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黑坑草鱼子线长度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钓草鱼子线多长合适?(钓草鱼子线长好还是短好)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1,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基本标准子线长短:10CM---50CM;双钩距离: 一钩半----双钩(下钩柄到上钩底,下同)。2,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具体运用(1)子线长短:钓鲫鱼10--15CM;钓鲤鱼草鱼15--30CM;钓鲢鳙30--50CM;(2)双钩距离:钓小鱼一钩半距离;钓大鱼双钩距离。3,子线长短与不同双钩距离的优劣势(1)长子线的优势与劣势:双饵摆浮大,“钟摆”效果明显,鱼的吃口好,隐蔽性强,拉力大,不易断线,但鱼讯传递损耗大,同时鱼讯传递也较慢,鱼吐钩的时候多;(2)短子线的优势与劣势:鱼讯传递快,鱼讯语言明显,抓吃口准确,上鱼率高,遇有杂鱼闹漂时到底也快,可以避免杂鱼抢钩,但隐蔽性差,影响鱼就饵,拉力差,容易断线,上鱼率相对较低;(3)双钩距离过大鱼讯语言迟钝,双钩距离过小鱼讯语言紊乱。4,不同鱼情下子线长短的搭配鱼小适宜短子线,鱼大适宜长子线;生口鱼适宜短子线,滑口鱼适宜长子线;杂鱼多适宜短子线;浮钓鲢鳙适宜长子线;钓鲤鱼适宜长子线;鱼的密度大适宜短子线,缩短到底时间,提高中鱼率;冬春钓鱼适宜长子线,摆浮大,易于鱼就饵;钓快鱼适宜短子线,钓慢鱼适宜长子线;钓无定法,适者生存;个人体会,切勿盲从。
子线的长短 与水深没有关系 与钓法有关系台钓 子线长短 一般为200 不过 也有选择更长的如果 你准备钓 小白条 也就是 中上层鱼 并且鱼头比较稠 并且咬钩凶猛 所以选择钓半水 钓翻身的方法最为合适子线 越短越好 只有短子线才能体现出 钩坠入水 鱼标 马上站立 并且 识别鱼讯的效果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常被放养在水库湖泊或者坑塘中进行养殖,也被运输到黑坑中作为垂钓鱼种,那么黑坑如何钓草鱼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黑坑如何钓草鱼
从饲养角度来讲,草鱼属于中下层鱼类,但是在水库等水域养殖的草鱼被运输到黑坑池塘后,由于水温、水中溶氧量等因素发生改变,草鱼栖息的水层也会跟着发生变化。一些钓友们有这种感觉,当我们在黑坑池塘中垂钓草鱼时,有时可以通过浮钓的方法来钓获大草鱼,也就是说,浮钓草鱼针对黑坑中放养的草鱼来说有时会有奇效。下文中,笔者将通过自己垂钓草鱼的经验为大家介绍一些在黑坑池塘浮钓草鱼时,钓位选择方面的技巧,希望能对刚接触垂钓草鱼的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
一、黑坑钓草鱼的钓位选择技巧
1.选择饵料投喂点作为钓草鱼的钓位
在一些养殖草鱼的黑坑池塘中,由于塘主每日会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对草鱼投喂草料,草鱼也常常在此处觅食,时间长了以后,草鱼本身会对此处形成一个条件反射,选择这个地方作为垂钓草鱼的钓位,会有不错的收获。
2.选择下风口作为钓草鱼的钓位
在黑坑池塘中垂钓时,根据风向选择下风口处作为钓位来垂钓草鱼,对钓友们来说会比较有利一些。因为在黑坑池塘中,下风口处的风浪比其他地方稍微大一些,上下水体之间的交互会使得水中溶氧量增加,草鱼本身是一种比较不耐低氧量的鱼类,因此会聚集在此处游动。另外,下风口一般多会汇聚大量的草籽等植物的茎叶,草鱼由于摄食的需要,也会选择下风口进行觅食。
二、黑坑池塘钓草鱼自制饵料
