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中国幅员辽阔,水域众多,所以鲫鱼品种不下几十种,“科学钓鱼”只是列出了部分平时钓鱼经常能遇到的品种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对于“黑坑老板”放的鱼有个大概认识。

土鲫

喜栖息在较浑浊、有水草、地势复杂、浑暗凸凹交界处的水域中。老话儿说“有水就有鱼”指的就是这种鲫鱼。因为它广泛分布,全国的钓友都不陌生。在天然水域中产量可占鱼获量的20%~30%,有的水域甚至达40%以上。由于它生长缓慢(在长江流域,个体长到0.25千克需要2年时间)。

银鲫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水系、呼伦湖和新疆额尔齐斯河。它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还可以与其他品种杂交,培育出更具生长优势的新鲫鱼品种。

高背鲫

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云南滇池及其水系发展起来的一个优势种群,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繁殖力强等特点。因背脊高耸而得名。个体最大3000克,亲水性强,不宜在内地饲养。

彭泽鲫

是由江西省水产科技人员选育出的一个优良鲫鱼品种,肉味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肌肉含量蛋白质18.3%、脂肪1.35),体型丰满,易运输,易暂养,易上钩,利于活鱼上市,也是一种生产和游钓兼可发展的鱼类。彭泽鲫具有鲫鱼的特征,也有与鲫鱼不同之处,尤其在外部形态上,差异明显。其体型呈纺锤形,背部灰黑、腹部银白。雄性的胸鳍较长,可达腹鳍基部。彭泽鲫的背脊较低,可通过此点与银鲫和高背鲫区别开来。彭泽鲫的平均生长速度为普通鲫鱼的3.5倍,1龄鱼就可达200克左右。

湘云鲫(鲤鲫)

是由中国工程院刘筠院士为首的协作组,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工程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易捕捞、耐低温、肉嫩鲜美等优点,当年年底鱼苗可达500克,鱼种经一年养殖,个体可超过1000克。池塘养鱼发生缺氧泛池时,草、鲢发生死亡,而湘云鲫则平安无事。在水温10度以下时,其他鱼类已停止生长,湘云鲫仍可觅食生长。由于其个体、外观与鲤鱼有几分相像,经常被人们认错。其实,不管鲫鱼杂交成什么模样,它也不会像鲤鱼那样长出胡须。

工程鲫

我国引进的外来鲫鱼品种只有原产于日本琵琶湖的白鲫,是一种大型鲫鱼。其性情温和,喜碱性水质,与我国鲫鱼和东北银鲫相比较,具有体型大、高而侧扁,前背部隆起较明显等特点。体色银白、头稍小、尾柄较细长。工程鲫适应性强,能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对温度、水质变化、低溶氧量等均有较大的忍受力。最大个体在1000克左右。

区分野生鲫鱼和养殖鲫鱼的误区

以鲫鱼侧线鳞数来区别野生和养殖鲫鱼不准确。因鲫鱼侧线鳞数是27~30片。银鲫是29~32片。异育银鲫是30~32片,还有一些地方品种和杂交品种的侧线鳞数也各有不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