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钓鱼的工具也不断地更新。目前全国钓鱼大军中已有不少钓手的钓具在更新换代,“土*”换上了“洋炮”。有几根甚至数十根玻璃纤维竿或碳素纤维竿的钓手也不少见。但他们中有许多新钓手对这种纤维竿的基本性能缺少了解。尤其是那些软调竿竿身比较柔软,可弯曲较大的弧度而不断,因而有些人认为我的手竿柔软,质量性能十分好,弯成圆圈而不断。

其实这些新钓手没有掌握和了解鱼竿的性能及特点。要知道质量再好的鱼竿弯曲到一定的限度也会折断的。在垂钓活动中常常看到一些错误的操作动作以致损坏鱼竿给垂钓和经济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那么,鱼竿断裂损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呢?为方便大家阅读,先将本文大纲整理如下:

1、不了解鱼竿的机械性能,强行弯曲折断竿梢

2、调漂的方法不对

3、提竿方法不对

4、扬竿起鱼的动作不对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鱼竿断裂损的原因。

一、不了解鱼竿的机械性能,强行弯曲折断竿梢

有一个钓手花了几千人民币更新钓具,购回了一支优质6米玻碳混合竿。一日来了几位钓友,他取出新竿让大家欣赏。

“我这根鱼竿质量性能绝佳,可以弯成一个大圆圈,不信你们看。”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鱼竿逐节抽出,右手握住竿柄,左手抓住竿梢向中间弯曲,手竿根快在他手中弯成一个“U”字形,维续用劲将竿梢向竿柄靠拢。这时竿第三节急剧弯曲,局部受力超过极限,只听“啪”的一声从中断裂损坏。

如果他懂得一些鱼竿的机械性能,不作强行弯曲表演,一根好竿不一定能断裂损坏。

二、调漂的方法不对

钓手胡某一天去野钓,初次使用新买回的玻璃钢纤维竿用散漂传统钓法,下钩时发现水域较浅,浮漂全部浮在水面,于是,提起手竿,竿梢向上一立,右手持竿中部,左手将散子漂往下捋。浮漂刚使用两次,鹅毛漂心吸足水分收缩,紧紧匝住渔线,不易下捋,稍加劲往下捋,竿尖受力向下回头弯曲,造成局部死弯,3粒浮漂还没有到位,第一节竿尖已被折断。

正确的调漂方法应是放下鱼竿,左手(或右手)捏紧浮漂上段钓线,右手(或左手)将漂向下捋,调至理想位置,浮漂向上调方法相反。

三、提竿方法不对

提竿时用力过猛。不少新钓手求鱼心太切,方法不对。

提竿时不是先将手腕抬起轻轻一抖,待鱼钩钩牢鱼嘴后,再提鱼上岸或用抄网抄鱼入篓。而是双手使劲,强行提鱼上岸。此时钩的小鱼被抛飞过头顶上空,甩落到身后;大点的鱼不是拉豁鱼嘴就是折钩断线,若是钓线的强度很高,鱼竿受到大力弯曲,一旦超过弯曲的极限,折断鱼竿是预料之中的事。

四、扬竿起鱼的动作不对

最易出现错误的动作,导致鱼竿断裂往往是上大鱼的时刻。

有的钓手大鱼上钩后被钓线牵着,顺势游向岸边时,他仍然高高举起直立着的钓竿,用力向上挑鱼,迫使竿梢回头弯曲指向柄,形成死弯硬折。若是被钓看的大鱼还没有被遛疲劳,到了近岸边一旦见到人影竿物,将会使劲拼命地挣扎,竿尖就有折断的危险。

也有一些钓手急于擒鱼,一手握竿,一手去抓钓线,想将鱼直接提上岸。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抓线和鱼的身上。忽略了仍然竖立着的鱼竿,尤其是手将够着而又未够着差一点点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鱼竿尽力向上抬举,竿梢受力加大,大幅度地向下弯折,往往折断竿梢即在此刻。

钓上鱼儿后,操竿的最佳方法是,绷紧渔线,将鱼竿向前倾斜呈45度夹角。这个角度能最大地发挥鱼竿的整体性能及弹力,与鱼儿进行周旋。

如果鱼儿较大,拉力太强,岸边左右有与鱼周旋的余地,可将鱼儿着向左或向右边遛;若是岸边左右两旁有树木或其它障碍物等,没有可供钓手与大鱼周旋的余地,这时应沉着冷静,人尽量向水边靠近,充分发挥竿线的长度,领着大鱼绕着横“∞”字形遛。如果大鱼冲向岸边或受惊窜向河心,要及时举竿向左或右边遛开,但千万不能牵鱼作180度转弯。因为大鱼向左右两边作90度转弯比较容易,向后调头却极为困难,很容易形成“拔河”。

待大鱼遛乏了,张大嘴巴,肚皮朝天,横躺在水面身子不动了,可用抄网抄上岸;小一些的鱼,可将鱼竿向侧后方倾倒,使鱼竿形成一张大弓状,这时鱼完全失去了抵抗力,渔线也低下来了,用手抓鱼或提线得鱼是可以的。

此外,大鱼上钩后,不宜将鱼竿向前方压得太低,更不能与鱼形成直线而成“拔河”状态,将使鱼竿完全失去了弹性功能,形成对拉。若是在竿节之间磨损过大,钩线强度较小,受力集中或有过损伤之处极易造成拔节、线断、折钩的现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