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钓鱼用什么型号饵料比较好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钓鱼一般用什么型号的鱼钩拉饵?(钓鱼一般用什么型号的鱼钩拉饵最好)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钩的大小取决于你钓场的选择。野生鱼塘若有大鱼,2-3斤,5-6号钩,若半斤左右小鱼,3-4号钩。家养鱼塘,建议粗线大钩,8号钩。
1、首先要了解野钓水塘、水库、或者江河等水域中鲫鱼的个体大小,如果野钓的鱼个体不到1两时,那么使用的鱼钩构型为袖钩,鱼钩型号0.5到1号即可。如果野钓鱼的个体在1两到3两,最大不超过半斤的话建议选择的鱼钩钩型为袖钩,鱼钩型号用2号到3号即可。2、野钓鲫鱼的子线选择和使用技巧:野钓鲫鱼时,线组中的子线可以影响到鱼饵在水中下落以及在水底静止时的状态,还可以直接影响野钓鱼的个体大小。在野钓鲫鱼的时候,鱼漂动作很小,看不清楚,那就很有可能是线组中子线用的太粗了,导致鲫鱼吸食时档口了。3、野钓鲫鱼的主线选择和使用技巧:野钓或者水域垂钓线组中的主线,必须要比子线粗,至于要粗多少呢?野钓中,线组使用的跨度可能很大,钓小个体鲫鱼的是一套,钓大个体其他鱼种是一套。总结出来一套野钓线组中子线与主线搭配的经验,主线跟着子线的号数定,使用的子线越粗,主线的号数可以跨度越大,比如使用0.6的子线,那么主线号数可能就是0.8或者1.0,使用2.0的子线可能就会使用3.0的主线。这就是野钓线组中子线越粗,主线选择的跨度越大。
1号、2号沙滩钓鱼用1号、2号钩,鱼钩(fishhook),垂钓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现在鱼钩的发展很快,种类繁多,有不锈钢的,有碳素材料的合金钢,大小型号分类也比较多。鱼钩(fishhook),鱼钩由柄头、钩柄、钩弯、钩尖、钩门、钩底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是垂钓时必备工具。完善的钓具组合是助您成为垂钓高手的利器,而鱼钩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鱼钩是钓鱼时悬挂钓饵以吸引鱼上钩的工具,因钩型设计不同可划分成十数个种类,例如伊势尼钩、袖钩、伊豆钩、溪流钩、新关东钩等,钩型不同鱼钩的尺寸和强度都各不相同,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各种鱼钩型号大小对比表吧!一、伊势尼钩伊势尼钩是野钓鲤鱼等大鱼常用的钩型,特点是钩条粗、钩门宽、钩柄短、钩尖呈鹰嘴状,从钩型上看适合用来钓鲤鱼、草鱼等大个体鱼类,但小号伊势尼钩也能钓鲫鱼等小个体鱼类。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1号 8.1 3.9 4.6 0.50 2.8~3.62号 8.9 4.4 5.1 0.54 3.5~4.13号 10.1 4.8 5.8 0.58 3.9~4.54号 10.9 5.3 6.1 0.65 4.3~5.25号 11.9 5.5 6.4 0.70 5.0~5.76号 12.7 5.9 6.9 0.73 5.6~6.57号 13.5 6.4 7.2 0.78 6.3~7.18号 14.2 6.9 8.0 0.83 6.9~7.89号 15.3 7.3 8.7 0.88 7.5~8.510号 16.8 8.1 9.4 0.98 8.5~9.5注:伊势尼钩最适合用来野钓鲤鱼等大个体鱼类,若用来钓鲫鱼等小鱼时钩型偏大且钩身也偏重。二、袖钩袖钩是钓鲫鱼等小鱼的首选钩型,尤其台钓鲫鱼时袖钩更是标配钩型,特点是钩条细、钩门窄、钩柄长、钩尖直,优点是钩身轻便于小鱼吞食钩饵,缺点是强度偏低容易被大鱼拉变形。