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老黑坑鱼塘怎么消毒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鱼池消毒用什么最好(鱼池用啥消毒最好)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鱼池消毒用什么最好

鱼塘需要我们定期消毒来驱除虫害,但是消毒粉用量要把握好,不然有害鱼健康。

请教一个问题!怎么样在不抽干换水的情况下处理臭池塘!

有两种植物可以遮住 一种是莲藕 一种是水葫芦 水葫芦生长快速 莲藕也差不多 再放上埃及鱼 但是这段时间内是无法做到的 至少三个月左右 除非你多放点 但不能再往里排臭水了水了 说实在的抽掉水是比较稳妥的 晚上抽 用个大点的水泵 一两晚也差不多了

请问鱼塘里有鱼可以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吗

不行,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是在鱼苗下塘前7-15天,选择晴天进行消毒,以杀死鱼塘中的病菌和敌害。常用消毒药物有生石灰、茶枯、巴豆、漂白粉等,属于放养前的准备。

用生石灰消毒的具体做法是干塘后清除四周杂草、杂物和池底淤泥,整不池底,加固塘埂。对配备的投饵机、增氧机、抽水泵等机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方法有两种:

一是干法清塘。池底经冬冻或暴晒15~20天后,采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75~90公斤/亩,方法是将生石灰放入小坑内加水化浆后趁热均匀全池泼洒,次日用长柄泥耙翻动塘泥,以充分发挥消毒作用,提高清塘效果。

二是带水清塘。对排水困难的鱼塘,可采用生石灰带水清塘。当水深为10~30厘米时,用量为100~120公斤/亩;当水深为1.0米时,用量为150公斤/亩左右。方法是将生石灰放入船或桶中加水溶化后立即趁热全池泼洒。使用生石灰清塘不仅可以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而且还能改良底质,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保证有机物质的良性循环,还能补充塘鱼发育生长对钙质的需求。

扩展资料

除了使用生石灰还可以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含氯量在30%左右,经潮湿分解放出次氯酸和碱性氯化钙。次氯酸释放出的新生态氧,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用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0克,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遍洒全池。漂白粉在空气中极易挥发和分解,须密封贮藏,隔绝空气。应贮藏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以免失效。盛置漂白粉的器皿最好用陶磁缸和木制器皿,不宜用金属器皿。使用时应戴上口罩,在上风处泼洒药剂。

参考资料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鱼塘消毒

参考资料来源: 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春季养殖池塘管理技术

遇到黑坑,水质都发黑了,怎么用

典型的肥水,现在黑坑水质基本都很肥,因为每天都有人往里打窝,水又不流通,加上夏天气温高,水生物滋生,很容易就变成肥水了,这样的地方钓鱼,鱼都偏口,而且比较滑,一般接近深水的地方会好点,饵料适口性要强,松散雾化快,比重轻,线组要细,保证灵敏度,同时减轻线径对滑鱼的影响,三就是味型,一定要有**鱼吃食的欲望,可以加小药在饵料里增加聚鱼的效果,黑坑用对小药是很关键的,只是推荐你可以试试一品源优生产的小药套餐,几种搭配加到饵料跟窝料里,味型比较特殊,聚鱼比较快,我们这边黑坑水肥,钓鱼人多,但是鱼的密度很小,所以要求技术含量很高,都变着方法的改变套路钓滑鱼,祝你好运,希望回答对你有一点帮助,望,采纳

鱼塘水质发臭变黑是什么问题?如何处理

一、氨氮引起的水质问题

氨氮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的排泄物、肥料、被微生物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等有机质。水体中氨氮偏高会使鱼虾蟹发生肌肉痉挛、眼球出现回转反射障碍,甚至出现异常旋转游泳等症状,严重时窒息。

养殖水体氨氮处理方法:

1、每年定期做好清塘、清淤、晒塘,用生石灰等消毒;

2、合理开启增氧机,增加池中溶氧,开启增氧机还可起到挥发水中氨氮作用。

3、培水施肥,根据水质状况,按照“少施勤施”的原则,注意氮肥的使用量,应以碳源肥料为主,促进水体藻类和有益微生物繁殖,吸收利用氨氮,减少氨的累积。

二、**酸盐引起的水质问题

**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形成过程主要由于残存在池底的饵料、粪便、死藻等物质分解成有毒性的氨氮(主要是分子氨),然后转化为**酸盐,或者是不恰当的时间使用化学消毒剂将消化细菌等微生物杀灭,从而造成**酸盐集聚。

