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葛新桥黑坑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亚泰梧桐世家的房子怎么样?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亚泰梧桐世家,是由中国最大五百强企业、吉林地产领跑者——亚泰地产精耕地产27年、2012年的实力巨作。
亚泰地产隶属于亚泰集团。亚泰集团创立于1986年,组建于1993年,199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881)。旗下拥有如**、证券、银行、煤炭、医药、商贸、酒店等多栖产业并行发展。其中地产产业所属企业达到21家,总资产达到87.7亿元,其综合开发能力达到年开发150万平米、销售60万平米、在十多个城市同时运作16个以上项目的规模。
2012,亚泰地产进驻大厂,是六合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打破了大厂区域没有国内一线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的局面,带来了全新的品质居住新境界。
2012,亚泰地产进驻大厂,是六合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打破了大厂区域没有国内一线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的局面,带来了全新的品质居住新境界。
亚泰梧桐世家,项目位于南京市六合区荣鑫路88号。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13万㎡,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5.8万㎡,由10栋26层的高层、2栋24层的高层、3栋27层的高层、8栋18层的高层和2栋17层的高层组成,共有2852户,建成后将能容纳近一万人口居住。项目户型面积多样,一期户型面积包括75平米两房、89-111㎡小三房、126平米大三房,全面满足各种购房人群的置业需求!
本项目延续了亚泰地产梧桐系列产品线的标杆品质,采用大气、时尚、国际范的Art-Deco建筑风格,楼栋的底部干挂石材,墙面采用真石漆,如此高贵,都代表着领先大厂十年、真正前所未见!在景观营造方面,还特别聘请了具有24年景观设计经验的澳大利亚迪恩兹景观设计公司来度身打造项目的整体景观。景观设计理念以人文**环境为主线,充分考虑业主的生活习惯和活动需求,为业主提供可居、可玩又易于沟通的场所。南北贯穿的中心水景,使得景观布局和建筑布局完美契合,大气震撼。以均好性原则均匀分布景区,确保户户有景,各景区之间又以流畅的动线贯穿而形成整体。
商业配套:本案自身配建风情商业街,与我们项目一街之隔的中山科技园商业街相互呼应,苏果超市、华联超市、菜场、酒店、中国移动、药店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
教育配套:项目周边除了长城幼儿园、长城小学、南师附中扬子中学外,本案还将引进知名幼儿园,从幼儿园到中学,如此完善的教育配套,让您的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教育。
交通网络配套:项目周边有通往大厂的6路循环线,葛塘广场有轻轨11号线大厂东站(建设中)、通往浦口的浦葛线、通往南京玉桥的玉葛线、通往南京盐仓桥的盐葛线、通往南京主城的中六线、汉六线、通往桥北的636路等,丰富的公交线路通达南京各处、使您的出行更便捷。此外,本案周边还将配建中山科技园区循环巴士,实现与公交线、轻轨线的无缝对接。
更多信息可以到365南京站看一看~
在秦淮河大堤内部开设的高档餐厅是不符合法,不符合规矩的。根据**相关河道管理条例,为了保证在堤防和护堤地的安全,是不允许在周围建房的。虽然很多餐厅老板反馈有正规的租赁合同,但是合同的甲方是建筑方南京江宁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而江宁城建在建造这些房子的时候根本没有合法的审批手续,属于违规建造。
规划局已确认没有手续。早在2014年也就是大堤建造的时候,就曾经有人举报大堤上有违规建造物,南京市规划和自然局也对其进行了回复,明确这些建造师是违规,没有任何正规的手续,而江宁城建集团也承诺停工,直到相关的手续下来之后再进行建造,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当初哪些违规建造没有取消,反而越建越过,江宁城建集团已经向这里租户收取了6年的租金。
护堤地红线不能越。《南京市防洪堤保护管理条例》中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在防护地管辖范围内是不允许私自建房的,而且国家也专门有规防汛法来规定防汛的周围的多少范围之内才能允许进行建房、修桥、修路的。很明显在护堤地的建造物肯定是违法的,可是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了,相应的职能部门却视而不见。
