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黑坑麻团配方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麻团的做法和配方是什么?(麻团该怎么做)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主料:糯米粉250克、红豆沙80克
辅料:糖50g、泡打粉1克
1、白糖放入碗里,加温水搅拌至融化。
2、筛入糯米粉和泡打粉,加1勺油和适量温水,拌匀后和成光滑的面团。
3、将和好的面团分成等量的剂子,取一个按扁后包入豆沙,搓成圆球。
4、搓好的麻团放在芝麻碗里,多滚几圈。
5、使其均匀粘上芝麻,最后再用手团紧按压下,防止芝麻掉下。
6、锅中倒入色拉油,宽一下,6成热时放入麻团,小火炸约15分钟。
7、炸的过程中要不停用铲子翻动麻团,使其均匀受热,等麻团体积变大浮起来,呈金黄色时捞出。
8、用厨房纸巾吸掉多余油份即可食用。
主料
糯米粉 (250克) 红豆沙 (也可用其他馅料,如南瓜、山楂等)(80克)
调料
白芝麻 (80克) 糖 (50g) 泡打粉 (1克)
具体步骤:
1.白糖放入碗里,加温水搅拌至融化。
2.筛入糯米粉和泡打粉,加1勺油和适量温水,拌匀后和成光滑的面团。
3.将和好的面团分成等量的剂子,取一个按扁后包入豆沙,搓成圆球。
4.搓好的麻团放在芝麻碗里,多滚几圈。
5.使其均匀粘上芝麻,最后再用手团紧按压下,防止芝麻掉下。
6.锅中倒入色拉油,宽一下,6成热时放入麻团,小火炸约15分钟。炸的过程中要不停用铲子翻动麻团,使其均匀受热,等麻团体积变大浮起来,呈金黄色时捞出。
7.用厨房纸巾吸掉多余油份即可食用。
望采纳!
蘸麻团主钓滑鱼糗鱼,黑坑偷驴,野钓等鱼情不是很快的鱼(快鱼直接用散落铒或散炮),不管啥铒蘸麻团,一定要软要粘,不粘蘸不住麻团,不软入口性差,当然如果小杂鱼多,饵料可以略微硬一点,但还是要粘,一般在饵料里加麻团伴侣或玉米粘粉,这些铒加到任何饵料里都会很黏,双钩搓粘铒铒,然后在颗粒里面蘸一下,摁一下让鱼饵蘸的颗粒更牢固一些,抛杆不要抛满杆,让钩子落到浮漂所在的位置就好了,宁近勿远!(远了会把鱼诱到窝子前面去)
1、热水倒入澄粉中,混合均匀,揉成软面团。2、将糯米粉中加入糖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泡打粉(或者酵母片醒过的面),再加入上面的澄粉团,加水适量揉成稍软的面团。3.揉成长条,分成若干小剂子。4.将小剂子按扁包入适量豆沙馅,包好揉圆。5.将两手少沾点水,揉几下麻团,使其表面沾上水,增加黏性。6.扔到芝麻堆里滚上芝麻,再拿出来揉实,把芝麻揉进麻团。7.锅中做油,烧至七成热,放入生坯,小火炸至表面金黄即可。
麻团蒸糯米捣烂为团,用芝麻屑拌糖作馅。麻团原料配方 湿糯米面900克 发酵糯米面480克 豆馅300克 芝麻仁200克 糖腌桂花20克 红糖200克 饴糖300克 花生油1000克(炸成品实耗150克) 小苏打少许制作方法 1.将湿糯米面与发酵糯米面放盆内,加入热水约450克,红糖、饴糖、糖腌桂花、小苏打等,拌和均匀,调成粉团。2.把和好的粉团分成大块;再搓条,揪剂子(每个重约90克),按扁,包入15克豆馅,封口捏圆;包好以后,表面粘匀芝麻仁(要先用开水焖过),即成麻团生坯。3.将锅内的油烧至八成热以上,然后降至六成热左右,放入麻团生坯,炸至外壳发挺、发硬;离火降温炸(即氽,如油温仍然高,还要注入一些凉油降温),并不断翻动,防止粘连,直到氽至麻团膨胀成为空壳球时,再移到火上,加大火力,稍炸片刻,至外壳硬脆,色泛金黄即可。产品特点 焦脆,油甜,麻仁香浓。冷麻团的制作材料:主料:糯米100克,赤小豆150克,大豆100克,芝麻150克调料:白砂糖250克,花生油25克,麦芽糖200克冷麻团的特色:色泽白中透黑,软糯爽滑,甜而入味,是夏令小吃。冷麻团的做法:1.将赤豆洗净,煮熟,倒在竹淘罗里用手搓擦,滤去壳,沥干。炒锅烧热,放花生油再烧热,下白糖熬成糖浆,再下豆沙炒均匀,取出冷却,制成豆沙馅心。2.芝麻洗净,炒熟,碾成末,冷却后与绵白糖拌匀,即成芝麻糖粉,黄豆洗净,炒熟,磨成粉。3.将糯米淘净,用水浸3-5小时(按天气而定,天热时间可短些),然后放入笼屉上蒸,熟后用开水均匀地淋一遍,再蒸10分钟后再淋一次水,再蒸10分钟,随即倒在案板上,使劲揉擦成半米半粉团状态,冷却后摘成每只重75克左右的坯子20只。4.把每只坯子揿扁,包入豆沙馅15克,再揿扁,包入芝麻粉15克,捏拢口,搓成鸭蛋大的长圆形,大半只滚上黄豆粉即成。
钓鱼重要的是会看鱼漂,它是反应鱼咬钩与否重要表现的媒体。其表现为上浮、下挫、横移三种情况。钓鱼人都将浮漂比做是自己的眼睛,可见其重要性了。所以先学钓鱼的朋友,首先该注重的该是学会如何调整浮漂和观察鱼儿咬钩时浮漂所传递的信号。 漂调的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其反应的灵敏度。 台钓钓组,的精华之处,在于其能非常灵敏的反应鱼吃食的信号。其钓组的搭配比较精细-------小竿,细线,小漂(长流线型浮漂,细尾),轻坠,小钩,长脑线(拴鱼钩的线)。至于怎么组装,这里都有详细的图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费唇舌了。 一切就续后,就是试漂,调漂。一般的文字资料,都介绍以调四目钓两目,为台钓入门的基础。我也用其做为调漂的基本参数。