有些特殊浮漂是钢脚,碳脚漂一般做的比较细,这样相对来说灵敏度会高一点。而竹脚漂由于材质的原因,一般会做稍微粗一点,灵敏度会降低一点。钢脚漂是比较新的材料,但是可塑型很好,可以通过不同的制作方式兼容碳脚和竹脚的优势。其实漂脚可以影响浮漂的灵敏度,但是个人观点影响有限,影响他灵敏度的因数仅仅是粗细问题,而漂脚最大的影响是翻身速度和稳定性,总体来说,就是漂脚越长,翻身速度越慢,反之越快。其次就是漂脚比重越大,翻身越快,反之越慢。稳定性方面,漂脚越长,漂座一般离水面就越长,所以稳定性就越好,反之稳定性就较差。
一、漂身漂身是一支浮漂的浮力来源,浮漂的吃铅量基本就是靠漂身来决定的。所以选择浮漂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注意吃铅量,钓大鱼用大漂,钓小鱼用小漂,钓深或者钓远,也需要使用吃铅量较大的浮漂。所以一支3、4克吃铅的钓深钓远钓大鱼,一支1.5克以下的小漂钓小鱼,甚至是冬季使用都是可以的。漂身的造型有较大的差异,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在垂钓时会有不同的体验,但是对多数钓友来说都感知不到,好像并没有多大区别。从漂身的角度来说,对于休闲野钓来说最为指的注意的就是浮漂的翻身速度,通常来说短粗的浮漂翻身速度更快,细长的浮漂翻身速度更慢。夏秋季节钓大鱼为主,小鱼比较多,浮漂就需要注意翻身速度。冬季一般是用细长身浮漂,不追求翻身速度,追求的是浮漂的上下行阻力更小。所以短粗的漂身上下行比较慢,凡是翻身快,更适合用来钓浮、钓行程、钓翻身,等几种比较特殊的钓法。二、漂脚漂脚有粗细长短之分,对于浮漂来说主要影响几个比较重要的地方。第一就是这支浮漂的重心问题,漂脚长或者粗,那漂脚就会比较重,这支浮漂的重心就低,翻身就会比较快。第二,漂脚的粗细不同,上下行的阻力不同,但是这一点从感知上来说并不明显。第三,漂脚比较长的浮漂一般稳定性会比较好,如果轻微的走水或者不太大的风,长脚浮漂基本都能胜任。在民间有增加漂脚重量的一个小绝招,就是在漂脚上裹上一丝铅皮,这样可以增加浮漂的翻身速度。三、漂尾漂尾被称为浮漂的灵敏度来源,有长短粗细之分,也有软硬之分。其中软尾浮漂比较少用,因为几乎只能用来钓鲫鱼,而且软尾浮漂相对比较钝,只有在鱼口杂的时候有不错表现,至少对于野钓来说几乎用不上,所以基本可以排除使用软尾浮漂。硬尾浮漂的漂尾可以制作得更长,漂尾较长稳定性也会比较好,并且到位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也经常用来钓行程等特殊钓法使用。漂尾的粗细才是真正影响浮漂灵敏度的一个因素,因为细尾产生的浮力更小,相同的饵料作用在细尾上会被压下更多的目数,所以相同的进食力度,细尾浮漂会有更夸张的漂相,所以冬季鱼口轻的时候最好使用细尾浮漂,这样便于查看轻微的漂相。
在确定选择适合的吃铅量的浮漂后,我们就要考虑选择什么形状的浮漂了,这也是大部分钓友比较困惑的地方,这里的形状是指的漂体部分,其实早些时候,台钓的浮漂都是以枣核形为主,后期为了钓的更加精确,适合不同鱼情才出现很多不同形状的浮漂,不同的形状在水里的受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呈现出的漂像也是不同的,我按照漂形将浮漂分为一下几类:短枣核、枣核、中枣核、长枣核、中长身、细长身。这些不同的浮漂都有什么特点呢?先把漂长这一因素排除在外,我们来说说不同漂形的特点。1、短枣核:漂身短粗,漂的横切面积比较大,该漂在水中下降受到的阻力大,下降的速度比较慢。由于其表面积小,守到水水平的力就小,故其在水里相对比较稳定。由于其上下动受到的阻力大,所以一些小的信号都会过滤掉,鱼吃口的信号相对细长身要小。适用鱼情:钓行程、钓浮、截口。一般用于钓翘嘴、鳊鱼、鲢鳙、鱼起浮的情况。2、枣核、中枣核:漂身相对短枣核要细一些,在水里下降受到的阻力相对短枣核要小,下降的速度要快一些。适用鱼情:钓底截。一般用于钓底截鲫鱼。3、长枣核:该类浮漂是兼顾了枣核和长身两者的特点,是属于比较综合类的漂形,但是也是牺牲两者的优势得来的。适合鱼情:钓底截、钓底。一般钓底层草鱼、鲤鱼、青鱼等。4、中长身、细长身:该类浮漂在水中下降受力最小,浮漂下降最快,同时漂的信号也会比较大。适合鱼情:钓底、滑口鱼、轻口鱼。一般钓冬天轻口鱼、竞技滑口鱼等。
细漂身浮漂比粗漂身浮漂出口好。细漂身浮漂无论是下顿和上浮,收到的水阻都比粗漂身浮漂小,微弱的下拉信号都能反映出来。粗漂身浮漂因为水阻大,微弱的下拉信号很难反映出来,但其上浮时同样受到水阻,上浮也比细身浮漂慢,看口更清晰,能过滤杂信号。建议:冬季鱼口弱用细身漂,鱼口好用粗身漂。
用一支1号的,吃铅在1.0克~1.5克左右的,流线型长漂身的底钓鲫鱼漂比较好。虽然浮漂调得比较顿,钓得也比较顿,为了顿中找灵,选择一支灵敏度佳吃铅小的浮漂很关键。底钓黄尾鲴,浮漂一般需要调得很,通常用的是带双钩调平水钓两三目。黄尾的鱼口不是那么的好观察,所以选择一支灵敏度好的浮漂能放大黄尾鱼的吃口信号
浮漂和线组的搭配原则:粗线细线均可搭配大漂,粗线坚决不能用小漂。由于三四号以上的线组略硬,小漂的浮力小,没有足够的上牵力将水线绷直,导致信号损失,空竿、跑鱼概率高。例如,3+2线组就用吃铅量2.5克以上的浮漂为宜;2+1.5的线组,浮漂吃铅量至少要在2克以上的。漂身形状选择也不必过于严格,吃口轻的情况就选漂身稍细一点的,这种浮漂反应的信号相对于灵敏一些,对于轻口鱼的小动作,能适当放大;钓离底或钓行程就用漂身粗短一些的,相比较来说,这种浮漂翻身滞留时间略长,下沉速度也稍慢,这样鱼在半水就很轻易的接到钩饵。
上一篇:野河明明有罗非为什么就不开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