**应该加强对违规建造的监管。江宁集团的违规建造,一直到这次的洪水的发生,才暴露出来,如果没有这次事件的发生,那么这些违规的建造一直会石沉大海,就算之前有人举报,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的监管执行务必要到位,而不能放任不管,让违规建造者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让企业及时修正,如果仅仅是口头上的警告,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葛根栽培技术要点:1、土地选择:由于葛根分布的地域较广,各地的土壤差异较大,葛根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极大部分土壤都能生长。但要获得较高的栽培效益和价值,则要选择条件较好的土地种植。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达80cm以上,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或砂质壤土,土壤ph值为6—8,交通方便,每年春季三、四、五月份有水源保证,光照资源充足的缓坡耕地或荒山、荒坡、林果园及房前屋后零星空地等。要确保种植葛根用地不受工业有机废物和有害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及有毒非金属元素(如砷等)的污染。2、精细整地:种植葛根的土地要及早整地,使种植沟内土壤充分风化,提高土壤肥力。按南北向、行距1.0-1.1m的规格要求开挖种植沟,沟深50-60cm,沟宽50-60cm,并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特别要注意捕杀清除土蚕,减轻土壤虫害。由于葛根种植后大多要两、三年才收获,要求底肥要一次性施足。一般中等肥力的耕地每亩施入基肥:①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kg;②三元复合肥50kg;③磷肥50kg;但每亩施用的化肥总量不得超过200kg;④适量的农作物秸杆。开挖种植沟时从一个方向一沟一沟顺序开挖,将表土耕作层回填沟底20-30cm厚,把基肥全部施入种植沟,再回填10cm厚的土壤,将底肥与土壤拌匀。注意,施基肥的深度为墒面下20—60cm段,不能把基肥施在沟底。最后,将种植墒沟理成高墒低埂,墒高30cm,必须确保葛根生长有70cm以上深度的松土耕作层。【培育壮苗】葛根育苗可采用葛藤芽节扦插的方法进行,培育成袋苗能大大提高葛苗移栽成活率。若生产条件好,可育地苗,降低成本。1、堆捂营养土:每培育1000株袋苗需准备营养土200多kg,按1:2:100的复合肥、磷肥、细肥土的比例混匀,再施入适量的人畜粪便、沼液粪水、细粪等农肥,堆捂一个月后可入袋。选用直径12cm、高8cm、底打孔的营养袋。苗床地宽1.3m,将装入营养土的营养袋整齐排列于苗床地中,备好2m宽的地膜和2.3m长的竹竿。2、种藤选取:进入冬季,葛根藤蔓停止生长转入休眠时期,即在12月上旬,选取粗0.5cm以上、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危害和损伤、生长健壮的中下段(距根部1.5m以内的藤蔓)藤蔓作为种源,将藤蔓捆成小捆,挖坑储藏催芽1—2个月或即刻育苗,12-2月份育苗,移栽苗龄100天左右。种源芽节的选取是育苗成活的关键,决定着育苗率的高低和育苗成本,因此要格外重视。选取健壮的芽节作为扦插种源芽节,芽节下端留6—7cm、上端留3—4cm,用锋利的枝剪切断,刀口要平滑。上端剪口用油漆封口,防止水份散失。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芽节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捞起斜插于营养袋中,并注意腋芽眼朝上。还可以采取芽节下端用生根粉5g兑水2—3L溶液(或萘乙酸0.2mg、6-苄基氨基嘌呤0.2mg、6-糖基氨基嘌呤0.2mg兑水2L)濽“根”处理的方法,促进生根,提高成苗率。3、芽节扦插:首先把苗床浇透水,把备好的种源芽节的下端斜插到营养袋中,注意要露出腋芽,腋芽眼朝上。扦插完毕后,覆盖1cm厚的细粪,浇透水,先平铺地膜保水增温,待腋芽萌发长出葛藤时改建成平顶小拱棚,保持苗床湿润,注意放风降温。当日均气温达到14℃以上时,撤膜炼苗。一般大约在芽节扦插半个多月后可见腋芽萌动生长,两个多月后可见到新生根。三个月后,当新生根长2cm以上、藤蔓长20cm以上时,袋苗可出圃移栽。【袋苗移栽】每年冬季,按精细整地要求开挖种植沟并施足基肥,按株距60—70cm开挖种植塘,深度15cm,每亩栽植1000株左右,根据生产条件优劣可适当增减栽培种植密度(900—1100株)。三月份是移栽袋苗的最佳节令,及早移栽能确保当年有足够长的生长期,若在春季无水浇灌的地块,则只能到五六月份雨季来临前移栽,但当年不能产出。栽苗前先在种植塘内施入药效期在三个月以上的土壤杀虫剂毒杀土蚕、黄蚂蚁等**害虫,如甲敌粉,每亩4-5kg。然后将袋苗植入种植塘内,注意要把塑料营养袋撕掉,周围施入细粪并回土压实,浇透水,覆盖地膜保湿增温,进入雨季时去除地膜。【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确保葛苗成活和促进葛根旺盛生育、农业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的重要农耕措施,必须适时搞好各项管理,保持葛根正常生育。1、查缺补苗:几年种植葛根的实践经验表明,每亩种植1000多株,按行距1.0-1.1m,株距0.6-0.7m的规格移栽种植较为合理。因此,在葛苗移栽以后,就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没有成活的,要尽快补栽,确保获得高产量,缺少一株葛苗,就相当于减少了2-3kg的产量。
历史沿革台州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地属闽中郡。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秦汉 三国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以其地河流弯曲回旋入海而得名。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东汉建武年间(25—56)(一作章和元年〈87〉),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永建四年(129)(一作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境内)。