在黑坑中垂钓草鱼,钓友们多以罐头玉米或者水果玉米做饵进行垂钓,由于草鱼体型较大,觅食量也十分大,因此我们一般用水果玉米加一些草鱼类商品饵进行打窝,边打窝边垂钓,每次投喂饵料量以一个拳头大小为适宜,打窝后挂饵垂钓即可,一般饵料主要以钓鱼小药加罐头玉米为主,小药多以酸味型加香甜味型为主,浸泡一段时间后挂钩即可。如果黑坑池塘中草鱼为颗粒喂养,则应以颗粒型饵料加小药为主。在此推荐《钓草鱼高手分享的秘制玉米粒饵料配方》和《高手分享钓草鱼的饵料配方大全》给大家,喜爱钓草鱼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
三、黑坑池塘垂钓草鱼遛鱼技巧
黑坑池塘中垂钓草鱼,多以大漂大竿粗线为主,由于线组配制较粗,在中钩后,我们可以相对缓慢的遛鱼。如若碰到体型较大的草鱼,可以适当的跟着鱼走,慢慢耗费草鱼的体力,直到把鱼溜翻。这种办法虽然较为粗笨,但比较保险,因为在黑坑中垂钓大型草鱼,一般数量较少,我们只能钓一条是一条,采取这种保守的遛鱼策略可以降低脱钩跑鱼的几率。
拓展内容: 钓草鱼的技巧
一、注意选水草稀疏适宜处
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言下之意,钓鱼必须钓草,说明鱼类大多栖息在长有水草的地方。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稀疏适宜处才是鱼类的最爱。尤其冬季浅水区虽有茂密枯黄水草,但水温偏低,而旷水区或水草稀疏适宜处在阳光作用下升温较快,鱼类就会来觅食。所以冬季一般在野河钓鱼,选钓点尽量不要在水深1.5米以下水草茂密处、草洞、草缝等处做窝为妥。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水草茂密,虽然隐蔽性好,但阳光穿透力较差,此处水温偏低;二是草洞、草缝处水体阴冷,从鱼的趋温性来讲,鱼类不愿在此久留;三是此处水环境较差,可食饵料较少,鱼类大多不愿在此驻留。若遇到阴雨天,就铃铛别论,因水体温差不大,鱼类通常往水草茂密处或深水区转移,较浅的旷水区则基本无鱼。
二、注意选有倒数和障碍物处
在有倒树和障碍物处选钓位,是钓鱼人明智的选择。因此处才能孳生繁衍和聚集浮游生物、小鱼、小虾,它们自然是鱼儿品尝的“美味”,鱼类见此处有好吃的会久久不愿离去。需要注意的是,若在此处选钓位要做到三看:一看这些障碍物和倒树处水的深浅,清澈见底则不宜做窝;二看是否有鱼星或水体略带浑浊,若有鱼星或水体呈浑浊状,说明有鱼类在此处活动,不管深浅都应在此做窝;三看是否有可以下钩之处,尽可能使钩不易挂底,确保你垂钓安全。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一面。好的就是此处容易聚集鱼类,是可以做窝垂钓之处,不利因素就是垂钓时,常会与小鱼将饵钩快速向树枝丛中拖拽,若稍不留神就会挂钩,给你带来很多麻烦。基于此因,做窝最好距倒树或障碍物保持适当安全距离,通畅应在50厘米以上为妥。
三、注意选向阳背风处
众所周知,鱼类是趋温性较强的动物,冬季在提高坡陡背风向阳处选点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水体升温相对较他处快,鱼类乐意来此嬉戏、觅食,是冬钓选钓点理想之处。即使有时鱼获较少,但人避开寒风瑟瑟之苦,这也是钓鱼人的一种快乐和享受。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地方选位,最好不要一味选深水处,应在1.5米左右深且略带浑浊处选钓点为妥。
四、注意选凹凸不平处
在寒冷的冬季,这些凹凸不平处有一定隐蔽性,且又御寒,鱼类大多乐意栖息于此处。尤其坑坑洼洼处食物较丰富(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和其他可食天然饵料居多),所以鱼类喜欢再次逗留、觅食。这就要求钓手来到垂钓场所务必注意观察。在通常情况下,长有芦苇、蒲草、茭草等高秆水生植物处,因其贴近底层根系错落有致,形状各异,凹凸不平,鱼类冬季最乐意在这些地方聚集、栖息。这里最大特点是:有得天独厚的水域环境,不仅隐蔽性好且御寒,是冬钓较理想的钓位。
