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黑坑鲢鳙怎么避开小白鲢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在垂钓鲢鳙的时候,如何应对小杂鱼闹窝的问题?(钓鲢鳙如何避免小鱼闹窝)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打浮+加快抛竿频率,尽快的诱鲢鳙进窝,鲢鳙进窝前饵料不要打的太厉害叫饵料尽快雾化,一旦鲢鳙来了白条自然就没有了
鲢鱼嗜好酸、鳙鱼嗜好臭。用饵要投其所好,鲢鳙鱼是靠大嘴巴滤食浮游生物,用饵讲究鱼饵雾化,一般有频率的挂饵抛竿提杆30次左右能做一个立体的窝子,如果有白条鱼闹窝说明鲢鳙鱼还没进窝子赶走小白条鱼,等鲢鳙鱼进窝子后有小白条鱼常常有蹿出跳出水面的迹象,就没有杂鱼闹窝子了,水面还不时伴有菊花团样的小气泡冒出(鲢鳙鱼滤食呼出的鱼泡)!鲢鳙鱼属于上层鱼种,一般在1.5到2.5米的泳层中活动,找准鱼层、调好鱼饵状态一般就能收获垂钓快乐!了解更多钓鱼知识加入我们、谢谢采纳!
好钓与否,这个得看降雨量的大小!原因是鲢鱼为中上层鱼,并且喜欢在高温、高氧的大水面活动与觅食。它觅食的积极性受水温和水溶氧量影响很大,在水温过低或温度变化过大时,鲢鱼会因不适应而出现闭口现象!所以适宜的水温与水溶氧量可以让人连竿、爆护,反之一天无口“空军”也很正常!下面咱就分析一下什么样的雨后阴天适合钓鲢鱼,什么样的天气不适合!
一、小雨后的阴天
就当前季节来看,现在是初秋,一天当中的气温与水温还是很高的,这也是一个最适合钓鲢鱼的季节!
如果连下两天的雨为小雨而第三天是阴天,这时是很适合钓鲢鱼的!两天的小雨虽然时间长,但降水量上不会很大,所以降雨带来的水温变化不会很大。同时因下雨天无阳光照射,在热传递的作用下,全水层的温差不但不会变大,反而会变的更小!另外,雨水的注入能提高水域的水溶氧量,使包括鲢鱼在内的鱼类变的更加活跃,从而提高了鱼类觅食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小雨后的阴天是适合钓鲢鱼的,当然也包括其它鱼!
二、大雨后的阴天
秋季到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降温,这也给鱼一个开始储存能量的提醒!这时的鱼开始大量觅食,以防冬季体能的消耗,所以秋季被钓友称为钓鱼的黄金季节!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得穿棉”,这句俗语说明了秋雨带来的降温是很大的!如果连下两天的大雨后,第三天的阴天去钓鲢鱼是不好钓的,包括其它鱼类!原因是两天的降雨不但时间长,而且降雨量很大,同时会伴随较大的降温!这时虽然雨水增加了水域的水溶氧量,但过多雨水的注入,也大大降低了水温!如此包括鲢鱼在内的鱼类,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温差变化,多会躲藏于温度变化较轻的深水区,同时活性变差、觅食不积极!
以上可见:连续大雨后的阴天是不适合钓鲢鱼的,也包括其它鱼类!
总结一下:包括鲢鱼在内,无论钓什么鱼,温差的变化对作钓都有很大影响!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雨后都适合钓鱼,这要看降雨对水温影响大小而定!
夜钓鲢鳙饵料怎么搭配?钓鱼大师分享钓鲢鳙饵料使用技巧心得
区别如下:
1、鱼头区别
白鲢的鱼头相对来说比花鲢小。花鲢的鱼头可占身体的1/2甚至更多。
2、体**别
白鲢身上全白鳞,无黑色斑点。花鲢身上有淡黑色斑点。
3、腹部区别
白鲢腹部有棱,即腹部的**有一条很明显的折痕。花鲢腹部平滑,无折痕。
注:上图为白鲢,下图为花鲢
拓展资料
关于花鲢的营养价值
主要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无氮浸出物。以及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等,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水分的含量逐渐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则逐渐增加。
关于白鲢的营养价值
白鲢肌肉的营养成分随体长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范围为:水分占60.3-80.9%,蛋白质15.3-18.6%,脂肪2.0-20.8%,灰分1.0-1.4%,无氮浸出物0.2-1.7%。鱼体肌肉的生化成分亦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而变化,当水分含量逐渐下降时,蛋白质及脂肪则逐渐增加。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鲢百度百科:白鲢
钓鲢鳙,最精准调漂方法,想钓几目就钓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