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看到有些人大言不惭“大蒜钓鱼”,本想自己做个试验说明一下,不过刚好看到了钓友在论坛里面做的试验,就此分享给大家,以免大家受骗上当。钓友们,别再相信可笑的大蒜钓鱼了,试验结果给你答案!
此文原作者为:子在川上约。
试验准备
试验器材:调标桶。
试验鱼种:2两鲫鱼1条,1两鲫鱼3-4条,猫鱼4-5条。全部鱼种均饿食3天。
材料:新鲜大蒜,剥皮,切小块。
气候:11月中旬低温天气,
试验时间:白天+夜晚共计24小时以上。拍摄状况:手机,躲在布帘后面**,降低人影对鱼的影响。
钓友们,别再相信可笑的大蒜钓鱼了,试验结果给你答案!
鱼类表现
趋食性:试验过程观察不到鲫鱼、猫鱼咬食大蒜,24小时后大蒜仍然完整无损。
驱鱼性:猫鱼、鲫鱼不受大蒜任何影响,即使猫鱼浮在水面,将大蒜放在水面,也没有驱除猫鱼至水底或中层的现象。
趋温试验
未加温水时鱼的状态:鲫鱼全部在底部不动,猫鱼全部在水面浮游。
加温试验状态:将25°左右的温水倒入调标桶,1两左右的小鲫鱼立即上升至调标桶的中层和上层温水区,且游动加速,活性明显增加,2分钟后,2两的鲫鱼也开始上升至温水区。当鲫鱼进入上、中层温水区后,原先在上层的猫鱼就进入到底层低温区了,且反复游动表现不安。
试验结论
趋食性:新鲜块状大蒜粒对鲫鱼的趋食性几乎没有影响,也不影响猫鱼的趋食性。大蒜汁加入到饵料中是否对鲫鱼趋食性有影响,需要另行试验验证。对鲤鱼等其它鱼类是不是有影响需要验证。
驱鱼性:对猫鱼的驱鱼效果并没有观察到。
钓友们,别再相信可笑的大蒜钓鱼了,试验结果给你答案!
趋温性:表现明显,尤其是1两的小鲫鱼,反应很快,迅速上升至中层以及温度更高的上层,2两的鲫鱼反应慢一些,且只上升至中层,并不上升至温度更高的上层。
其它有趣的现象:
分类群聚现象:鲫鱼成群而聚,猫鱼也是成群而聚。猫鱼常在水面不停游动,鲫鱼天冷时常聚水底且不游动。
鲫鱼驱离猫鱼现象:当鲫鱼升至水温较高的中、上层时,猫鱼就被驱离至水底了,实际的大水面浜里,猫鱼应该被驱离到其它地方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推理
对付猫鱼:使饵料尽快脱离上层水面进入水底,例如加铅、搓饵等方法。
鲫鱼是否进窝:如果饵料到达水底还被猫鱼咬食,说明水底还没有鲫鱼进窝。
钓离底或钓浅水:当冬季太阳出来水温上升后,鲫鱼的趋温性表现明显,小鲫鱼可能会进入水体上层,大鲫鱼可能在中层或浅水的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