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突然停口和轻口的原因你知道吗?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几种常见问题,你看你属于哪一种?找到原因,我们就可以做出有效的改变,从而获得好的鱼获,减少鱼漂的损失。
钓鱼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细节组成完整的过程,在钓鱼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鱼情的突变情况,而一些有经验的钓鱼人,会根据情况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因为鱼的密度大,水域范围比较小,单位面积内的鱼密度远远超过野钓的环境,多个钓点,高密度的饵料投入。尤其是在正钓的时候,会更容易出现停口的情况。这就是养殖学里边所说的,同一时间段,多个投饵点大量高雾化,高**和添加剂的投入,水中引起的水体异差和鱼的应激反应。
少抽窝子,窝子越大越钓不上鱼。正确的方法是,放慢抛竿频率,挂个皮筋颗粒,等一会。或者降低饵料的雾化程度,降低添加剂的味型。或者开杆前,就下定决心使用低雾化、底**的饵料进行坐钓。当然,这样在前期抢鱼的时候会受到影响,但是后期别人停口的时候,你慢蹦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怕爆连就怕慢蹦的道理。
当然了,在现在的黑坑当中,尤其是小炮坑,采用这种钓法有时候会吃大亏,坑老板就放那么点鱼,不用大味型**鱼的嗅觉,没那么多鱼进入你的窝点。但是一旦碰到鱼质量差的时候,这种钓法就突出来了。
总结:
黑坑中的鱼总会有健康和不健康的鱼,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次放的鱼回锅鱼居多,回锅鱼价格比较便宜。坑内摄食旺盛的鱼迅速就被钓友一扫而光。快乐十分钟,一人弄出两三条鱼,那么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
只要停口,就预示着健康鱼没有了,这种情况下,无论从线组饵料状态钓法上,都要做出有效的改变。线组放细,饵料由干散高雾化向软黏的转变。钓法由钓底增加行程,逗鱼等多种方式。也就是说,由进攻型钓法改为防守型钓法,极端的时候采用皮筋颗粒沾麻团的钓法。这种改变在黑坑后期使用,屡试不败。
如果窝里有鱼,它是抵挡不住皮筋颗粒的诱惑。如果使颗粒出现弱口的,鱼吃不进去的状况,那么秒粘豆就派上用场,秒粘豆不单保证了饵料的比重,而且兼顾了饵料的入口性。
掌握以上钓法,最起码降低你的鱼票损失。灵活,灵活,切记。
鱼轻口的原因:
温度的原因:鱼是温型的动物,热了不行,冷了也不行。天气太热鱼没有食欲,素饵自然就没那么积极,就像我们人一样,暑伏的天气,中午我们一样也吃不进去东西。冬季那,鱼的活性底,鱼运动量小,吃东西也是有气无力的,也就是说温度不适宜,鱼也就造成了轻口。更不要说温差有太大的变化,鱼更不舍适合了。所以我说过温相差过大,尽量不选择出钓,以免不必要的损失。
鱼受到惊吓:从养殖坑到钓场路途上的颠簸,到达钓场后鱼被投放到陌生的环境。也就是说:原来养殖坑的水质跟我们坐钓坑的水质相差过大。养殖坑普遍水质都比较肥,适合鱼快速生长。而黑坑的水质相比较养殖坑来说要瘦得多,坑老板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人工增肥的方法来,尽量迎合养殖的水质,来保证出鱼率。
气候的原因:通过第一点我谈过温度对鱼的影响比较大。同样,在不同的季节气候,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季节交替的的时候,温度忽高忽低,这种突发性的变化也会使鱼口变轻。
氧气:水中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鱼的活性比较大,吃口就会有力。而且鱼在缺氧的时候活性就下降,吃口就会变得很轻。
天性:鱼虽然是个冷血动物,但是胆子是非常小,外界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它的注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开钓前,如果钓友都在塘的一角调漂,那么调漂的这个位置一定不会出好成绩。
人为所致:尤其是云、贵、川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因为鱼在市场上消化不了,塘主就把每次钓上来的鱼再次放入坑中,让钓友坐钓,常年累月下来,塘里边鱼密度越来越大,就像竞技塘中的鱼一样来回钓放,出现大量的滑口鱼。随着鱼密度的增加,缺氧也是在所不难的,接着就是出现大面积鱼起浮,这种起浮不是鱼质量问题。
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从而获得更好的鱼获,你学会了吗?