所谓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为一目,调四目,就是要让浮漂露出水面四个小格。而所谓的钓两目,就是看水面露出两个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横移而来判断鱼咬钩情况。 这个时候,学钓的人也许就会糊涂了,怎么调着是四目,而钓着却说两目?差两个呢,别着急,这个就涉及到了台钓和咱们民间所流传的钓于方式的关键。我们民间这种钓鱼方式一般钓鱼人都称做传统钓,传统钓钓组的坠子是躺在地面上,坠子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调几目就钓几目。而台钓的坠子是悬浮在水中的。它的重力小于漂的浮力,这个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答案补充 才说的调四目,就是将浮漂调的在水面上露四目。钓二目,是指在水面上露出的两目,而少的两目是鱼饵的重量,因为上面已经说过,台钓的钓组在空钩情况下是悬浮水中的。所以当双钩挂饵下水后(饵的大小适当情况下,约黄豆粒大),浮漂会自然下沉两目,水面还会剩余两目,而剩余的这两目,就是所谓“钓两目”,开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谓的调“四目”。到这里该明白“调四目钓两目”这个专业说法的由来吧? 答案补充 这个四目如何调呢?首先,我们将铅皮缠到铅皮座上,然后扬竿入水找深浅,也就是所谓的找底。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将漂向上移动,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接着就提竿,将浮漂象下移动(浮漂座上下各有两个太空豆)但是暂时不要移动最上面的那个太空豆,那是标视水深浅的,起定位的作用。一会修整铅皮的时候用的着。如果钓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动浮漂。直到找到上面说的深浅。答案补充 将竿提出,把浮漂向下移动到方才留着没移动的太空豆与最下面的钩之间距离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于实际水深的方。或者干脆把漂移动到坠子附近,用剪刀修剪铅皮。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这个时候也就完成了调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这个修剪铅皮的过程,同样方法你也可以调 5、6、7、8、9、10目。也可以调 1、2、3、目,全看你想怎么调,需要多少了。其关键是修剪铅皮的重量!有人也许问,怎么调一目啊?铅皮都很轻了。轻那你不会换一块大的铅皮重新修剪?笨的你。:)答案补充 接下来,就是台钓调漂关键的地方了,找底。这个时候你需要在准备一小块铅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给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然后扬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在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为什么要露五目呢?因为才用铅皮找的底,不过是粗略的知道钩在水中的大**置。拿下铅皮后,由于浮漂的浮力大于下面钓组重力,所以会上浮,而这个上浮距离是我们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将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直到水面上刚刚、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注:一定是由五目一点点向下移动到四目!!!至此。就剩下最后一项工作了,就是再将浮漂向下移动两目的长短。到此,整个调漂过程才算完成。答案补充 有朋友要问,已经调到四目了,为什么还要向下移动两目?呵呵,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是调四目,钓两目。上面说的很明白。四目是空钩无饵时的状态,而钓两目是双钩挂耳的垂钓状态,这两个饵团的重量正好是能让浮漂下沉两目,从而达到钓两目的最佳灵敏状态。而我们调漂刚露四目的时候,钓组在水中的状态正好是最下面的那个单钩轻轻的擦着地皮儿,那是似触未触的状态。如果挂饵后,不是最佳状态。我们将浮漂在向下移动两目深浅,也就等于把两个饵团的重量留了出来,如果此时在挂饵垂钓,那一定是浮漂调好的四目基础上下沉两目,水面留两目。也就是要钓的两目。这个时候水下钓组的状态是下钩饵团刚刚触地,真正达到了整个钓组的最佳状态。 如果要让钓组的反应变的迟钝点,那就向上移动浮漂,从而达到一钩横卧水下,一钩悬浮,或者一钩横卧水下,一钩轻微触地,亦或者双钩都横卧水下和铅坠以下的钓组都卧在水下的相对最迟钝状态。如果要灵敏,一切要反过来。既让双钩挂饵后都处在悬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