建安四年(199)(一作兴平二年〈195〉),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置罗阳县;立罗江县。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郡治在章安(一作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辖境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两晋 南朝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县,隶扬州。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南朝辖县如故。隋唐 五代隋开皇九年(589),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台州仅辖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分临海县南部再置永宁县,分始丰县置乐安县。永昌元年(689)复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山而得名。神龙二年(706),分宁海县与越州的鄮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开元二十一年(733)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此后反复改隶浙江东、西两道。肃宗上元二年(761)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象山县改属明州。中和三年(883)隶义胜军。光启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军。五代,属吴越国,军、州建置及辖县如故。天宝元年(908),改唐兴县为天台县,后复改为始丰县。宝正五年(930),因治理盂溪水患,改乐安县为永安县,以祈永保平安。后晋天福间(936—942),吴越又改始丰县为台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吴越复改台兴县为天台县。宋 元 明 清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除,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景德四年(1007),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多神仙之宅”,诏改永安县为仙居县。南宋隶两浙东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为台州路,隶江浙行省浙东道,辖县如故。元贞元年(1295),黄岩县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三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分黄岩县南部方岩、太平、繁昌乡置太平县,以其境内有太平山而得名。十二年,划乐清县东部山门、玉环2乡入太平县。自此,台州辖临海、黄岩、太平、仙居、天台、宁海6县。清顺治三年(1646),入清版图,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隶浙江省绍台道。七年隶宁台温海道(驻台州)。十一年隶台海道(驻台州)。二十四年隶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隶宁绍台道。六年,于玉环山置玉环厅。厅因山名,隶温州府。太平县二十四郡、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划入玉环厅。 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辛亥革命,九月台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省军**。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厅制。2月,玉环厅改为县。7月,撤销台州军政分府,各县直属省**。3年,省下设道,属会稽道,玉环县属瓯海道。同年,北洋**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太平县以县西温峤岭别称温岭改名温岭县。16年道废,各县直属省**。21年月,省**在省县之间试行县政督察专员制,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宁海县为第六区。因内政部未予核准,9月改设特区,为第五特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22年10月改划为第四特区。24年月,省**正式设置临海行政督察区,置专员公署。25年,据行政院新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称第七行政督察区。29年月,以南田县全部境域及宁海县东南部18乡镇、临海县东北部5乡镇,置三门县,以地濒三门湾而得名。31年,天台县划属第六区。32年,宁海县改属第六区。35年增辖天台,磐安2县。37年4月划为第五区,未及实施,7月又重划为第六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1949年6月解放后,置浙江第六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7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玉环县属温州专区。