五、注意选有石块处
通常在有些较大水域中或中小型水库、湖泊、河道等处,为了保护河床和堤岸,在近岸水体中往往抛投许多石块,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很多天然洞穴,石头旁这些形状各异的洞穴正是鱼类抵御寒冷和感到有安全感的隐蔽场所,鱼类非常喜欢钻在洞穴或在石头旁栖息,并在此度过漫长的冬季。此外,因石头旁也是小鱼、小虾、浮游生物赖以生存鱼活动的场所,这里不但是鱼类于东的好地点,也有颇丰的天然饵料源,鱼类觉得此处挺安全,还有许多好吃的便会再次长期居住。这里不但有鲫鱼,而且还能钓到鲶鱼、鳜鱼呢。需要说明的是,选钓点最好在距岸稍远些的深水石头处。
六、注意选有洄水的流水口处
因是寒冷的冬季,通常水域中的溶氧量较其他季节要高许多。但有时因天气和水质等原因也不尽然,某些水域鱼类也会呈上浮态势。若水体流动,在客观上也能起到改善水域中的溶氧量状况,而且有流水处水温相对要偏高些,鱼类上浮概率会即刻好转2011年1月25日,多云天气,-1℃至13℃,笔者居住地因某河道进行疏浚工程,实施前需要抽水,我与李钓友为过钓瘾,便趁机寻找垂钓点。我们在一闸口有洄水处的草边、石头旁选位做窝,不到30分钟便有鲫鱼上钩,继而频频咬钩,可谓喜获丰收。
七、注意选深浅适宜处
冬季钓深既是垂钓的一般常识,也是很多钓手传统习惯。若是将“深”如同有些人所断言那样——深水处有大鲫,愈深愈好那样理解,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和片面性。因为,水温虽有夏钓深则“凉”,冬钓深则“暖”而相对符合鱼类生存这一特点,但深水区食物相对匮乏,且溶氧量不足。鉴于此情,通常鱼类生活习性显示和前辈的经验表明,即便有些水库和较大河流中有较能耐氧的鲤鱼、鲫鱼等鱼种,但一般也多在3-5米深水域中栖身。如遇好天气午后,尤其是鲫鱼,还会到更浅一些区域觅食。诚然,这里所说的前,也不是想春钓那样钱,一般河道至少要在1.5-2米深,才是这些鱼类藏身之处。
从实践和有些钓谚看,“水不在深浅,只要有鱼则成”之见解分析,笼统讲“冬钓深”就显得有些不太合时宜。基于此情,冬季选钓位,在深浅适宜处最为理想。若不从实情考虑,一味追求钓深水,到头来往往事与愿违。
八、注意选比较浑浊处
所谓浑浊处,简言之,即是看水色选钓位。冬季大多水域处于枯水期,水体较清澈。若是1.5米左右深的水域,在阳光照射下,当气温适宜时,水体中浮游生物便开始活跃,鲫鱼趁势亦会进行游弋、觅食,致使水体浑浊(呈淡黄色)。若选位恰当,定会有好的渔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务必要搞清楚水体变浑浊的原因。因为造成水体浑浊原因较多。譬如:一是有人刚摸鱼不久,因人为搅动使水体变浑;二是排水渠向河道排水,使水域浑浊;三是有人在此处刚放过鱼鹰,使水体变得较浑浊,作为钓手对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去伪存真,在确认是鱼类活动使水变浑浊后方可在此做窝垂钓,否则是徒劳无功的。
我们钓鱼人,特别是一些新手钓友,往往都不重视“子线的长度”,其实子线长度对浮漂信号、鱼吃截口等都有很直接的关系,也是钓鱼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到底该如何选择子线长短呢?本期《渔课堂》来告诉你。
您很对于你提出的 关于子线的问题我想您也是铅皮座 8字环 双子线钓底吧如果是针对鲫鱼 用 1.0的大线就足够了 至于子线 应该是越细越好我用的是0.8的子线细了 就很容易打结 子线总长 20厘米(个人爱好) 两个钩之间有一点的 钩距 就不太容易打结了 子线常换 也是必须的若像您说 经常有大鱼 那就 适当的加粗子线 1.5大线 1.0或1.2的的子线 另外线的质量不同 承重能力也是不同的 最好购买 质量好的线对 您看到 河里有下粘网的人 您就忍忍吧 你要是在我们这见到 河里电鱼的 天天天的像打仗似的来回穿梭 还有毒鱼的 职业杀手 你可能就不会记恨 这些粘网捕鱼的了反正钓鱼就是娱乐呵呵 祝你心情愉快 渔获多多
