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说,春天钓鱼应该将钩饵下到水位较浅的水域,因为这里既温暖食物又多。但是,钓鱼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面临的并非都是浅滩或浅边,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别无选择地去钓深潭或深渊。那么,在这样的深水环境里我们又该如何去春钓呢?下面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钓鲫实例。
2021年4月21日,晴间多云,北风1~2级,7℃~17℃,我和几位钓友一起到河北省保定市龙门水库去钓鲫鱼。由于水库主库区周边钓鱼的人极多,我们便雇船来到水库中游正中的一个孤岛上。开始,我们都想用3.6米竿钓鱼,但是围岛转了一圈,3.6米的竿线根本找不到底。我们又用4.5米竿试探,虽然能勉强找到底,但由于浮漂离竿尖太近操作极不方便,我们不得不抽出5.4米竿钓鱼,前方水深4米有余。
商品鲫鱼饵做窝,拉红虫钓鱼,浮漂调2目钓1目,钓了半天几乎一条鱼也没钓到。钓鱼过程中我发现,浮漂翻身后慢慢下行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出现停顿、轻微点动或快速下滑的动作,当时总认为是小杂鱼截钩闹饵,也没理会它。后来,浮漂又出现这样的动作时我试着提了一竿,意想不到的是竟然中鱼了,是一条三四两的大鲫鱼。接下来,我便有意识地抓截口、逮接口,只要浮漂站立下行过程中有异样动作便及时抬竿,钩饵落底后如无动作就果断收线换饵,从不等待。这样一来,我频频中鱼,鱼儿几乎都是在浮漂下行过程中钓住的,到天黑共钓大小鲫鱼10余斤。同样的饵料同样的水域,其他钓友却钓鱼很少,最多者也不过三四斤,主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浮漂下行过程中鱼儿接饵的轻微动作,只等钩饵落底浮漂露出预定钓目时的动作了。
那么,此次钓鱼,鲫鱼们为何总是一反常态地频频接饵呢?我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暮春气温水温初升,深水区会出现上暖下凉的现象,追温是鱼儿的天性,于是,饥肠辘辘的鲫鱼们便会浮头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