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1952年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1953年6月,分玉环县境洞头、大门诸岛另建洞头县,属温州专区。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1956年3月,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属区。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1958年月日0月,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象山县,属台州专区;洞头县重新并入玉环县,仍属温州专区。12月撤销台州专区,天台县划属宁波专区,临海、仙居、黄岩、温岭4县划属温州专区。1959年4月,**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玉环县,所属境域分属温岭县与温州市,并于4月付诸实施。196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玉环县。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并复置三门县、玉环县。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玉环7县。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80年7月置海门特区,属台州地区,辖境包括原黄岩县海门区、大陈镇、山东人民公社及临海县前所人民公社。1981年7月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以境内有椒江而得名。此后,临海县章安区、黄岩县洪家区与三甲区,陆续划属椒江市。1986年3月撤销临海县,置临海市。1989年10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1994年,撤区建市,并搬市**至椒江,台州地区现辖路桥、椒江、黄岩3区,临海、温岭、天台、仙居、三门、玉环6个市。
【新桥镇】Xīnqiáo zhèn位于衡山县西北端,距县城50公里。东连贯塘乡、江东乡、东湖镇,南接马迹镇,西与双峰县攸永乡、衡阳县金屏、甲满乡接界,北与湘潭县霞岭乡毗连。涓水自双峰县流经该镇西部,上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至新桥一带逐渐平坦,致使泥沙淤积,形成若干小冲击平地。【群英社区】Qúnyīng shèqū该社区成立1994年。原为新桥街居委会,1995年4月更名为群康居委会。1999年1月21日经县民政局山民字(1999)2号文批准,更名为群英社区。以新桥籍革命烈士唐群英而命名。辖河西、河东和永济街等6个居民小组,非农户口980人。【茶园台村】Cháyuántái cūn位于新桥镇东部。与上界、永济、东湖镇南溪、石潭、江东乡旺洲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6公里。有贯底至东湖、江东至东湖的公路经过。涓水支流南河流经境内。有小二型年冲水库。以境内片村茶园台而名茶园台村。驻地滩上屋。总面积448.52公顷。其中水田69.18公顷,山林277.90公顷。辖文家、枣子塘、上大塘、中古山、大石塘、柳关、茅坪、木皮塘、新塘、渣梨坳、坳上、瓦屋、芦家塘等13个村民小组,334户, 1463人。种植水稻、茶叶。有松、杉资源。【滩上屋】Tānshàngwū【新纪塘】Xīnjìtáng 原名肖记塘,亦称筲箕塘,后更名新纪塘。【豹子岩】Bàoziyán【斗子冲】Dǒuzichōng 此村前小冲原只有一斗田,故得名斗子冲。【山石塘】Shānshítáng【大石塘】Dàshítáng 村侧一塘颇大,塘堤靠石山咀,故称。【钟鼓山】Zhōnggǔshān 村下首有两座园形石山,状若钟、鼓,故名。【柳家湾】Liǔjiāwān【坝上】Bàshang 村边小溪上有一石头小水坝,故名。【文家冲】Wénjiāchōng【枣子塘】Zǎozitáng 村边塘墈上原有一株枣树而得名。【茅坪】Máopíng【木皮塘】Mùpítáng 原名木鱼塘,后讹为木皮塘。【瓦屋】Wǎwū 【严冲】Yánchōng【茶园台】Cháyuántái 此片村以原有一块茶园在山滩台上而名。亦有流传为“扎营台”。【田垅村】Tiánlǒng cūn位于新桥镇西部。与寺冲、查泉、双峰县荷叶镇豪胜、衡阳县石市乡丰余、中灵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6.5公里。有查泉村至新桥街公路经过境内。因境内有一片平整的田垅而名田垅村。驻地春华堂。总面积324.22公顷。其中水田18.85公顷,山林290.30公顷。辖田垅、千家冲、左家园、明家冲、春华堂、太和坝、油马街等7个村民小组,180户,633人。村内小学和诊所各1所。有楠竹资源。现有村办纸厂1个。【春华堂】Chūnhuátáng 此村原为谢姓所居,建居时自名春华堂。【土地冲】Tǔdìchōng 冲内原有一土地庙,故得名。【简家冲】Jiǎnjiāchōng 【明家冲】Míngjiāchōng【冷水冲】Lěngshuǐchōng 该村以冲内多冷浸水而名。【石家冲】Shíjiāchōng【游马街】Youmǎjiē 旧时此处有游马道,尔后称此村为游马街。【六斗冲】Liùdòuchōng 【英家冲】Yīngjiāchōng【左家园】Zuǒjiāyuán【石仓村】Shícāng cūn位于新桥镇东南部。与檀树、杨柳、永济、江东乡石桥、椿梓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4公里。034县道从境内经过。一条涓水支流小溪从永济流经该村入江东乡。以境内石塘和仓房屋两地而取名石仓村。驻地新铺子。