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儿会在水流弯曲的地方栖息或洄游,这里就是很好的钓位,比浅滩和深潭上鱼率高。如果水库边缘有一些乱石堆积,退水后乱石显露,变成了新的浅水区,也是适合垂钓的位置。
2、退水可以通过钓深水、钓远、海竿钓鱼、钓上游、小钩细线钓鱼等方法钓鱼。钓深水,平时钓鱼钓1米左右,此时钓鱼可选择2米左右的水域。钓远,平时钓鱼用5米以上手竿,此时,可以用3米以上手竿。
3、钓鱼退水一般要钓远点。在退水的情况下,水位会下降,此时岸边的水就会减少,甚至会将岸边的淤泥都暴露出来,无法钓鱼,只能在远一些的位置钓。具体来看,在决定垂钓的远近距离时可以参考退水的速度和程度。
4、因此必须依据作钓的时节来挑选添加物钓鱼,比如夏天合适甜酸口感的新鲜水果,比如香蕉苹果、红提等施钓。冬天合适加上腥味儿重的饵料,比如产品饵、虾粉等,或是合理的增加一些小药也可以让饵料味儿快速蔓延。
5、找悬崖、陡坡:落水会将平时够不到的或者水位太深的悬崖或者陡坡显露出来,使水位深浅正好适合垂钓。这样的钓位平时几乎没有人涉足,鱼儿摄食比较安心,警惕性差。
1、退水钓鱼的方法如下:退水可以通过钓深水、钓远、海竿钓鱼、钓上游、小钩细线钓鱼等方法钓鱼。钓深水,平时钓鱼钓1米左右,此时钓鱼可选择2米左右的水域。
2、二)新“出水”的钓位。水位下降后会出现“新湾”,即原先没在水中的高地显露了出来,鱼儿会在水流弯曲的地方栖息或洄游,这里就是很好的钓位,比浅滩和深潭上鱼率高。
3、钓点选择:退水水位下降后,水库里的乱石区相对于浅水区来说更适合作钓,而且这类地方作钓的人少,鱼摄食会更放松。
4、退水水位下降后,水库里的乱石区相对于浅水区来说更适合作钓,而且这类地方作钓的人少,鱼摄食会更放松。退水后鱼群会向深水区活动,这时候需要线组相对灵敏一些,可以选择4-3米的长手竿,而且不适合作钓大水库。
1、二)新“出水”的钓位。水位下降后会出现“新湾”,即原先没在水中的高地显露了出来,鱼儿会在水流弯曲的地方栖息或洄游,这里就是很好的钓位,比浅滩和深潭上鱼率高。
2、退水钓鱼尽量要选择深沟或深滩附近作钓,此时鱼儿往深水处游,钓浅了肯定不中鱼。退水的时候不适合作钓,鱼儿受到退水的影响,往往会变得比较警惕,所以不太会开口吃东西。
3、退水可以通过钓深水、钓远、海竿钓鱼、钓上游、小钩细线钓鱼等方法钓鱼。钓深水,平时钓鱼钓1米左右,此时钓鱼可选择2米左右的水域。钓远,平时钓鱼用5米以上手竿,此时,可以用3米以上手竿。
4、退水水位下降后,水库里的乱石区相对于浅水区来说更适合作钓,而且这类地方作钓的人少,鱼摄食会更放松。退水后鱼群会向深水区活动,这时候需要线组相对灵敏一些,可以选择4-3米的长手竿,而且不适合作钓大水库。
5、大江退水后的鱼好钓,饵料必须对路。这种时候用商品饵或自制饵料都不是很理想,鱼儿不太问津。
6、二)新“出水”的钓位 水位下降后会出现“新湾”,即原先没在水中的高地显露了出来,鱼儿会在水流弯曲的地方栖息或洄游,这里就是很好的钓位,比浅滩和深潭上鱼率高。
1、河里退水,鱼往往受惊吓,不拢边、不下底,很少开口。因此,只能是钓远,然后钓离底试试。一般这种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好的鱼获。
2、钓深。退水时鱼类会往深水区移动,所以要钓深。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水面减少,人类及动物对鱼类的惊扰,也会引起野生鱼类的警觉,而远离岸边。但是退水时鱼口不好,不建议这个时候钓鱼。
3、其实退水以后,鱼也会往中间游,所以我们钓鱼就变得比较难钓。不管是短时间退水还是长时间退水,鱼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导致鱼开口积极性不高,所以会造成鱼难钓。
4、退水合适作钓的钓位:水深水位降低后,鱼处在本能反应会伴随着水位降低慢慢向中下游转至深水区日常生活。
5、第二种情况就是退水。此时,水域之中鱼的密度就会更大一些。不过,它们一般不会一直在浅层,而是在深层之中。所以,若是在退水的情况下垂钓的话,则建议还是在深一些的位置钓,就更容易钓到鱼。
6、相对而言,涨水比退水好钓鱼。建议各位钓友,退水照样可以钓到鱼。但是有一条要记住:退水一定要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