**酸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源水含有氨氮,进塘后,经过曝气,被不完全**的结果;

2)过多的残饵、粪便、尸体、死藻等有机废物长期积累后,有机态氮转化成无机氮的中间产物;

3)肥水时,选肥不当,多见于农家肥和化肥;

4)老化池塘,淤泥多,进水后,淤泥中的有机氮源在微生物发酵的作用下,产生氨氮和**态氮;

5)水体中缺少促进氮循环的菌类(硝化细菌),藻相不平衡或缺少藻类。

6)天气剧烈变化,引起水体缺氧,底部恶化,硝化细菌在低温时,硝化作用减弱,“倒藻”等现象。

对于鱼类,低浓度的**酸盐就能使鱼类中毒,中毒后,血液的携氧能力减弱,即使在含氧丰富的水体中也体现出类似缺氧的症状。

**酸盐中毒现象是:轻微且长时间中毒现象不明显,逐渐会引起摄食量下降,活动能力下降,鱼体消瘦,体表无光泽,反应缓慢,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严重中毒时,出现浮头,甚至会大量死亡。

对于虾蟹类,**酸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慢性中毒,生理性缺氧;蜕壳时,容易出现蜕壳不遂、软壳死;

会引起肝胰腺肿大,会诱发“水瘪子”(蟹)及“肝胰脏坏死”(虾);影响摄食率;影响生体内外渗透压,引起水肿;引起应激反应,对虾会引起红体、红须、红尾等症状。

养殖水体**酸盐处理办法:

1、开增氧机,增加溶氧量,是硝化作用进行完全,减少**酸盐形成机会;

2、制订合理放养密度和投饲计划,提高消化水平,减少饲料残渣和粪便排泄;

3、硝化细菌消除,“邦恒降**酸盐功能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酸盐高的问题;

4、补充有益藻类,使藻类多样化。藻类会将**酸盐作为氮肥,转化成自身可以利用的物质;

5、增加其他有益菌类,例如:地衣芽孢杆菌,放线菌等,这些菌类具有分解功能,能将有机转成无机,将大分子在转化成可以被藻类或自身利用的物质。

三、硫化氢和藻类引起的水质问题

水体中硫化氢偏高会引起鱼虾神经系统中毒或抑制某些功能,会导致闪电死亡,健康的虾蟹碰到硫化氢会快速死亡,引起“偷死”。

藻类大量繁殖会引起水质浑浊、变色(变绿、发红、变黑、变坏发臭、甚至死鱼),重者会引起虾蟹中毒,虾蟹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缓慢,极易生病。

解决办法:

1、合理放养,合理投饵,减少残饵和水体有机质积累;

2、充分增氧,促进水体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同时高溶氧可以**消耗硫化氢;

3、在养殖前期就开始使用微生物制剂,既可以有效降解池底氨氮、**酸盐、硫化氢、藻毒素等有害物质,解决水体恶化问题 ,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对水质突变、恶劣气候和发病期间有显著改善效果。

扩展资料:

鱼塘的环境要求:

一般池塘面积较大,水较深,光照比较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

具体来说,应具备如下的几方面的条件:

1、面积和水深。池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成鱼塘的面积以4—10亩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鱼种塘的面积则可在5亩以下,水深1.5米左右。

2、土质和底质。鱼塘多是挖土修建而成,土质对水质的影响极大。池塘的土质以黑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

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这是残剩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

池塘中有一定的淤泥,塘水容易变肥,有利于养鱼和高产。但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因此,淤泥过多必须及时清除,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3、水源和水质。良好的水质,要求溶氧充足,酸碱适中(PH值7—8.5),水温较好(最好25—30℃),营养盐丰富,水质较肥(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褐色和淡酱油色,透明度为25—30cm),不含有毒物质。

4、池塘的形状和方向。池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宽之比为2—3∶1,宽边长度为30—50米,以便于管理和拉网捕鱼。

池塘的方向为东西向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日照时间,对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增加溶氧都有好处。池塘周围不宜有高山和高大的树木遮光挡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