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钓鱼技巧 >

跑鱼是经常发生的,为什么跑的都是大鱼呢?我们在河边做钓时,听过最多也最能体现心情的话是什么?无非是:来了,终于来条大的……哎呦我去,怎么脱钩了,然后望着扬起的鱼竿,空荡荡的鱼钩,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之中

我相信这种心情不仅仅是笔者有所体会,很大一部分钓友都有过其经历

脱钩跑鱼,是作钓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没有钓友可以作到一条鱼不跑,哪怕是用的有刺鱼钩,依旧会出现跑鱼的情况,对于脱钩跑鱼来说,有时候原因其实很简单,只要钓友们在作钓时熟知并吃透这三点思路,我觉得脱钩跑鱼的概率可以降到最低

鲤鱼

笔者就借着这篇文章并结合自身的做钓,来解读一下我们日常野钓脱钩的最基本的三种思路

本文脉络:

一:如何从基础装备选择上降低脱钩跑鱼的概率?

二:如何从调钓方法上降低脱钩跑鱼的概率

三:如何从抓口提竿和溜鱼抄鱼上降低脱钩跑鱼概率

知其情,识其性,方能钓好鱼

装备正确选择是保证好做钓首要前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针对性的装备选择才能在作钓时临危不乱

脱钩跑鱼:不仅仅是鱼被刺中后从鱼钩上逃脱,当然也有其他可能。如:子线、主线被切、鱼竿断裂、遛鱼不当、抄鱼错误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第一步装备上避免脱钩跑鱼的可能性呢?

一:鱼钩是直接接触鱼的一个点位,这也就要求我们在鱼钩上要多下功夫

目前市面上鱼钩的种类有很多,价格也是千差万别,有好的当然也有坏的,鱼钩该如何辨别好坏?我总结一下方面:

首先看鱼钩的外表。一般来说鱼钩有黑、白、金三种颜色,但是不论哪种颜色,都要求色泽明亮,钩身密致、光洁。 其次是看它淬火的程度。淬火好坏决定鱼钩的软硬度。淬火不够,钩身软,鱼儿一拉就直;淬火过度,钩身太脆,一般就断。我们应在买回鱼钩之后,逐个检查。检查时,可以用一把小尖嘴钳,从钩底向上顺着钩尖方向夹住钩尖,而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横向推动钩柄:如果轻轻一推,钩柄就倒向一边,说明这只钩太软;若增加压力,钩柄仍纹丝不动,就说明这只钩太硬,很容易断裂。过硬和过软的钩都不能用。好的鱼钩应该是钩柄能推动,但松手后,它又随手复位,表现有良好的弹性,当然也要求有较强的硬度

对于一些钓友在某宝买的几元几百个的鱼钩就无需这么判断了,因为这种鱼钩大部分情况都是不合格的鱼钩,钓友们选择这种鱼钩的原因大部分原因在于:价格便宜并且野钓基本以小个体鲫鱼为主,完全够用

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谨慎选择,因为这关乎到脱钩跑鱼的情况

本人实例:我测试过几元几百个的鱼钩,我所购买的是袖4钩,在野钓的时候也是正常以中小个体鱼为主要目标鱼。有一次在完美的漂相下我迅速提竿刺鱼,感觉很好,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没有过几分钟便出现了跑鱼情况,等我仔细观察后发现鱼钩出现了问题,被拉变形了,然后我尝试了一下恢复,居然用手稍微使点力就恢复了形状,由此可见,价格便宜的鱼钩因为在质量上存在问题所以在脱钩跑鱼上概率上也会增加

鱼钩被拉弯

小结:鱼钩作为刺鱼的关键点,钓友们尽量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鱼钩,好的鱼钩在使用效果上就会有很大差异,最直接的表现点就是脱钩跑鱼的概率

二:线组作为控鱼的关键,跑鱼的情况大多出现在子线上

对于线组来说,分为主线和子线,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跑鱼的概率多出现在子线上

1:主线跑鱼的原因

主线受损,老化:很多钓友喜欢习惯性的使用同一主线,主线在长时间的作钓过程中就会出现受损,老化的情况,甚至还有在浮漂座处打卷的情况,这些原因就有可能在中鱼后主线因难以承受拉力进而断线跑鱼

主线质量不合格:很多商家都打着优惠的力度来售卖主线,到都是以次充好,十几块钱就可以买几百米主线,试想一下这种鱼线怎么可以这么便宜?肯定是质量有问题,一旦主线质量有问题,在做钓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断裂跑鱼的情况