总面积约532.65公顷。其中水田72.68公顷,旱田21.60公顷,山林342.4公顷。辖下沿、中沿、上沿、斋家、笔架、染铺、茶湾、新铺、新屋、老屋、七斗、油子、月子、石塘、仓房等15个村民小组,407户,1572人。【新铺子】Xīnpùzi 此处旧时仅有一屋。后在此新建店铺,故得名。【石塘】Shítáng 村建在石塘侧,故村沿其名。【仓房屋】Cāngfángwū 此村内原有廖姓富户的粮仓。故名仓房屋。【新屋】Xīnwū 【二斗冲】èrdòuchōng【水神塘】Shuǐshéntáng 村侧一塘,塘上首原有一水神庙,故名。【七斗冲】Qīdòuchōng 【喻家冲】Yùjiāchōng【下沿石】Xiàyánshí 【中沿石】Zhōngyánshí【上沿石】Shàngyánshí 【汪家湾】Wāngjiāwān【天鹅冲】Tiānéchōng 村建冲内,冲内一山形似天鹅状。故得名。【林树塘】Línshùtáng 【鲤鱼塘】lǐyútáng【两头塘】Liǎngtóutáng【笔架山】Bǐjiàshān 村后一山,形似笔架,故称。【油子塘】Yóuzitáng 村侧塘边原有一株油子树(即乌柏)而名。【苏家冲】Sūjiāchōng【沿石】Yánshí 小溪沿此地山边石壁而下,故名沿石。为一片村。境内有上、中、下沿石三个村。【杨林村】Yánglín cūn位于新桥镇南端。东与东湖镇石潭村相接,南与东湖镇东湖村、马迹镇梅田村相连,西至堆积村,北与茶园村、上界村陈家组搭界。距镇机关驻地3公里。村公路接034和037县道。以境内地片杨林台而名杨林村。驻地周家湾。总面积374.48公顷。其中水田55.14公顷,旱土28.07公顷,山林231.80公顷。辖茶园、清水塘、柳树塘、桑树湾、和平、茶籽坳、大塘、铁厂、月塘、桃子坪等10个村民小组,285户,1065人。【周家湾】Zhōujiāwān【桑树湾】Sāngshùwān 此村边原有一株桑树,故名。【茶园】Cháyuán 村后山上有一片油茶园地,故称。【文家冲】Wénjiāchōng【柳树塘】Liǔshùtáng 村前塘边,旧时垂柳较多,故得名。【福金村】Fújīn cūn位于新桥镇东南端。与黄金、华园、黄泥、精庄等村和贯塘乡司马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5公里。4公里村公路接314省道。地形由金家冲和芦冲环抱龙形山主峰组成。发源于湘潭县青山镇霞岭村的一条小河经精庄村从村西南边流经。以境内大福桥和金家冲两地而取名福金村。驻地柳树坪。总面积为385.98公顷。其中水田47.78公顷,山林276.20公顷。辖红星、红旗、胜利、柳树坪一、柳树坪二,干塘山一、干塘山二、干塘山三、细瓦屋、造福塘一、造福塘二、大兴、石冲、大托等14个村民小组,283户,1048人。有树木、楠竹资源和重金属矿藏。【柳树坪】Liǔshùpíng 村侧一坪原有杨柳树。故名。【大福桥】Dàfúqiáo 此村边一桥为群众集资所修,意为大众造福,故取名大福桥。【炉冲湾】Lúchōngwān【龙形牌】Lóngxíngpái 此村位于龙形山半牌上,故名。【六斗冲】Liùdòuchōng 【干塘山】Gàntángshān【隆功桥】Lónggōngqiáo 此村近处一桥为龙姓倡建,故名龙架桥,后更名隆功桥。遂为村名。【茶盘塘】Chápántáng 村建塘侧,因此塘底平水浅形似茶盘,故名。【分水坳】Fēnshuǐào 村后一山坳为该队与贯塘乡的分水岭。【贯圫】Guàn tuō 【笕冲】Jiǎnchōng【大圫】dàtuō【石井村】Shíjǐng cūn坐落在新桥镇的西北部。与黄泥(界涓水)、塘湾冲(界新桥水库)、良田、寺冲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1公里。村公路连接034县道和314省道。以境内石咀头和井湾两地而名石井村。驻地虎形嶆。总面积247.55公顷。其中水田26.54公顷,旱土3.4公顷,林地199.6公顷。辖胜利、双红、荷叶、德和、建新、完功等6个村民小组,285户,1103人。有楠竹、树木资源。从事竹木加工。有瓷泥矿藏。【虎形嶆】Hǔxíngcào 村建山嶆内,其山形似虎,故称。【李关】Lǐguān【完功桥】Wángōngqiáo 村前一桥为颜氏所建,故名颜功桥,后演变为完功桥。【荷叶塘】Héyètáng【八斗冲】Bādòuchōng 此村冲里原只有八斗田,故名。【柳家冲】Liǔjiāchōng 【七斗湾】Qīdǒuwān【六斗冲】Liùdǒuchōng【盘垅村】Pánlǒng cūn位于新桥镇东部,涓水河南岸。东靠江东乡南村村,南接檀树村,西邻良田村,北靠黄金村(涓水河)。距镇机关驻地1公里。有034县道和314省道经过。因境内盘家湾村处于田垅之中而名盘垅村。驻地聂关。总面积149.93公顷。其中水田34.83公顷,旱土8.97公顷,山林41.5公顷。辖新塘、上鱼、中鱼、下鱼、和平、胜利、王关、鸭鹰、自力等9个村民小组。232户,791人。种植水稻、猕猴桃、中华贡桃、大棚蔬菜等。养猪、鸡、鸭、羊等。【聂关】Nièguān【盘家湾】Pánjiāwān 原名盘箕湾,后演变为盘家湾。【鱼板塘】Yúbǎntáng 【条子圫】Tiáozituō【塘湾冲村】Tángwānchōng cūn位于新桥镇南部。为新桥水库淹区,属山冲地带。与田垅(界河)、杨柳冲(界山)、石井(界新桥水库)、和衡阳县金屏乡丰余(界山)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5.5公里。村公路接034县道。以境内中塘湾而名塘湾冲村。驻地麻子坳。总面积321.44公顷。其中水田7.54公顷,旱土1.40公顷,山林305.40公顷。辖杉山安、旱冲、柑子园等3个村民小组,74户,302人。有楠竹杂木资源。【麻子坳】Máziào 村建坳上,因坳上盛长野麻而得名。【中塘湾】Zhōngtángwān 此村位于塘湾村的中部,故称。【柑子园】Gānziyuán 村内原有一柑子园,故名。【杉山安】Shānshānān 村内原有庵堂,村后山上多杉树,故称杉山庵,后演变为杉山安。【东瓜嶆】Dōngguācào 【张家公屋】Zhāngjiāgōngwū【旱冲】Hànchōng 村里过去常年干旱,故称旱冲。