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金目鲈黑坑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盲槽鱼是什么样(槽鱼又叫什么鱼)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盲槽鱼是什么样

盲曹鱼,Lates calcarifer 英语学名:Silver sea perch,Barramundi 俗称:金目鲈、盲曹 综述:亦称尼罗河鲈

鲈形目(Perciformes)尖吻鲈科(Latidae)尖吻鲈属的大型食用和游钓鱼

此鱼口大,体上部淡绿或淡褐,下部银白色,长可达1.8公尺(6呎),重达140公斤(300磅)。身体长形,下腭突出,背鳍二个,尾鳍圆形,在非洲的河系以及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沿海及河口,还产有本科几个其他种类。尖吻鲈科成员有时与婢鲈和玻鱼一起画入婢鲈科(Centropomidae)。

习性:温热带近岸鱼类。中国、东南亚、印度及澳洲北部均有分布。生活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在沿海水域栖息和觅食,喜缓缓而流的清水。

食性:肉食性鱼类,体长1~10cm尖吻鲈,胃内20%浮游植物,其余为小鱼虾。较大者为肉食性,70%为虾,30%为小鱼。

生长:体长0.5~0.8cm,饲养15~20d,体长可达3cm左右,经100d饲养,体重达1kg即可上市。湛江近海常捕获5kg以上,南海海峡东部曾捕获2尾20kg以上。

4.洄游:尖吻鲈栖息于河口、江河以及湖泊中生长、发育,岛繁殖季节,然后再洄游到海洋中进行产卵。

经济价值:尖吻鲈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优质高档的水产品,国际市场十分畅销。由于尖吻鲈生长块,养殖周期短,广盐性等优点。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地都在发展尖吻鲈的养殖。

盲从的本质是什么?

鲶鱼和昂刺鱼是同一种鱼吗

不是同一种鱼。主要区别有,科目分类不同、外形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科目分类不同

1、鲶鱼

鲶鱼,同鲇鱼。属脊索动物门、辐鳍亚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

2、昂刺鱼

中文学名,黄颡鱼。属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种。

二、外形特征不同

1、鲶鱼

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 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4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

鲇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2、昂刺鱼

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口大,下位,弧形。颌齿及腭齿绒毛状,均排列呈带状。前后鼻孔相距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颌须一对,向后伸达或超过胸鳍基部,外侧颏须长于内侧颏须。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鳃盖膜不与腮峡相连。鳃耙短小。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

三、生活习性不同

1、鲶鱼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

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

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

2、昂刺鱼

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

黄颡鱼食性为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

其生长温度范围为16-34℃,最佳范围为22-2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鲶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颡鱼

金目大眼鲷的生活习性

夜间出来觅食。肉食性,以小鱼、虾、蟹或水层中的浮游动物为主食。 拉丁目名:PERCIFORMES中文目名:鲈形目中文科名:大眼鲷科拉丁科名:Priacanthidae中文属名:大眼鲷属拉丁属名:Priacanthus拉丁种名:hamrur定名人:(Forskal)年代:1775中文名:金目大眼鲷ogenus:Sciaena原始文献:Descript. Animal:45.模式产地:红海俗名:宝石大眼鲷国内分布:南海诸岛海域, 台湾国外分布:红海, 印度洋东岸至太平洋的夏威夷, 北至日本资料来源: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146-147. 台湾鱼类志:307.

请问这是什么鱼?

清道夫鱼

清道夫是甲鲶科下口鲶亚科的多辐翼甲鲶Pterygoplichthys multiradiatus、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的流通俗名,在部分地区俗称壮腰龙、壮腰鱼、腰宝鱼等。

清道夫因喜食水族箱的残饵、污物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故而得名,又名吸盘鱼、吸口鲶,学名叫甲鲶,原产于南美洲的河流中,在中美洲也经常可以看到。鱼体呈半圆筒形,尾鳍呈浅叉形,喜欢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2 0℃以上,成鱼体长达到3 0厘米,不能自然越冬,活动于水体的底层,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杂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和养殖者的欢迎。

中文学名

下口鲇、多辐翼甲鲶,琵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