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1号 6.5 2.7 2.9 0.25 1.2~1.52号 7.3 3.2 3.3 0.27 1.8~2.13号 8.5 3.4 3.6 0.29 2.0~2.84号 9.5 4.1 4.2 0.31 2.7~3.55号 10.4 4.2 4.4 0.33 3.0~3.66号 10.8 4.5 4.6 0.36 3.6~4.57号 11.7 4.8 4.9 0.38 4.2~4.98号 12.5 5.1 5.3 0.41 4.6~5.3注:袖钩适合用来钓鲫鱼等小个体鱼类,若用来钓鲤鱼等大鱼时极易被拉变形甚至拉断。三、伊豆钩伊豆钩是野钓最常用的钩型,特点是钩条适中、钩门窄、钩柄长、钩尖与钩条相错(俗称歪嘴钩),其中小号伊豆钩适合野钓鲫鱼等小个体鱼类,而大号伊豆钩则适合钓黄颡鱼等捕食性鱼类。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1号 6.8 3.1 3.4 0.42 2.3~2.92号 7.1 3.5 3.6 0.42 2.8~3.23号 7.8 3.6 3.8 0.44 2.9~3.64号 8.6 3.9 4.0 0.48 3.2~3.95号 9.3 4.3 4.5 0.52 3.9~4.56号 10.5 5.0 5.0 0.58 4.6~5.37号 11.0 5.2 5.2 0.60 5.2~5.98号 11.8 5.5 5.9 0.65 5.8~7.39号 12.8 6.2 6.2 0.70 7.2~8.510号 13.8 6.8 6.8 0.73 8.2~9.2注:伊豆钩的优点是中鱼率比较高,缺点是易缠绕子线且易拉豁鲫鱼等薄嘴唇鱼的鱼嘴。四、新关东钩新关东钩是在关东钩的基础上改良成的,特点是钩条粗、钩门宽、钩柄长、钩尖直、无倒刺,从钩型上看最适合钓鲤鱼等大个体鱼类,尤其适合用于黑坑或竞技比赛中抢快鱼。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0.1号 9.2 4.1 4.5 0.52 3.9~4.50.3号 10.4 4.7 4.9 0.56 4.8~5.70.5号 11.2 5.1 5.5 0.60 5.5~6.20.8号 11.9 5.5 5.6 0.63 6.1~7.01.0号 12.9 5.8 6.1 0.68 6.8~8.02.0号 14.2 6.5 7.0 0.70 7.0~8.53.0号 15.4 7.1 7.1 0.74 8.0~9.54.0号 17.1 7.8 8.2 0.83 9.5~11.05.0号 19.3 8.3 9.1 0.88 10.5~12.0注:新关东钩的钩型特别大,从尺寸上看0.1号新关东钩几乎就要相当于4号袖钩。五、海夕钩海夕钩是黑坑或竞技钓常用的钩型,外形像是加大号的袖钩,特点是钩条细、钩门宽、钩柄长、钩尖稍内敛,从钩型上看适合用来钓鲫鱼、白条、罗非鱼等小个体鱼类。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1号 8.2 4.3 4.5 0.33 1.8~2.32号 8.9 4.5 4.5 0.37 2.1~2.63号 9.8 5.0 5.1 0.41 2.5~3.24号 10.5 5.2 5.4 0.44 3.0~3.95号 11.6 5.7 5.9 0.48 3.8~4.66号 12.5 6.1 6.2 0.51 4.5~5.67号 13.4 6.5 6.6 0.54 5.2~6.18号 14.2 6.8 7.0 0.57 6.0~7.2注:海夕钩的钩型比袖钩大且强度略高于袖钩,在鱼不活跃的季节也能用来钓小个体的鲤鱼。六、溪流钩溪流钩因适合在溪流等小水域中作钓而得名,特点是钩条细、钩门宽、钩柄短、钩尖直,从钩型上看适合用来钓鲫鱼、白条、罗非鱼等小个体鱼类。