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黑坑一亩地水洒多少尿素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一亩田第一次要撒多少斤尿素和肥料?(一亩田用多少尿素)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各个作物使用的尿素量是不一样的。拿水稻和小麦来说。
一、水稻
1、水稻施肥原则应是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化肥主要作分蘖肥,氮化肥采用多次匀施,特别注意好壮苞、壮籽肥,在足穗的同时,攻大穗大粒。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据测定,水稻的总吸肥量有50%-60%的氮素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潜在养分而降低地力,增施有机肥是维护和提高地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水稻生产要强调积制土杂肥,发展养殖业多施栏肥、多种绿肥,推广撩穗收割和稻草还田等,使有机肥施用量占全期施肥量的40%。
(2)适量早施分蘖肥,第一次每亩施尿素6-7.5千克;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对生长差的田块,补施第二次蘖肥,亩用尿素4千克以内;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肥的田块,每亩追5-7.5千克钾肥。
(3)看苗施用穗肥,促花肥与保花肥都可施用,每次每亩可施用尿素5千克。水稻对钾肥需求量大,晒田复水后结合追施氮肥,每亩追施工2.5千克左右钾肥,增产效果显著。
(4)看苗施用粒肥和叶面追肥在始穗前禾苗叶色过淡的,每亩撒施2-2.5千克尿素,齐穗后过早落黄的田,每亩施尿素2.5--3千克,生长正常的杂交稻,只宜用500--750克尿素兑水50千克喷雾作粒肥。
2、尿素含氮46%,是水稻的理想用肥。但在施用的时候,由于使用不当不合理,既造成了浪费,又没有效果,反而使水稻的病害发生和流行。
(1)基肥深施在秋翻前或春翻后,把尿素均匀地撒施于田面,随即秋耕,使之埋入土壤中。基肥由于施得深,肥效长,施用量不宜过多,以免水稻后期贪青倒伏。
(2)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千克。
(3)播种苗后一个月才能喷洒施“尿素”肥可用作叶面施肥的肥料种类一般来说,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和用于根部土壤施肥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原则上,凡是无毒、无害并含有营养。
(4)晚稻秧苗施起身肥(送嫁肥)以在移栽前2天每公顷施硫酸铵150千克或尿素75千克为宜。
二、小麦
(1)冬小麦化肥使用技术,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2.8-3.2千克左右,磷1-1.5千克,钾2-4千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约为1:0.4:1。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82.4%,钾主要集中于茎叶,点全株总含量的77.6%。
(2)在小麦苗期应有足够的氮和适量的磷、钾营养。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3)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肥所综合该省春小麦产量7500千克/公顷田块的资料,每生产100千克籽粒约需氮2.5-3.0千克,磷0.78-1.17千克,钾1.9-4.2千克。氮、磷、钾比例为2.8:1:3.15。春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为拔节至孕穗,第二个为开花至乳熟,前者略比后者高。对磷吸收率从出苗至乳熟一直是上升的,从拔节剧增,到乳熟达到最高值。根据春小麦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
(4)基肥每公顷施用农家肥30-60吨,碳酸氢铵375-600千克,过磷酸钙450-600千克。
(5)种肥,一般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千克,过磷酸钙225-375千克,与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混合施用,或者采法特氮磷复合肥。播种时,结合施少量种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75-120千克,以后不施追肥。这一方法适合于旱地。
肥力不同的麦田所施用的尿素也是不一样的。
(1)高肥力麦田:每亩底施纯氮5-7kg(折合尿素约13kg左右或碳铵35kg左右),也可用小麦配方肥氮磷钾锌总含量≥50%(15-18-17或18-19-13)35-45kg/亩。
