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泥鳅黑坑作钓方法图解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求钓泥鳅方法(求钓泥鳅方法图片)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垂钓方法如下:(1) 用钓鲫鱼的小竿钓,钓饵用红蚯蚓,将其分段后使用,泥鳅吃食时,浮头往下沉,此时应提竿,提竿,动作宜轻。(2) 篮子钓法:用一只篮子,其内放骨头,其上覆盖一层淤泥,将篮子放入有泥鳅的水底,一般头天晚上放篮,第二天早晨收篮,每次可同时放几个篮子。(3) 竹笼钓法:用竹篾编成圆筒状,筒口为碗口大小,筒尾逐渐收紧,筒长0.66米,另编一个倒须,放入筒口,使用时,筒口和倒须都要拴牢,泥鳅可从筒口钻进。一般头天晚上放笼,第二天早晨收笼。下笼前,先将筒口倒须打开,逐个放入饵料如骨头等。然后将倒须捆牢,把备好的竹笼一个个放在有泥鳅的水田背坎,或犁田后形成的沟里。次日收笼时笼里便会有许多泥鳅。此外,涨水季节可用竹篾编织一个兜状的大豪兜,放在田缺出水处,泥鳅可顺水流入大豪中。
常见的几种钓法:(1)用钓鲫鱼的小竿钓,钓饵用红蚯蚓,将其分段后使用,泥鳅吃食时,浮头往下沉,此时应提竿,提竿动作要轻。(2)篮子钓法:用一只篮子,其内放骨头,其上覆盖一层淤泥,将篮子放入有泥鳅的水底,一般头天晚上放篮,第二天早晨收篮,每次可同时放几个篮子。(3)竹笼钓法:用竹篾编成圆筒状,筒口为碗口大小,筒尾逐渐收紧,筒长大概半米,另编一个倒须,放入筒口,使用时,筒口和倒须都要拴牢,泥鳅可从筒口钻进。一般头天晚上放笼,第二天早晨收笼。
1,小竿钓法。钓竿是从树上削下来的筷子粗细的各类枝条,长度40-50厘米,数量多少要由下钩的面积决定。钩签要细细的蔑丝做成,废弃的灯笼骨子就是最好的蔑丝,可用剪刀把它剪成05厘米长的签段,再把两头剪成斜角,以小于45°为最佳。棉线越细越好,但要结实,长度以略短于钓竿为宜。再以活扣的方式在钓签的中间位置和钓竿的下半节。都准备好了,即可“穿钓”,就是用拇指甲与食指配合,先把蚯蚓切成相应碎段再穿到钓钩上;穿好后,把钓竿在空中顺势轻轻一甩,几秒钟以后,钓线就紧紧地卷在钓竿上。穿完所有的全部钓竿,就可以下钩了。泥鳅吃食时,斧头往下沉,此时应提竿,提竿动作宜轻。2,篮子钓法。用一只篮子,其内放骨头,覆盖上一层淤泥,将篮子放入有泥鳅的水底,一般前一天晚上放蓝,第二天早上收篮,每次可同时放几个篮子。3,竹笼钓法。竹蔑编程圆筒状,筒口为碗口大小,筒尾逐渐收紧,筒长0.66米,另编一个倒须,放入筒口,使用时,筒口和倒须都要栓牢,泥鳅可从筒口钻进。一般前一天晚上放筒,第二天早上收笼。下笼前,先将筒口倒须打开,逐个放入饵料如骨头等,然后将倒须捆牢,把备好的竹笼一个个放在有泥鳅的水田背坎,或者犁田后形成的沟里。次日收笼时笼里便会有许多的泥鳅。此外,涨水季节可用竹篾编制一个大兜,放在田缺出水处,泥鳅克顺水流入兜中。
泥鳅,民间称鳅鱼。硬骨色纲,鲍科。体细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成鱼长10余厘米,最大个体100多克。头尖,眼小,头无鳞。体鳞细小,体表有黏液,有须5对。背部黑褐色,有黑色小斑;腹部淡黄色或白色。喜栖息于静水的底层或多腐殖质的龄泥中,除用鳃呼吸外,还可以用皮肤和肠呼吸,因此,它十分耐低氧和耐污染。如长期干旱,河塘水干涸,河底龟裂数月,其他鱼类皆死,可是雨水一下,首先由泥底钻出来的就是泥鳅。究其原因,曰本人认为泥鳅不仅营养丰富,还能防病治病,经常吃能防止细胞癌变。现在,我国喜爱钓泥鳅的钓者多起来了。泥鳅在中国北方除冬季外皆可钓取,长江以南地区四季可钓,然而最好钓取、肉质最嫩、药用效果最好的季节是春季。
初春,气候转暖,水温回升,泥鳅从融冰下的泥洞或塘底污泥中钻出来,聚集到沟渠、池塘、溪流等浅水水域,拼命进食,育肥养胎,以备春末夏初交配繁殖。它生活于水的底层,杂食性,成鱼尤喜吃水生昆虫、蚯蚓、蛆蛹等动物性食料。因此,用红蚯蚓作辉最为适宜。竿不需长而硬,用2米左右的软竿或独龙小竹竿即可。细线,小锡砣,小号长柄钩,如胡弓形219~220,袖形319~320皆可。传统钓法不可用无倒刺渔钩,因其被钓住后会像蛇-样用身子蜷住渔钩,钩易从嘴中脱出。台钓法也可钓泥鳅,只需在粉饵中掺入些许*粉或骨粉、蚯蚓粉即可,但扬竿速度要快。一旦钓中,要立即起水,飞鱼上岸,否则会中途脱钩。
春季钓泥鳅通常用3种钓鱼技巧
1、是观鱼投钓法。在清澈的浅水或溪流,可以看见泥鳅在水底游动觅食,此时,将钩馆轻轻投放于泥鳅头前方5~10厘米处,泥鳅自会前去吞食。只要看到钩饵人嘴,提竽即可得。
2、是流水拖钓法。在溪流下方或从一池塘、水渠流人另一池塘、河堰的流水下方,抛钩饵入水,每隔20~30秒钟将钩饵向上游提拖一次。泥鳅多聚在流水下方准备上窜人浅水,这时见饵必食。在提拖中感觉有重量旦具颤动挣扎感,提钩出水即可钓上。
3、是静水观标法。此法需打窝等待鱼聚。诱饵应用具有腥味的饵料。放钩饵入水,看见浮标在不停地上下颤动,即可提竿。
要注意的是,如果看见泥鳅不停地游到水面吸气后再沉入水底,泥鳅虽多,不可垂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