【沙棚圫】Shāpéngtuō 此村冲里水田多沙湴,而名沙湴圫。后演变为杉棚圫。【龙家坳】Lóngjiāào【古塘园】Gǔtángyuán 系片村。因境内有口古老的水塘,其侧有一菜园,故称古塘园。【仙鹅村】Xiāné cūn位于新桥镇的西南部。东与石仓村交界,南与杨柳村为邻,西与塘湾冲村接壤,北与檀树村相连。距镇机关驻地2.5公里,村公路接034县道。以境内仙鹅咀而名仙鹅村。驻地周家祠。总面积279.57公顷。其中水田34.54公顷,旱土6.27公顷,山林208.40公顷。辖王家、龙井、笕湾、曹关、李关、谭关等6个村民小组,184户,743人。山内有楠竹资源、雷祖庙遗址和龙井冲泉水等。【周家祠】Zhōujiācí 【李家湾】Lǐjiāwān【桐子圫】Tóngzi tuō【笕湾】Jiǎnwān 村下首有一山咀挽抱房舍,故名咀湾。后演变为笕湾。【谭关】Tánguān【龙井冲】Lóngjǐngchōng 此村冲里有口清泉水井,故雅称龙井冲。【王家冲】Wángjiā chōng【神仙庵子】Shénxiān ānzi 此村原有一庵,境处幽深。故称。【寺冲村】Sìchōng cūn位于新桥镇西北部。东靠新桥水库,南与田垅村为邻,西与双峰县荷叶乡双江村交界,北与石井村连接。距镇机关驻地4公里。村公路接034县道。以境内化成寺而名寺冲村。驻地汤木冲。总面积262.76公顷。其中水田14.27公顷,旱土8.74公顷,山林208.20公顷。辖大汤木、细汤木、茅山塘、老湾、盘箕塘、下南塘等6个村民小组,102户,416人。有松、杉、楠竹资源。【汤木冲】Tāngmùchōng 原名拖木冲,后演变为汤木冲。【茅山塘】Máoshāntáng 村侧有塘,塘边山上原多茅草,故称。【九斗冲】Jiǔdòuchōng 【新塘冲】Xīntángchōng【下南塘】Xiànántáng【白石塘】Báishítáng 廖姓以百世荣昌而自名百世堂,后演变为白石塘。【盘箕塘】Pánjītáng 村边一塘,塘圆底平水浅,形似盘箕,故称。【水斗冲】Shuǐdǒuchōng【黄泥村】Huángní cūn位于新桥镇西北部。东与华园村交界,南与石井村相连,西与石地方接壤,北与福金村为邻。以境内黄泥町而名黄泥村。驻地塘关。距镇机关驻地3公里。314省道沿涓水河经过境内。总面积360.99公顷。其中水田43.83公顷,旱土2.07公顷,山林246.5公顷。辖星斗、古民、都富、东湾、曲潆、棋盘、下湾等7个村民小组,315户,1208人。有松、杉、竹资源。境内有女权运动先驱唐群英故居三吉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塘关】Tángguān【曲潆庙】Qǔyíng miào 此村位于两溪汇合弯曲处,原有一庙名曲潆庙,遂为村名。【下湾】Xiàwān【牛尾冲】Niúwěichōng 村冲狭长,有似牛尾,故得名。【柳树塘】Liǔshùtáng【都富湾】Dōufùwān 原为周姓富户所居,后改名都富湾。【大圫】Dàtuō 【古民堂】Gǔmíntáng【星斗冲】Xīngdǒuchōng 村建冲内,传说昔有人夜见星斗落此,故名。【高叶塘】Gāoyètáng【东湾】Dōngwān 此村位于“黄泥町”东侧。【檀树村】Tánshù cūn位于新桥镇东部。东临江东乡石桥村,南与仙鹅村交界,西邻新桥水库,北与良田村接壤。距镇机关驻地2公里。034县道衡西公路穿境而过。以驻地檀树桥而名檀树村。驻地檀树桥。总面积256.03公顷。其中水田46.19公顷,山林155.40公顷。辖红花、檀树、团结、公木、下塘、新风、象形、东冲、勾形、赞公等10个村民小组,242户,940人。【檀树桥】Tánshùqiáo 【谭家台】Tánjiātái【天井垅】tiānjǐnglóng 【板塘】Bǎntáng【赞公祠】Zàngōngcí【红花塘】Hónghuātáng 村建塘侧,王姓在此建居时,自取名红花塘。【东冲】Dōngchōng 此为片村。位于檀树桥东面。【精庄村】Jīngzhuāng cūn位于新桥镇北端。与黄泥、福金、贯塘乡司马、双峰县荷叶镇新耀、新高、上升、湘潭县青山桥镇、石门、霞岭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7公里。以驻地精农坪而名精庄村。总面积413.86公顷。其中水田38.02公顷,旱土3.29公顷,山林322.30公顷。辖松木、万家、健强、窑湾、友爱、友谊、精农、椒子、新付、傅关等10个村民小组,248户,985人。【精农坪】Jīngnóngpíng 村后山坪似锣状,雅其名金锣坪,后演变为精农坪。【椒子湾】Jiāoziwān 此村原有一坪,盛产辣椒,故得名。【铁铺】Tiěpù 旧时此村开过铁铺。【欧家冲】ōujiāchōng【塘涵山】Tánghánshān 村侧一塘,其塘涵从山脚穿过,故名。【罗家滩】Luójiātān 【五斗冲】Wǔdòuchōng【九斗湾】Jiǔdòuwān【湾圫】Wāntuō 村位于小河湾处山圫内,故称。【穿坳】Chuān ào 村后山坳是该队与贯塘乡交界穿插要道。【老屋】Lǎowū 【井圫】Jǐngtuō【石土子】Shítǔzi 村侧圫内,土质含石子较多。【之字坳】zhīzì ào 人行路呈之字形经过此坳,村建坳上,故称。【塘坎上】Tángkānshang 村建在塘坎上首,故称。【雷公坳】Léigōng ào 此山坳原有雷公庙,村名雷公坳。【雷家圫】Léijiātuō【堆积村】Duījī cūn位于新桥镇南端。与梅溪、上界、杨林、马迹镇牌楼、衡阳县石市乡护龙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9公里。034县道衡西公路贯通该村6个组。发源于衡阳灵川的小溪从马迹镇牌楼村流经境内进入江东乡石桥村。以境内堆积山而名堆积村。驻地大坪岭,总面积548.15公顷。其中水田82.00公顷,山林398.50公顷。辖安子、清溪、杏花、陈家、郑关、立木、曹家、昌卜、边塘、堆山、汤家、新屋、桂花、鲁草、刘家、大禾、两头等17个村民小组,388户,1604人。【昌卜塘】Chāngbotáng 村前一塘,原菖蒲丛生,故由菖蒲塘演变为昌卜塘。【堆积山】Duījīshān 村南边屋后有一独立石山堆,时人称堆子山,后雅化为堆积山。