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1号 7.3 2.9 3.4 0.33 1.5~2.12号 7.5 3.3 3.7 0.36 2.0~2.63号 8.4 3.6 4.0 0.39 2.4~3.04号 9.3 4.1 4.5 0.41 2.8~3.75号 10.6 4.9 5.2 0.44 3.5~4.26号 12.0 5.3 5.6 0.47 4.0~4.97号 13.3 5.7 7.0 0.50 4.7~5.48号 14.5 6.5 7.4 0.54 5.2~6.0注:溪流钩的强度和袖钩差不多,钓到个体偏大的鱼时很容易被拉变形甚至被拉断。七、丸世钩丸世钩从钩型上看和伊豆钩非常相似,特点是钩条适中、钩门窄、钩柄长、钩尖与钩条相错(俗称歪嘴钩),适合用来钓鲫鱼等小个体鱼类或黄颡鱼、黑鱼等捕食性鱼类。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1号 8.5 2.9 3.8 0.39 1.5~2.32号 8.7 3.0 4.0 0.42 2.1~2.63号 9.1 3.4 4.1 0.45 2.5~3.24号 9.7 3.6 4.7 0.48 3.0~3.75号 10.4 3.9 5.0 0.49 3.4~4.16号 11.4 4.1 5.2 0.52 3.9~4.57号 12.3 4.7 5.9 0.54 4.2~4.88号 13.9 4.9 6.3 0.56 4.6~5.09号 14.3 5.3 6.9 0.59 4.9~5.710号 15.7 5.9 7.8 0.64 5.5~6.3注:丸世钩的优点是中鱼率比较高,缺点是易缠绕子线且易拉豁鲫鱼等薄嘴唇鱼的鱼嘴。八、秋田狐钩秋田狐钩是最常用的狐形钩,因流行于秋田地区且钩型类似泥塑狐狸而得名,特点是钩条细、钩门窄、钩柄长、钩弯大、钩尖直,从钩型上看适合钓鲫鱼、白条等小个体鱼类。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1号 7.5 2.5 3.2 0.26 1.6~2.02号 8.2 3.0 3.4 0.28 1.9~2.53号 9.0 3.5 4.1 0.30 2.3~3.14号 10.0 3.0 4.8 0.32 3.0~3.55号 11.0 4.5 5.0 0.34 3.4~4.26号 12.0 5.0 5.5 0.36 4.0~4.87号 13.0 5.5 6.0 0.38 4.6~5.28号 14.0 6.0 6.5 0.40 5.1~5.7注:秋田狐钩的强度略低于同等条件的袖钩,钓到个体偏大的鱼时极易被拉变形甚至拉断。九、千又钩千又钩原名“チㄡ”,传入我国后被钓鱼人直白的称作“千又”,特点是钩条粗、钩门宽、钩柄长、钩尖呈鹰嘴状并稍向外倾,适合用来钓黄颡鱼、鲶鱼等凶猛的捕食性鱼类。钩号 钩身长(mm) 钩门宽(mm) 钩底深(mm) 钩条径(mm) 拉力值(kg)0.1号 9.8 4.3 4.9 0.50 2.7~3.20.3号 10.4 4.4 5.7 0.52 2.9~3.50.5号 11.1 4.9 6.0 0.54 3.2~3.60.8号 12.2 5.3 6.3 0.58 3.5~4.01.0号 12.9 5.6 6.7 0.60 3.8~4.52.0号 14.0 6.3 7.1 0.68 4.4~5.13.0号 15.3 6.6 7.8 0.73 4.7~6.04.0号 17.1 7.8 8.9 0.83 5.8~6.9注:千又钩的优点是中鱼率比较高,缺点是易缠绕子线且易拉豁鲫鱼等薄嘴唇鱼的鱼嘴
\铅坠大小的选择取决于浮标浮力的大小,也取于钓奌水面的环境,更取决于鱼的吃食习惯,这样统筹兼顾考虑较为合理,一般讲长竿钓远处,河水又深通常用大铅和浮力大的浮标,在水不深则用短竿铅不大,浮力小的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