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钓鱼人给各位分享黑坑鲟鱼是啥品种的相关知识,其中也会对市场上的鲟鱼是什么品种?(市场上的鲟鱼是什么品种的鱼)进行详细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那个是人工养的,营养价值不是很高。
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种,因具有许多原始性状成了介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古老的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中华鲟被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古称也叫大腊子。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绝迹,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
适合我国养殖的鲟鱼品种有西伯利亚鲟、闪光鲟、俄罗斯鲟、史氏鲟、中华鲟、鳇、匙吻鲟和几种杂交鲟等近10个品种。其中,西伯利亚鲟和闪光鲟具有很强的生活适应能力,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比较容易,生长速度比较快,体色灰黑,市场俏销。因此,受到养殖者的普遍青睐,中国、法国、日本、德国均喜欢饲养这两种鲟;俄罗斯鲟虽然是俄罗斯的主养品种,约占该国鲟鱼养殖产量的80%,但在该国并不受欢迎,原因有二:一是体色发黄,市场售价比黑色鲟鱼低5%~10%,二是不耐运输。其实,它也是一种相当易养的鲟鱼;匙吻鲟是鲟类中唯一一个主食浮游动物的品种,与我国的鳙鱼食性相同,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水体中放养,当然,经过驯化也能较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欧洲鳇与俄罗斯鲟或小体鲟的杂交种具有十分显著的生长优势,这是许多国家的养殖者竞购其受精卵或苗种的主要原因;史氏鲟和达氏鳇是黑龙江的两种特产鱼类。二者的杂交种具有较明显的生长优势,但鲟鱼的杂交种存在苗种培育成活率偏低的问题,所以苗种培育单位一般并不特别喜爱购进杂交鲟的受精卵或水花鱼苗;中华鲟是我国最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生长速度特别快、肉质好、鱼籽粒大、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养殖前景应当说是鲟类中最好的,但由于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对象,所以必须申办许可证才能饲养,上市销售需要**批准。中华鲟俄罗斯鲟史氏鲟
中华鲟为高蛋白、多脂肪性鱼类。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6.42-20.41%,脂肪为3.05-4.32%;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为10.31-16.26%,脂肪为16.63-27.58%;卵粒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4.90-29.70%,脂肪为18.06-24.00。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以测定的17种常见的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除因酸水解被破坏的色氨基酸外,尚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半必需的氨基酸2种(精氨酸及组氨酸,均为婴儿必需);非必需的氨基酸8种(丙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酩氨酸)。在肌肉中高含量的氨基酸有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低含量的氨基酸有组氨酸、蛋氨酸及胱氨酸;其余氨基酸含量的高低排列各有异同。雌性个体肌肉含必需及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含量的48.54%,卵粒占48.80%;雄性肌肉占49.105。由于其氨基酸含量高,故肉味鲜美,卵质亦佳,营养丰富。中华鲟的肌肉、卵粒、鱼鳍等的食用价值以及鳔的药用价值,均与鳇鱼和鲟鱼类相同。中华鲟由于它们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表现出它们既是介于软骨鱼类(鲨鱼等)与硬骨鱼类之间的类群,又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类群,在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由于它们的个体较大,肉、卵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其肝主治疮疥,其肉补虚益气,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虚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鲟鱼和骨髓有抗癌因子,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中华鲟在国内外水产品中商品价值也极高,又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皮可制革;鳔称为“鳇鱼肚”,含有丰富的胶质,可配制上等漆料,并可入药;肉味道鲜美;脊椎骨、鼻骨等均为上等佳肴,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体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尤以鱼卵最为名贵,用鲟鱼卵制成的“鱼子酱”,含脂量极高,被视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另据报导,中华鲟所含的抗癌因子是目前的主药源鲨鱼的15至20倍。可以说中华鲟浑身是宝,确属难得的特有经济鱼类,在分布区其自古就为最要的渔业对象。因此,积极研究开发中华鲟的增养殖,并在大量增养殖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将大有作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