【新屋】Xīnwū 【潘家湾】Pānjiāwān【大禾场】Dàhécháng 【黄关】Huángguān【郑关】Zhèngguān【杏花嶆】Xìnghuāzào 屋后一嶆,早年杏木扶疏,花卉相丛,故名。【安子冲】ānzichōng 冲内原有一庵,故由庵子冲演变为安子冲。【长茂仑】Chángmàolún 村建在山的仑脊上,周围长年竹木繁茂,故名。【桂花坪】Guìhuāpíng 村后坪上早年有一桂花树,故得名。【隆资村】Lóngzī cūn坐落在新桥镇的西北部。与良田(界河)、华园、黄金、黄泥等村交界。紧靠镇机关驻地。314省道贯穿境内,涓水河绕村而过。新桥水库左干渠通过全村各组。还有与华园村共用的白珠塘、苦珠塘2座小二型水库和8口山平塘。该村原为农科村。1996年8月6日经县人民**山政发(1996)65号文批准,以驻地隆资口而名隆资村。总面积 129.17公顷。其中水田12.30公顷,山林29.1公顷。辖跃进、卫星、红旗、旺家、罗关、光辉等6个村民小组,156户,612人。【隆资口】Nóngzīkǒu 村庄两侧靠山,中一通道似弄子,称弄子口,又名隆资口。【泉水冲】Quánshuǐchōng【杀牛嶆】Shāniúcào 村建嶆内,因此地杀过牛而得名。【石地方村】Shídìfāng cūn位于新桥镇西北端。与黄泥及双峰县荷叶镇丰石、双江、新耀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4公里。314省道从境内经过。以驻地“石地方”而名石地方村。总面积274.97公顷。其中水田40.97公顷,旱土3.27公顷,山林169.40公顷。辖新庄、塘湾、石上、石下、万金、大塘、林家、立新、七斗、竹叶、米田等11个村民小组,263户,1063人。【石地方】Shídìfāng 为衡山、双峰两县之边陲集镇,紧临涓水,因河床内有一石脊通向两岸,故人们喻为“石地方”(门坎的俗称)。【新庄湾】Xīnzhuāngwān 【塘湾】Tángwān【坝冲】Bàchōng 【肖家坪】Xiāojiāpíng【栗山坪】Lìshānpíng 村后山坪原多栗子树,故名。【竹叶冲】Zhúyèchōng 村建冲内,因竹密叶茂而名竹叶冲。【石灰塘】Shíhuītáng 村侧塘边有一处白泥,有似石灰,故称。【长圫】chángtuō 【七斗冲】Qīdǒuchōng【曾家冲】Zéngjiāchōng 【下冲】Xiàchōng【查泉村】Cháquán cūn位于新桥镇西北端。与田垅、双峰县荷叶乡豪胜、龙吟、衡阳县石市乡梅丰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10公里。村公路接034县道。以境内地片查泉而名查泉村。驻地厂口厅。总面积383.19公顷。其中水田43.48公顷,旱土3.05公顷,山林293.40公顷。辖团结、真平、笕冲、五斗、粟家、长冲、西干、金玉、厂口、许关、本必、友爱等12个村民小组,224户,917人。【厂口厅】Chǎngkǒutīng 此村旧时有一厂棚,为加工磨刀石的工场。【洋益堂】Yángyìtáng 此村原建有刘洋益的祠堂。【许关】Xǔguān 【鸡家冲】Jījiāchōng【长冲】Chángchōng 村建在较长的冲里,故名。【粟家冲】Sùjiāchōng【枫树塘】Fēngshùtáng 村前塘边有一枫树而得名。【笕冲】Jiǎnchōng 此冲用笕接水灌田,故名。【白泥冲】Báiníchōng 【五斗冲】Wǔdòuchōng【牛角冲】Niújiǎochōng 此冲弯曲似牛角,故得名。【黄金村】Huángjīn cūn位于新桥镇东北部。与华园、福金、盘垅和贯塘乡石丰、板仓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1.5公里。314省道经过境内。新桥水库左干渠由隆资经华园至该村。有一条涓水支流流经境内。以境内黄金岭而名黄金村。驻地道冲。总面积228.75公顷。其中水田49.54公顷,山林99.10公顷。辖团结、互助、友爱、老屋、华元、曾关、道冲、新湾、黄金、黄关、红旗、农林、农建、建新、革命、石湾等16个村民小组,370户,1530人。【道冲】Dàochōng【黄金岭】Huángjīnlǐng 原名黄家岭,后演变为黄金岭。【石湾】Shíwān 因村处于涓水河湾石山边,故名。【老屋坪】Lǎowūpíng 【木桥湾】Mùqiáowān【老道冲】Lǎodàochōng【斗半冲】Dǒubànchōng【黄家湾】Huángjiāwān【杨柳冲村】Yángliǔchōng cūn位于新桥镇西南部。东靠石牌水库,与檀树、仙鹅、永济和衡阳县金坪镇株园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6公里。5公里村公路接034县道。以境内地片杨柳冲而名杨柳冲村。驻地架子庙。总面积408.58公顷。其中水田26.70公顷,旱土0.58公顷,山林343.50公顷。辖东瓜、四斗湾、磨刀石、樟木、张家冲、黄泥塘、塘家冲等7个村民小组,206户,798人。【架子庙】Jiàzimiào 此村近处小溪上原有一木架小庙,故名。【四斗湾】Sìdòuwān 此村边原只有水田四斗。【磨刀石】Módāoshí 村边路上原有一石,常有砍柴的在此磨刀。故村得其名。【东瓜嶆】Dōngguācào 【庵堂冲】āntángchōng【三斗冲】Sāndǒuchōng【张家冲】Zhāngjiāchōng【香炉冲】Xiānglúchōng【花棚岭】Huāpénglǐng 岭下早年有一小棚,为花姓所居,故得名。【长附冲】Chángfùchōng 此村早先为唐福所建居,得名唐福冲。后演变为长附冲。【良田村】Liángtián cūn位于新桥镇南部。与盘垅、石井、隆资、檀树等村交界。紧靠新桥水库和镇机关驻地。034县道从境中经过。该村原以境内“新桥”而名新桥大队。1965年更名良田大队,后为良田村。驻地胡关。总面积203.08公顷。其中水田30.74公顷,旱土3.94公顷,山林101.90公顷。辖建中、前丰、团结、向阳、胜利、双桥、上街等7个村民小组,330户,1249人。【新桥】Xīnqiáo 参见《新桥镇概况》【胡关】Húguān 【肖关】Xiāoguān【麻家冲】Májiāchōng 【蓑衣塘】Suōyītáng【杨家町】Yángjiātǐng【梅溪村】Méixī cūn位于新桥镇南部。