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饵料配方 >

很多钓友经常会问,钓鱼时该怎么用小药?

狭义的小药(添加剂)是钓鱼时使用的诱食剂,它利用鱼类高度灵敏的嗅觉和味觉,引诱鱼群聚集在饵料周围,**鱼的食欲,进而增加钓获。

而广义上的小药,则是一种饵料中的添加剂,可以改变饵料的味型、状态,强化诱鱼效果。但是如果小药使用不当,则会造成死窝,就算窝里有鱼也钓不上。

按照不同的用途,添加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调味型”添加剂,另一种则是调整饵料物理状态的添加剂。

“调味型”添加剂

“调味型”添加剂主要是以高浓度的植物或化学香料精炼而成,通常以液态或粉状的形态出现。它最主要的功效就是**鱼儿的嗅觉和味觉。

此类添加剂的优点是浓度高用量省便于携带,同时品种繁多,选择面较广。

但缺点是,部分化工型添加剂只有味而无口感,诱鱼不错但留鱼性较差。

根据添加剂的味道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香型、腥型、酸臭型、甜型及咸型等。

香型钓鱼小药:它主要是以鱼类喜爱的植物香型的成分为主(如香草、香兰素、草莓、香蕉、菠萝香精等),也有部分动物性香型(如奶油香、麝香等)。

腥型钓鱼小药:按其取材的不同可分为鱼体类腥料、虾体类腥料和昆虫类腥料三大类。如鱼骨粉、虾粉、虾头油、赤尾青、鳗鱼粉及蚕蛹粉等。但也有以化学物质调制出的腥味类饵料添加剂,气味与天然的腥料无太大差异,然而,口感及适口性却不很理想。

酸臭型钓鱼小药:是以植物材料发酵或化学物质合成的含有较重异味的添加剂,常见的有酒糟类、酱蒜类和醋酸类几种。

甜型钓鱼小药:常见的有蔗糖、麦芽糖、蜂蜜及葡萄糖水溶液,其中尤以葡萄糖水溶液为上佳。

咸型钓鱼小药:在含有腥味的添加剂中基本上都有较咸的成分,但最直接的还应是食盐。

调整饵料状态的添加剂

不管你信不信,这类添加剂在钓鱼时经常会使用到。

比如说在拌饵时突然发现饵团太松散,则会加入一些面粉;若是饵团太黏,又会加入些麦麸。通过添加这些物质,很好的调节饵团的松散度和在水中雾化的效果。

调节粘度:常见的有面粉、颗粒伴侣、粘粉以及丸九的“寒梅粉”等,它主要是将较松散的饵料重新粘合。

加强膨化:常见的有白粉、快速膨胀粉以及较大片状的麦麸皮等,它主要的功效是增加饵料的溶散性,起到加强雾化效果的作用,在垂钓鲢鳙时有明显效果。

增强纤维:最典型的就是麦蛋白纤维,也就是俗称的“拉丝粉”。它的主要功用就是在饵料中形成较为丰富的植物纤维网络,使饵团入水后在快速雾化散落的同时,仍能够保持钩上有一定数量的饵料残存,且仿真性极强,非常适用于拉饵钓快鱼或动态钓猾鱼。

选择使用什么样的添加剂,还是由具体的水情、鱼情以及实际的饵料情况来决定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