2:子线跑鱼的原因

子线的柔韧性差:我们常说子线为什么不能当主线使用?就是因为子线具有柔韧性,可进行拉伸,但有时候子线的柔韧性差,就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这也是导致跑鱼的原因,一般这种子线断裂情况多发生在仿冒品上

子线在钩柄处的绑制方法有问题:现在很多钓友都会手工绑制子线双钩,但是由于水平差异,特别是新手钓友在绑制鱼钩时会出现钩柄处不顺滑,没有拉紧,线头过短的情况,这种不合格的绑制方法在中鱼后就容易出现子线在钩柄处的节点炸开,进而出现跑鱼情况

切线

小结:主线跑鱼来说其实倒是不常见,就是子线比较平常,所以我们在选择子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品,其次在绑制子线双钩时也要注意钩柄处的节点问题

三:鱼竿作为承上启下的作用,合理的选择才是正解

市面上的鱼竿品牌可谓是琳琅满目,其价格也是悬殊之大,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休闲野钓,主要以中小个体鱼为主,追求手感

对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选择软调竿,如37调,46调等,因为我们是以中小个体鱼为目标,小鱼的冲击力不强,在配合软竿的合理收放,基本上跑鱼的概率很低

2:水库守钓,以大个体鱼类为主

对于水库守钓来说,我们主要还是以大个体鱼为主,这种情况我们在选择鱼竿调性时还是以28调为主,而且我们在水库守钓一般多为长竿,如:6.3m,7.2m,8.1m等

大弯弓

因为鱼竿跑鱼的原因有哪些?

软竿钓大鱼,硬竿飞小鱼:软竿可以不可以钓大鱼?可以,但跑鱼率高!如果说我们选择质量有保证的鱼竿做钓还好,碰到大鱼时软竿还可以放手一搏,如果出现跑鱼基本上都是线和钩的问题,但是如果质量不保证,那么就会在大鱼的拉力下出现断竿的情况,进而跑鱼。其次还有用硬竿飞小鱼的情况,因为硬竿没有什么柔韧性,所以在提竿刺鱼时基本上属于直上直下,如果在提竿力度上加大,很容易出现挂掉鱼嘴的情况进而跑鱼

小结:鱼竿作为我们承上启下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合理的选择,并且要根据环境,鱼体大小在做进一步的调整

调钓是一个多变因素,不同的作钓情况影响着调钓方法,跑鱼情况的出现在调钓上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对于调钓来说,跑鱼的情况多发生在鱼情上,合理的判断鱼情再选择调钓方法,就可以降低跑鱼的概率

1:鱼情较好时可稍微调钓为主

对于野钓来说,鱼情好的情况并不多见,一旦鱼情较好时说明窝点内聚鱼量是足够的,这种情况下钓友们就可以稍微钓的钝一些,可以避免一些非鱼口的信号,如:蹭线,涮饵等,钓钝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实口的产生

2:鱼情较差时或者鱼口过轻时可以调钓为灵

如果说我们在野钓时遇到鱼口不好或者鱼口较轻时,我们就可以选择调钓为灵的情况,灵敏的状态可以更好的捕捉到鱼口的微弱信号,进而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提竿刺鱼,但是调钓为灵时也要注意水情的情况,如:走水情况下不宜使用

小鲤鱼

个人实例:在上周的野钓过程中,笔者在发窝前采用的是钓灵的方法,但是在作钓过程中发现鱼口比较快,通过浮漂信号进行提竿刺鱼,发现正口鱼不多,非正口鱼居多,进而导致脱钩的频率增加,特别是鱼到达水面后的活跃时刻,很容易就脱钩,于是笔者根据鱼情进而改变了调钓方式,采用了稍钝的方法,在后续的做钓过程中正口鱼明显增加,脱钩跑鱼的概率也在逐渐降低,进而在作钓结束后有了一个不错的鱼获

小结:灵和钝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野钓话题,什么时候调灵,什么时候调钝,并不是我们自主判断,而是我们应该根据鱼情来选择,合理的调钓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我们刺鱼后跑鱼的情况

抓口提竿、遛鱼抄鱼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思路,那么出现跑鱼情况就会循环恶化

抓口提竿是我们通过浮漂信号来把握时机,鱼口通常是短暂性的,我们只有掌握抓口提竿的时机,才能避免跑鱼的情况

对于鱼口信号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

1:顶漂(一般对象鱼为鲫鱼,吃饵时头低微高,一旦饵料入口,饵料和双钩对浮漂的牵引力消失,浮漂牵引力上升,进而出现顶漂现象)

2:顿口(这种信号一般多发生在调灵的状态下,鱼在吃饵的一瞬间会将饵料吸入口中,进而带动浮漂出现短距离下降的趋势,即为顿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