子线长短对上鱼的影响第一篇: 长子线的优点:饵的摆幅较大,鱼的吃口好;距铅坠较远,隐蔽性好;同时不易断;缺点:信号传导损耗大,且传导较慢。短子线的优点:传导迅速到位快且准确,信号大;缺点:隐蔽性不好,信号有时过多,判断不易准确。1、春钓鲫鱼:子线长度20-25cm。因这时鲫鱼在越冬后刚开始索饵,胆小但贪食,对活食较为敏感。这个长度的子线摆幅大,上下钩饵与子线间在落底前有个自然的夹角,便于鱼口的吸入,故中鱼率较高。适用钓法为:搓饵钓底及搓饵钓接口等。2、夏初钓鲫:子线长度15-20cm。因这时鲫鱼吃口极好,只要把漂调准确,中鱼率高且有一定的速度。适用搓饵钓底或拉饵钓底。3、拉饵钓鲫:子线长度10-12cm。这是主要考虑鱼的密度高、垂钓时追求速度。适用钓法:拉饵钓浮(中上层为主)。4、悬坠跑铅钓鲫:子线长度5-8cm。为了增强信号传导及灵敏度,这时一定要采用短子线。)5、钓鲤鱼:子线长度20-30cm。因鲤鱼个体较大,警惕性高,采用线可有效降低鱼体碰线等假信号。同时中鱼后,亦不易断线6、钓滑口鲫:子线长度18-20cm。这样既可避开一些假信号,同时灵敏度又不至于太低。7、钓草鱼:子线长度25-30cm与钓鲤相同。8、钓鲢:子线长度25-50cm。还有很多情况下的子线不同长度的用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深水底层钓快鲫,子线15cm。浅水钓鲫,子线12-15cm等等第二篇:关于子线长度的争论由来已久,包括大师们在内都不一样。但钓鱼无常理,子线长或短都有其的道理,以下试简述之。首先谈一下子线长短的主要优缺点:n 短子线:优点:1、灵敏2、饵到位快缺点:1、提竿不中鱼(容易过灵) 2、诱鱼效果差 3、距铅皮座近,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小,鱼不敢吃长子线:n优点:1、稳健2、子线摆动大、诱鱼好 3、距铅皮座远,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大,鱼敢吃缺点:1、矛鱼多(信号传导损失大,容易过钝)冬钓的最大特点是鱼轻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滑口鱼一般包括轻口,但轻口鱼不一定包括滑口。如果冬天在水库、野塘、粗放混养塘钓,原本生口的鱼也会轻口,而冬钓大棚的鱼,由于反复钓放,就是滑口鱼,加上冬天会更加轻口。如果是冬钓是在水库、野塘、粗放混养塘,也就是对象鱼是生口鱼但天冷而轻口,建议采用短子线,主要三点理由:1、生口鱼,不太在乎饵距铅皮座的距离2、冬天诱鱼效果很难体现,以人找鱼为主(小杂鱼不论)3、灵敏,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是冬钓,也就是对象鱼是滑口鱼但天冷愈加轻口,建议采用长子线,理由不再论述。 那究竟多少长短为长子线或短子线呢,我这里试总结一下:短子线:n正常钓鲫鱼:20cm(小鲫鱼10-15cm)正常钓混养:25cm-30cm冬钓鲫鱼:10-15cm长子线:n正常钓鲫鱼:25cm-30cm正常钓混养:35cm-40cm冬钓鲫鱼:25cm-30cm另外格外强调一点,长子线的调标应偏灵,因为长子线本身就是偏钝的(子线弯曲度大、信号传导损失多);短子线调标应偏钝,因为短子线本身就是偏灵的,讲到具体调目钓目上,长子线可钓高钓低,例如调6钓3等(11目硬尾标);短子线可钓低钓低,例如调3钓3、调3钓4等(11目硬尾标)。
子线是线组中最薄弱的环节,一般的选择原则是双子线的拉力小于大线(主线)的拉力;长度选择时,需参照以下因素,首先是,鱼小则短,鱼大则长;再者是,鱼快则短,鱼慢则长;还有是,钓深则短,钓浅则长;常规钓鲫鱼子线的长度选择范围是10-20厘米(对折后)钓鲤鱼、草鱼的子线长度选择范围是25~35厘米。在垂钓时,如果没有超长子线,可以通过调节铅坠位置,来达到“改变”子线长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