与上界、堆积、杨林、永济和衡阳县石市乡护龙、株园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8公里。村公路接314县道。以境内梅溪湾而名梅溪村。驻地河边屋场。总面积517.41公顷。其中水田65.37公顷,旱土5.70公顷,山林358.30公顷。辖观音、魏家、土家、高塘、梅关、杉木、船形、天子、周家、大冲、社公、新队、万佳、虎形、苏家、单家等16个村民小组,453户,1770人。有林木资源。【水利塘】Shuǐlìtáng 村前塘边早年有水楼,故原名水楼塘,后演变为水利塘。【天子屋场】Tiānzǐwūchǎng 【高塘】Gāotáng【戴关】Dàiguān【梅关】Méiguān 原村后有一梅树,村前有小溪,故得名梅溪湾,后简称梅关。今村前小溪尚留有一古樟,胸围丈余,枝叶亭亭如盖。【楚家庄】Chǔjiāzhuāng 【魏家庄】Wèijiāzhuāng【周家屋】Zhōujiāwū【水冲】Shuǐchōng 此冲山泉流水不断,故名。【四斗垅】Sìdǒulóng 【观音堂】Guānyīntáng【小洋冲】Xiǎoyángchōng【清水塘】Qīngshuǐtáng【万家山】Wànjiāshān【虎形山】Hǔxíngshān 村后山形似虎,故名。【社公咀】Shègōngzuǐ 村侧山咀原有土地(又称社公)庙,故村名社公咀。【永济村】Yǒngjì cūn坐落在新桥镇南部。东邻茶园台村,南接上界村,西与杨柳冲村交界,北与石仓村为邻。紧靠石牌水库。距镇机关驻地4公里。034县道经过境内。以驻地永济桥而名永济村。总面积245.93公顷。其中水田48.77公顷,旱土4.67公顷,山林109.30公顷。辖偶公祠、楼梯湾、高楼、曹公塘、门前屋、树公塘、樟树湾、永济桥、柳树塘、万瓦冲、包家冲等11个村民小组,291户,1108人。【永济桥】Yǒngjìqiáo 清雍正元年,胡姓兴修一石拱桥,以“永济后人”而名永济桥。原桥已拆毁。村仍沿桥名。亦有“贯底”之称。【樟树湾】Zhāngshùwān【莲花山】Liánhuāshān 村侧山滩原有一片墓地,传说夜开莲花,故得名莲花山。村沿其名。【岩公祠】Yángōngcí 原有胡氏岩公祠,计划经济时期,为为贯底粮食仓库。【偶公祠】ǒugōngcí【曹公塘】Cáogōngtáng 【包家冲】Bāojiāchōng【楼梯湾】Lōutīwān 此村房屋随山梯级而建。【万瓦冲】Wànwǎchōng【万瓦冲】Wànwǎchōng 此系片村。相传此冲最早的一栋屋是用万片瓦所盖成的。【贯底】Guàndǐ 此系片村。传由“观底”演变而来。【华园村】Huáyuán cūn位于新桥镇东北部。东邻黄金村,南界隆资村,西接黄泥村,北靠福金村。距镇机关驻地1公里。以境内华园岭而名华园村,村部设。314省道横跨境内,新大桥坐落该村。有与隆资村共用的白珠塘和苦珠塘两座小型水库。新桥水库左干渠经过境内。总面积约168.18公顷。其中水田50.20公顷,旱土2.67公顷,山林108公顷。辖德屋、德星、大屋、龙丰、新龙、宜家、梅树、红星、和平、东风、滩屋、店里、龙塘、沿平等14个村民小组,329户,1339人。有楠竹、树木资源和重晶石矿藏。现有小型竹子加工厂6家。【华园岭】Huáyuánlǐng 【神塘冲】Shéntángchōng【刘家祠堂】Liújiācítáng【刘家大屋】Liújiādàwū【老屋垅】Lǎowūlóng 【第八塘】Dìbātáng【燕居冲】Yànjūchōng 村建于冲内,历年屋内栖燕较多,故得名。【杉圫】shāntuō【上界村】Shàngjiè cūn位于新桥镇南部,紧靠石牌水库。与堆积、梅溪、杨林、茶园台、永济、杨柳冲等村交界。距镇机关驻地9公里。314县道经过境内。以境内地片上界而名上界村。驻地石嘴头。总面积288.68公顷。其中水田60.74公顷,旱土1.67公顷,山林141.60公顷。辖石牌、牌楼、新铺、朝阳、界家、号子、陈家、石嘴头、丰咀凼等9个村民小组,246户,1015人。贯底中学坐落在该村。【牌楼屋】Páilóuwū 相传明代天启年间,钦赐汪赵氏在此村树一贞节牌楼,故得名。【石牌】Shípái 村侧石壁陡峭,状如石牌,故称。【石嘴头】Shízuǐtóu 村下首有石山咀突伸至垅中,故称。【朝阳贯】Zhāoyángguàn 此村原为道人所居,名朝阳观,后讹为朝阳贯。【号子湾】Hàoziwān 村下首山咀形似号角,故得名。【陈家滩】Chénjiātān 全镇人民以农为本,走种、养、加发展之路,庭院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鞭炮加工和造纸已初步形成规模,产品畅销省内外。
驾车路线:全程约204.9公里
起点:锡铁山镇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40米,左转
2.行驶1.5公里,左前方转弯
3.行驶3.0公里,直行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440米,直行进入柳格高速
5.沿柳格高速行驶16.0公里,朝德令哈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小柴旦互通式立交
6.沿小柴旦互通式立交行驶760米,过小柴旦互通式立交,右转进入德小高速
7.沿德小高速行驶35.0公里,直行进入西莎线
8.沿西莎线行驶135.3公里,直行进入西莎线
9.沿西莎线行驶100米,稍向右转
10.行驶2.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西莎线
11.沿西莎线行驶5.7公里,直行进入都兰西路
12.沿都兰西路行驶40米,直行进入西莎线
13.沿西莎线行驶1.5公里,左转进入乌兰西路
14.沿乌兰西路行驶1.2公里,右转进入天峻西路
15.沿天峻西路行驶770米,稍向左转进入朝阳路
16.沿朝阳路行驶860米,稍向右转进入格尔木西路
17.沿格尔木西路行驶420米,调头进入格尔木西路
18.沿格尔木西路行驶10米,到达终点
终点:德令哈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