(2)中肥力麦田:每亩底施纯氮5-7kg(折合尿素约15kg左右或碳铵40kg左右),也可用小麦配方肥氮磷钾锌总含量≥50%(15-18-17或18-19-13)30-40kg。
(3)低肥力麦田:每亩底施纯氮5-7kg(折合尿素约10kg左右或碳铵26kg左右),也可用小麦配方肥氮磷钾锌总含量≥54%(18-22-14)30-40kg。
(4)施肥方法:氮肥在高产地块,用总量的60%作基肥,40%作追肥;中、低产地块,用总量的50%作基肥,10%作种肥,40%作追肥。
复合肥一般我们推荐5-10斤一亩,肥水用的话三天用一次,用3-5次
10斤左右吧
尿素加水使用的比例是0.1%-0.3%。
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吸湿后结块,吸湿速度比颗粒尿素快12倍。
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碳。
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硫酸铜和缩二脲反应呈紫色,可用来鉴定尿素。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
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
扩展资料:
贮存注意:
1、尿素如果贮存不当,容易吸湿结块,影响尿素的原有质量,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广大农户要正确贮存尿素。在使用前一定要保持尿素包装袋完好无损,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雨淋,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在20度以下的地方。
2、如果是大量贮存,下面要用木方垫起20公分左右,上部与房顶要留有50公分以上的空隙,以利于通风散湿,垛与垛之间要留出过道。以利于检查和通风。已经开袋的尿素如没用完,一定要及时封好袋口,以利下年使用。
3、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尿素
小麦的施肥是小麦稳产的基础,但一定要把握好量,这几天,我们内蒙古中部才准备开始播种小麦。大概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5号)左右。此时的土层也融化了,着手春播小麦,是我们内蒙古中部地区春播打响的第一仗。
农村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肥料是任何农作物不可缺少和取代的营养或食粮,
这几年,我们农民把小麦作为家里主要的口粮,其余的搭配土豆,莜面小米,一吃就是一年又一年。所以农民十分重视春小麦的施肥或田间管理。其实,我们敕勒川的农民朋友种植的小麦不多,家家户户种一二亩够吃就行了,因为小麦做经济收入的话,入大于出。基本上是没什么收入的。
过去种植小麦,都靠农家肥,现在是化肥,估计后面就会大面积的用到有机肥,化肥虽然在小麦的稳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农药化肥的残留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内蒙古敕勒川,春小麦种植虽然不缺水份,但小麦在返青前生长量小,养分需求小,而我们这里不适用小麦套作,所以种植的春小麦密度大,是成片郁郁葱葱的那种。
所以氮肥的比例多在50%,我觉得小麦地一般不要用太多的尿素,一亩地最多用2斤左右尿素足矣,因为尿素给多了会造成小麦的徒长,虽然看起来给力但很快就会造成小麦倒伏。
春季的小麦是农作物的第一道闪电,所以一定要掌握小麦施肥规律,提高肥料的充分利用率,确保小麦发育成长、高产。 小麦播种前,首先要给麦地里施入足够量腐熟的农家肥。然后到小麦拔节和扬花期间多追一些肥料,合理调剂。在我们北方,有些地方种植冬小麦,冬小麦的春季管理好春小麦略有不同。但春季施肥量一亩地施足农家肥1~1.5吨,50%的氮肥和磷肥,50%~100%的钾肥。这样的施肥量在整个麦田都适合施用。只是冬小麦不需要基肥而已。
小麦追肥分为叶面喷肥、**追肥两种,**追肥深度为7~10厘米,追肥以后要及时的浇水,因为有些肥不易及时吸收而容易烧苗,浇水量在40方左右,把握在缓浇慢浇的基础上就行。
这样能让肥料充分溶解在水中而让秧苗尽快吸收。叶面喷肥也是农人比较多用的一种方式。由于后期小麦根系吸收能力差时,叶面喷肥更有效直接吸收。小麦叶面喷施主要由尿素、磷酸二氢钾、镁肥等等,浓度在0.5%~2%用水按比例充分融化,然后用喷雾器叶面喷洒。
但小麦喷雾时间要掌握在早上8点前,下午5点以后才能让肥料发挥最大作用。但要在喷施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如果遇上雨天那就前功尽弃了。总之,小麦追肥以及肥料的把握量。都得你一步一步慢慢做好,追肥过少会降低小麦产量,而过多反而会造成小麦成熟晚或者倒伏的现象。麦子一旦倒伏,会严重影响麦穗儿灌浆,如果灌浆不充分那么小麦就不圆润丰满而导致大量减产。
汗道的话,一亩地所需要的尿素大约应该在10公斤到15公斤,那么这样的话它才可以更好的补充,也要根据具体的土壤结构来进行使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